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7.50KB ,
资源ID:194721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472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检测试题(三)(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检测试题(三)(无答案).doc

1、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检测试题(三)(无答案)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乃瞻衡(通“横”)宇 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B逮(及,至)奉圣朝 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C夙遭闵凶(不幸)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D彩(色彩)彻区明 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乐琴书以消忧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 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访风景于崇阿A遂见用于小邑B农人告余以春及C童子何知,躬

2、逢胜饯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二、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

3、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

4、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鷃的嘲笑。斥鷃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

5、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节选于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4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

6、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B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C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鷃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D“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相比 内涵更加丰富。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逍遥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C宇

7、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D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B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C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D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

8、耕于田间。(二)文言阅读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裋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

9、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节选自宋书陶潜传注:秫稻、秔:秫(sh),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秔(jng),同“粳”,粳稻。7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先生不知何许人 许:地方,处所。 B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堵:墙。C裋褐穿结,箪瓢屡空 褐:粗布衣服。 D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亲:亲人。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B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

10、焉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C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 乃瞻衡宇,栽欣载奔D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9将本文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作一比较,则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亲老家贫”和“幼稚盈室”正是陶渊明决定到彭泽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B“公田悉令吏种秫稻”一事,从侧面证实了陶渊明的确是“生生所资,未见其术”。C陶渊明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就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D陶潜写五柳先生传旨在表现自己追慕五柳先生,写文章自寻乐趣,忘却名利得失的志向。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0分)(1)每有会意,欣然忘食。(5分) (2)躬耕自资,遂抱羸疾。(5分) (三)阅读下而

11、这节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琵 琶 行 (节选)白 居 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段完整的场景描写,交代了时令、地点、人物、事件,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铺垫。B作者被贬逐到僻远的浔阳,难得在他乡接待友人的探访,油然而生相见时难别亦难。C第三句写作者来到江边码头,下马与船上的客人话别,送其启程,殷勤关切,依依难舍。D古人饮酒饯别,常以乐助兴,此处强调“无管弦”,自然地引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弹奏。12第二句和第六句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填空(共6分)(1)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 , ”才是真正的逍遥。(2)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上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 ”。(3)陈情表一文中用“ , ”两句写出作者自幼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