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8KB ,
资源ID:19387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387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 教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 教案.doc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 教案论语十则 教案 课题:论语十则 课时计划:三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罔、殆、矣、诲、弘、凋”等字音、字形。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积累论语中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解释,积累文言知识。 2、 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层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言行,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评点启发式,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的生平经历以及和弟子间小故事等等。(也可展示图片) 半步论语治天下引题 学习以及做人处事的格言 百家讲坛中于丹的论语心得 两小儿辩日(小学)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

2、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同学们,你们对孔子和论语还有哪些了解呢? 询问大家对孔子和论语有多少了解。 二. 介绍孔子、论语相关知识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享年73岁。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也是名列于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我国古代思想家。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

3、下深刻印象。 论语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后来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现存论语20篇,492章。这些篇章分别是: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参考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注音(请学生注音) 1、论( )

4、语 2、不亦说( )乎 3、人不知而不愠( ) 4、三省( )吾身 5、传( )不习乎 6、学而不思则罔( ) 7、思而不学则殆( ) 8、诲( )女( )知之乎 9、是知( )也 10、弘毅( )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12、其恕( )乎 二、划停顿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讲解字词,并翻译句子(详见PPT) 课文中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提及,一个个解释完再通译,其间可请学生起来回答,增加互动性。 概括每一则的蕴含,即究竟讲的是求知态度,学习方法还是修身做人。 中间可

6、增加一些趣味性故事,如孔子弟子的。(视情况而定) 四知识梳理: (1)重点字词 文言代词 吾人称代词“我” 女(汝)人称代词“你” 通假字 说悦 女汝 知智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对人的敬称。 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许可。 是知也 古义:这 今义:表肯定判断。 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泛指多次。 今义:数词。 一词多义 知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是知也 而 词类活用 (1)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故”指旧知识,“新”指新知识) (2)传不习乎 ( 动词做名词,传授的知识 ) (2)文中出现成语: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三

7、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总结含义 求知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修身做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习探究: 要求学生分别从课文中找出最喜欢的一则,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喜欢原因是什么,以及有怎样的启发。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传不习乎 (4)温故而知新 2、翻译下列句子 (1)、吾日三省吾身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论语十则。 2、掌握重点字词,如通假字、多音字以及古今异义字词等。 3、熟读后课文后,找出文中成语或者名言警句。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