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本篇新闻中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机结合的独特风格。 2、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3、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反思历史、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 三.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四. 学习课时:一课时 五.学习过程: 知识积累: 一. 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 嬉笑 沼泽 撰写 步履 废墟 惊惧 窒息 祷告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 踉跄 祈祷 呆滞 嬉戏 二.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美国
2、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背景链接: 奥斯维辛集中营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捷克、南斯拉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整个二战期间,至少有110万犹太人在此被屠杀,其中波兰人30万,匈牙利犹太人至少40万。大部分犹太人被送到集中营后,他们不像其他囚犯一样要编号和被当成奴隶一样送去劳动,而是直接送往毒气室,然后焚烧 解题
3、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三.整体感知: 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地狱。 3.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
4、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四问题探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拓展延伸: 阅读: 1.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
5、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2.“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普利策 五、作业布置: 1、作业本文有不同的译本,另一译本的题目为“布热金卡:阳光明媚,花香鸟语”。你更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2、上网查询有关其他南京屠杀的新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新闻的价值。 附答案: 2、解释下列生词 。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陈迹:过去的事情。 瞩目:注目。 十:答:历史性的时刻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重要性: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6、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远离故土一个半世纪的游子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血洗百年耻辱的喜庆时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十一:整体感知课文: 1、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用倒装句式突出了别了的内涵;其次,运用借代修辞格,用不列颠尼亚舰指代英国,形象、生动。 .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l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 .深层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名族的
7、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点15分 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 东面的广场 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点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
8、零点40分 中国南海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4. 4、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画面强,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而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更强化了中国香港主权的恢复。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现实场景有一种历史的
9、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也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 十二:重点语句赏析: 1.运用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2.国旗一个国家的象征,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标志着英国对香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而喜悦的心情。 3.语言庄重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运用对比手法,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凝聚其中,暗含着
10、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知识积累: 1、 给下列生字注音 噩梦 嬉笑 沼泽 撰写 步履 废墟 惊惧 窒息 祷告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 踉跄 祈祷 呆滞 嬉戏 二、整体感知: 理解这些话的含义: 1.运用描写手法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寓含着强烈而深沉的愤慨之情:虽然它已经告别了灾难的过去,重新展现美丽的景貌,它在人们的记忆中却永远和最可怕的灾难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点。这样写,突出文章主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写出了布热金卡的现状。结尾也有一句类似的话,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了对法西斯不可遏制的憎恨之情。 3. 起
11、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人们已经了解很多,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即使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4.用雏菊花在怒放反衬在集中营人们所受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残暴。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任凭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问题探究: 一、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
12、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二、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