收藏 分享(赏)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二章 第1节 课时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94938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二章 第1节 课时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二章 第1节 课时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二章 第1节 课时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二章 第1节 课时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二章 第1节 课时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二章 第1节 课时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二章 第1节 课时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二章 第1节 课时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二章 第1节 课时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章第1节课时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课下提能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解析:选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植物人”具有呼吸和心跳,也能排尿、排便,呼吸中枢在脑干,排尿、排便反射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

2、谈话;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2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B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导C在突触小体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后,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解析:选D神经纤维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突触小体上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3下面为突触结构模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

3、需要消耗能量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解析:选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其中的神经递质可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识别。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4如图为两个神经细胞间相互联系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中的内容物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B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结构上的特定受体有关C若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结构和处实现相同的信号转换D结构和之间充满组织液,说明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

4、环境解析:选C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只有突触后膜上有相关神经递质的受体,因此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有关,B正确;若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结构突触前膜处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结构突触后膜处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C错误;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充满着组织液,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经组织液运送到突触后膜,说明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D正确。5神经细胞甲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乙产生兴奋,甲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甲。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甲、乙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如图)。

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C释放的多巴胺与结合会导致细胞乙的膜电位改变D多巴胺只能由细胞甲释放,作用于细胞乙使兴奋单向传递解析:选B神经细胞甲与神经细胞乙之间相互联系的结构称为突触,图中表示突触小泡,其内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甲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甲,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使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发生改变,产生神经冲动;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是单方向的。6(2018哈尔滨实验中

6、学月考)如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B若B受刺激,C会兴奋;若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Cb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D若abbd,若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两次解析:选D由图可知,图中含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在B、C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为BC,若A、B同时受刺激,C不兴奋,则可能是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抑制了B神经元的兴奋;静息电位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

7、电位负电位;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如刺激c点,兴奋可以传至d点,但不能传至b点,因此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一次。7如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a点接受刺激后,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再变负B该实验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电表会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电表只发生1次偏转解析:选Ca点未受刺激时膜电位处于外正内负的静息状态,受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之后又恢复静息状态。刺激a后,电流表都会偏转,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电流表只发生1次偏转,电流表偏转2次

8、,则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8(2019烟台质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已知兴奋由兴奋区向邻近的未兴奋区传导后,未兴奋区成为新的兴奋区,而原兴奋区则恢复静息状态(成为未兴奋区)且有短暂的不应期,所以兴奋不回传。如图是一个神经元的示意图,O点为PQ的中点,给予O点一个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的偏转情况及若同时在O点、M点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刺激,如果电流表不偏转,则M点的条件分别是()A不偏转,M点与P点或Q点重合B偏转,M点在PQ段之间C不偏转,MP略大于或等于PQ的一半D不偏转,MP小于或等于PQ的一半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可知,POQO,刺激O点,P、Q两点电位变化相同

9、且同步,所以电流表不偏转;当MP略大于或等于PQ的一半时,O点的刺激同时传到P点、Q点,P点兴奋后有短暂的不应期,使M点传来的兴奋传导中断,所以M点的兴奋传到P点不能再传下去,电流表不偏转。9(2018德州一模)如图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B气味分子引起Na通道开放导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C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和运输功能D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嗅觉解析:选B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化学信号),产生兴奋(电信号);Na通道开放前后膜内Na浓度始终低于膜外;图示细胞膜上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和Na通道分

10、别行使信息传递、催化和运输功能;嗅觉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10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如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BCD解析:选A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反射弧结构中的兴奋总是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进行单向传递。A点与效应器之间不需要经过突触传导,所以刺激A点,都会引起肌肉收缩,与药物无关。而B点到效应器之间必须经过突触传递

11、,将药物放在C点(突触间隙),刺激B点,肌肉不收缩,而将药物放在A点(神经纤维),刺激B点肌肉收缩,说明此药物对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有阻断作用,所以正确。11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的为抑制性突触。如图为某种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局部图(带圈数字代表不同的突触小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突触小泡中是兴奋性神经递质B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C图中的突触类型有轴突树突型、轴突肌肉型D突触2和突触3的作用相同,均是抑制肌肉兴奋解

12、析:选A据图可知,突触1为兴奋性突触,因此,的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A正确;突触3为抑制性突触,因此,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B错误;由图可知,突触1和3为轴突肌肉型,突触2是轴突轴突型,C错误;突触2的作用是抑制处的轴突兴奋,突触3则是抑制肌肉兴奋,D错误。12如图表示突触后膜接受兴奋性递质后发生的过程。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消耗ATPB蛋白质P是一种通道蛋白C该膜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K也能通过该蛋白进入突触间隙解析:选B突触后膜接受兴奋性递质后,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不需要消耗能量;蛋白质P是专门用于Na通过的通道蛋白;

13、该膜发生的是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通道蛋白具有专一性,K不能通过该蛋白。二、非选择题13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越来越退化,最后发展为全身无力、长期卧床,无法自主呼吸,但患者的智力、记忆、感觉不受影响。下图甲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模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属于神经中枢的是_(填序号),体温调节中枢和呼吸中枢分别在_、_。(2)图甲中_(填序号)处突触较多,反射通过的突触越多,则完成反射所需时间越_。在突触的组成中,属于内环境的是_。在膝跳反射中具有_个神经元。(3)“渐冻人”肌肉萎缩,肌肉属于反射弧中_的一部分。用针刺激图甲中处,“渐冻人”_(填“有”或“没有”)感觉

14、。(4)对“渐冻人症”的诊断可以利用小型电极在特定部位发送刺激使其经过所要检测的神经来实现,如图乙所示,若不患病,则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_次。解析:(1)图甲中是感受器,是神经中枢,是效应器,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呼吸中枢位于脑干。(2)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其中突触间隙属于内环境。膝跳反射由两个神经元构成。(3)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因此肌肉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从题中信息可知,“渐冻人”有感觉。答案:(1)下丘脑脑干(2)长突触间隙两(3)效应器有(4)两14将刚刚离体的神经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给予适宜刺激,膜两侧出现的电位变化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突触部

15、分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a表示神经纤维没有受到刺激时的静息电位,此时,由于神经纤维膜主要对_有通透性,造成该离子_(填“外流”或“内流”)。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_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动作电位。(2)图甲中bc段Na进细胞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cd段Na出细胞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如果将神经元外Na浓度降低,则c点高度_(填“不变”“增加”或“降低”)。(3)图乙中是_,其化学本质是_,当与特异性结合,会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神经冲动。如果向中注射某种物质后,突触后膜无电位变化,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_,二是_。解析:(1)图甲a表示神经纤维没有受到刺

16、激时的静息电位,由于神经纤维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该离子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动作电位。(2)图甲中bc段Na进细胞是通过Na的通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一侧,所以不需要消耗能量;cd段Na出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因而需要消耗能量。如果将神经元外Na浓度降低,则进入细胞内的Na减少,导致c点高度降低。(3)图乙中是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当与特异性结合,会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神经冲动;如果向中注射某种物质后,该物质与结合阻碍了与的结合或该物质将分解,则突触后膜无电位变化。答案:(1)K外流Na(2)不需要需要降低(3)特异性受体蛋白质(或糖蛋白)该物质与结合阻碍了与的结合该物质将分解(或该物质破坏了的结构)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