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06.50KB ,
资源ID:1945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454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顾茅庐.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顾茅庐.doc

1、23* 三顾茅庐课题三顾茅庐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分析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三国演义相关文学常识,识记课文中的生词。(重点)2.能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体味精炼畅达的语言。(难点)3.结合文中精彩语句品味刘备、诸葛亮的形象,学习两人的优良品质。(重点)课前预习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

2、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写作背景本课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有删节。题目是编者加的。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读准字音拜谒(y) 今番(fn) 叱(ch) 侥幸(jio) 岂可相强(qin) 犹然(yu) 纶巾(un) 鹤氅(chn) 汉室

3、末胄(zhu) 愧赧(nn) 谬(mi) 倾颓(tu) 窃命(qi) 沔水(min) 殆(di) 民殷(yn) 存恤(x)箪食壶浆(dn) 鄙贱(b)辨清字形理解词语叱:大声呵斥。 拜谒:拜访谒见。 犹然:仍然。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贯,贯穿,进入。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林泉:山林和泉水,引申为隐居之地。屏人促席:教他人回避,将坐席靠近。屏,使回避。促,靠近。倾颓:衰败。 窃命:篡夺国家权力。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暗弱:昏庸懦弱。 存恤:爱惜,体恤。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4、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避席:古人席地而坐,起身离席,表示敬意。经世奇才:旧时称治国安民的才能。经世,治理天下。思贤如渴: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顿开茅塞: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顿,立刻;茅塞,比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新课导入刘备带着两个义弟去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但去了两次都未能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前往隆中,结果如何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刘备去一探究竟吧。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刘备邀请诸葛亮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拜访两次都没有见着。

5、经过:刘备第三次去拜访,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又等了几个时辰才同诸葛亮见上面,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刘备茅塞顿开。结果:刘备有了诸葛亮,如鱼得水。2. 根据文中的人物描写,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关羽:稳重、顾全大局;张飞: 鲁莽、直爽。【再读课文,梳理结构】梳理故事情节,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第一部分(1):写第三次顾茅庐之前,关、张持有不同态度,刘备力排众议,决定前往。第二部分(2、3):写刘备第三次拜谒诸葛亮得以成功遇见,诸葛亮隆中三分天下,为其谋兴邦定国之策。第三部分(4):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品味亮点词语

6、】1.“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句中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起着怎样的作用?“拱立阶下”,刘备谦恭、求贤之状凸显。2.玄德下拜曰:“汉室末冑、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上句中刘玄德的动作和语言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刘备的“下拜”,自称“末冑”“ 愚夫”,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一个谦卑、求贤若渴的刘皇叔。3.“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备安忍夺之”可见刘备弘毅宽厚的一面。【感悟精彩句子】1.第三段中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照应

7、前文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推荐;强调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不是像诸葛亮自谦的那样“年幼才疏”。2.“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这句诗与文中哪句话照应,有什么作用?“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欲归隐,却“星落秋风五丈原”。为下文埋下伏笔,诸葛亮最后病逝于五丈原。3.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捆来,刘备生气责备。这一对比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同时也表现出张飞鲁莽、急躁的性格特点。【把握文章主旨】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本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赞扬

8、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有卓越智慧的旷世奇才。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人物形象鲜明。节选部分着重从刘备的动作(轻轻敲、等候、快步走进等)、神态(恭恭敬敬)等方面刻画了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和他的弘毅宽厚。而对张飞的刻画则是通过三次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粗暴和急躁的性格特点。2.故事情节曲折。节选部分在故事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第三次拜谒孔明,好不容易遇到他在家里,没想到他还在睡觉,刘备只好等,孔明翻身以为是醒了,没想到又侧身睡着了,起来后更衣又花掉一个时辰。这样千呼万唤孔明才露出真容。曲折的故事,处处设置悬念,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3.对

9、比效果显著。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截然不同的态度,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捆来,刘备生气责备。这一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张飞与刘备是结拜兄弟,诸葛亮是一位与刘备素未谋面的草民,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结拜兄弟,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前”“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刘备是当时汉献帝的叔父,是皇叔,是皇亲国戚,而诸葛亮是一介草民;当时刘备47岁,诸葛亮只有27岁,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就这样,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前”“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从而刻画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人物形象。【方法活用,片段作文】仿写文中刻画张飞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个性。教学板书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学反思教读这篇小说节选,我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三国演义大的历史背景下讲起,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背景,有助于理解节选部分的情节。二是从人物赏析的角度进行。通过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描写方法、细节刻画等,让学生认知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的魅力。课堂的两个亮点是吸引学生兴趣之处:让学生自演人物和观看三国演义电视视频片段。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