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不可分割。( F )剖析: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不依赖社会意识。2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F )剖析: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通过阶级斗争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通过改革来实现。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有双重作用。( T )4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F )剖析: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不是全部。5杰出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F )剖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2、题目要求的)6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D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解析:选D。A不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的;材料中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故选D,排除B;C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72015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两周年。针对“空巢”老人增多的社会现状,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老年人,不常看望老人属于违法。新法新规定的出台蕴含的哲理有( )社会
3、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事物都包含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通过质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ABC D解析:选B。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同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本身也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正确。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错误;质变有前进的,也有后退的,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错误。8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
4、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A BC D解析:选D。材料表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正确;说法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9近年来,网络热词层出不穷,“依法治国”、“APEC蓝”、“任性”、“创客”等成为网络流行语,每一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
5、变化而变化A BC D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正确;说法错误,物质可以离开意识,但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认识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说法错误。10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牢记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A BC D解析:选B。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基于
6、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历史蕴含着现实社会的一般规律,正确;中的“决定”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11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标志着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这一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经济基础一定要与上层建筑的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 BC D解析:选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
7、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说法错误;阶级社会基本矛盾是靠阶级斗争解决的,我国现阶段的矛盾要靠改革解决,说法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养老金并轨改革是我国现实的要求,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说法正确。12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面对野蛮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反映出人民群众( )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自己解放自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
8、历史的性质A BC D解析:选D。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并不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说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13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梁启超的观点( )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A BC D解析:选B。梁启超把英雄人物当作是历史的创造者,夸大了英雄人物对社会历史的作用,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社会历史发展的根
9、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错误。梁启超的观点并没有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错误。故选B。14“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的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这句话说明了(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任何个人的成绩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就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A BC D解析:选A。“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的必需的生命汁液”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正确。“而个人则是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说明任何个人的成绩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正确。表述绝
10、对化,故排除。15有人曾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多一颗星星,人死后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亮儿。于是,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告诉我们( )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是无数个人不断创造的结果个人对社会发展有着或大或小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A BC D解析:选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历史的主体,表述错误;每一个人对社会发展有着或大或小的作用,历史是由无数个人不自觉或不自主的合力的结果,说法正确。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说法错误。16羊年春晚回家的路、当
11、你老了等歌曲所表达出的亲情、爱情和友情让亿万观众为之动容,也触发人们思考当今社会环境下对“家”、对亲人的感情寄托和文化情结。这表明()社会矛盾主要靠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体现和反映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促进作用意识对精神状态和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A BC D解析:选C。歌曲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符合题意;歌曲所表达出的亲情、爱情和友情让亿万观众为之动容,触发人们思考对“家”、对亲人的感情寄托和文化情结,表明意识对人的精神状态和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意识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
12、。三、综合题17当前,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群众意见最大的民生问题。只有把环境优化好,才能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各级各部门政府要以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环境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中心工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力改善发展环境,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真正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政府全力改善发展环境的哲学依据。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范围较为具体,“寻觅社会的真谛”属于唯物史观的知识,试题属于原因类,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回答时要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政
13、府之所以改善发展环境,是由当前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所决定的,这遵循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改善环境的正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改善环境,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的体现。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全力改善发展环境,是由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的;政府对当前环境问题的认识会改善发展环境,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环境问题是群众意见最大的民生问题,只有把环境优化好,才能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政府全力改善发展环境,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