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格性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本卷共4页)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细菌和人的心肌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核B线粒体C细胞膜D中心体C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除核糖体外没有其他细胞器,心肌细胞是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二者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DNA。2人体的神经细胞可接收和传递兴奋。图1表示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的过程,此过程为()图1A胞吞B胞吐C主动运输D协助扩散B突触的突触前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实现兴奋在神经元
2、之间的传递。3在胰岛细胞中,参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器主要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其中高尔基体的功能之一是()A提供ATPB蛋白质加工CDNA复制D储存糖原B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一种分泌蛋白,该分泌蛋白质由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再通过囊泡转运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包装、分类,得到成熟的蛋白质,再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4从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各异的细胞,其主要原因是()A细胞生长B细胞衰老C细胞癌变D细胞分化D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使多细胞
3、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于专门化,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细胞核增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癌变是指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5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蚕丝时出现紫色,推测蚕丝含有()A蛋白质B纤维素C核酸D淀粉A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用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蚕丝加入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说明蚕丝中含有蛋白质。6图2表示温度对甲、乙两种酶活性的影响。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2A乙酶比甲酶更耐高温B乙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更宽C甲酶的最适温度约为30D甲、乙两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题图所示为两种酶在不同温度范
4、围内酶活性的变化曲线,乙酶在较广、较高的温度范围内有活性,甲酶有活性的温度范围较窄,说明乙酶更耐高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更广。30 时甲酶活性最高,即为其最适温度。两种酶的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一定温度则随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而减小。7哺乳动物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哺乳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做联会。8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完全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完全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黄色皱粒(YYrr)和绿色圆粒(
5、yyRR)亲本进行杂交,结出的种子为F1,F1自交结出的种子为F2。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F1的表现型是黄色皱粒BF1有2种不同的基因型CF2有4种不同的表现型DF2中绿色皱粒种子占3/16C已知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则F1为YyRr,仅1种基因型,表现为黄色圆粒。F1自交产生F2,有4种表现型,即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其中绿色皱粒占1/16。9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ABCDC生物多样性从分子、个体、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分别是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0图3表示DNA分子结构片段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
6、3A该片段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B磷酸和脱氧核糖相间排列在外侧C碱基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虚线框内表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考查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外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基本骨架,内侧碱基通过氢键相连,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虚线方框内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1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B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隔离、自然选择,其中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物
7、种的形成一般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进而达到生殖隔离,就标志着形成了新物种。但并不是一定要有地理隔离才形成新物种,如寒武纪的物种大爆发,地理隔离不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12DDT最初是有效的杀虫剂,后来逐渐失效。研究发现昆虫脱氯化氢酶基因(DHCE)的突变,导致昆虫对DDT产生了抗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DHCE的碱基对改变可导致其发生突变BDHCE在自然状态下突变的频率很低CDHCE突变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期D持续使用DDT可改变群体中DHCE的基因频率C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进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
8、期DNA分子复制的时候。持续使用DDT对害虫种群进行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13人血红蛋白的2条、2条多肽链,分别由、珠蛋白基因编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t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组成1个密码子B珠蛋白基因的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C一种密码子对应几种不同的氨基酸D珠蛋白基因的两条链均可作为mRNA转录的模板B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一种密码子对应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有不止一种密码子。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14下表为小王的一些实验设计,目的和操作不相符的是()选项材料目的操作A菠菜绿叶提取色素用无水乙醇研磨提取
9、B菠菜绿叶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时加入适量碳酸钙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引起质壁分离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使染色体着色用苏丹染液进行染色D考查实验的目的、选材与操作。要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选择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苏丹是检测脂肪的试剂,能把脂肪染成橘黄色。15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的是()A效应T细胞B记忆细胞C浆细胞D吞噬细胞A细胞免疫过程中,由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密接触,裂解靶细胞,释放出抗原,再通过体液免疫进而清除抗原。16将未成熟的猕猴桃与其它成熟的水果放置在一起,可加快其
10、成熟。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A脱落酸B乙烯C细胞分裂素D生长素B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果实衰老、脱落。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17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中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A种群的随机分布B种群的集群分布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C种群是同种生物,群落包含多个种群,群落的空间结构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分层分布的是垂直结构,受地形等影响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的是水平结构。18竹子富含纤维素及少量脂肪和蛋白质,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研究发现大熊猫肠道中的纤维素
11、分解菌可分解部分纤维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熊猫属于食物链中的第二营养级B纤维素分解菌可促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C大熊猫未消化的纤维素会被分解者利用D大熊猫与其体内纤维素分解菌为种间竞争关系D大熊猫是植食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细菌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大熊猫没有消化的植物纤维被细菌利用,产生的有机小分子又可以被大熊猫吸收,二者是互利共生的关系。19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努力方向和必然选择。下列活动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A提倡低碳生活B实行垃圾分类C发展生态农业D强制全年休渔D走可持续发展并不是禁止开发利用资源,而是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度的开发利用。20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
12、园。小潘设计了4种土壤小动物收集装置,收集效果最好的是()ABCDA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点,收集小动物效果最好的应该符合这三个方面的条件,所以选择A。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21(14分)植物在生物圈中起重要作用。图4为某种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5为环境因素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4图5回答下列问题:(1)图4中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器的标号是_。光合作用过程可分为_和_两个阶段,反应得到的产物遇碘液显蓝色的是_。从图5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2)图4中表示的细胞器是_,它是进行_的主要场所,产生的_是
13、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常用_试剂进行检测。【答案】(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5分,14分)(1)光反应暗反应 淀粉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2)线粒体(1分)有氧呼吸ATP(或答三磷酸腺苷)澄清石灰水(或答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1分)【解析】综合性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有关的知识,涉及细胞的结构、细胞器的功能、光合作用的过程、产物,影响因素等,简单的曲线图分析,与物质检测有关的实验。(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产物有淀粉等有机物,淀粉遇碘变蓝,可用碘液检测。曲线图中反应了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达
14、到一定浓度或强度后基本不变,说明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过程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生成ATP, ATP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产生的CO2可以通入澄清石灰水,使其变浑浊,也可以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使其由蓝变绿再变黄。22(14分)图6所示的系谱图中,1和2的后代中个别家系成员患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苯丙酮尿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6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的红绿色盲是由视锥细胞的基因B突变为b引起的,B和b为一对_基因。与女性相比,群体中男性红绿色盲的患病率_(填“较高”、 “
15、较低”或“相等”)。(2)如果1为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家系中肯定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的个体为_,可能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的个体为_、_。(3)3是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_。如果3是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携带者,1为苯丙酮尿症患者的概率是_。【答案】(每空2分,14分)(1)等位较高(2)23 1(3)2/31/2【解析】考查人类遗传病,涉及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2种遗传病。(1)等位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都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从家系图分析,1为XbY,其母亲2表现正常,则2必为色盲基因的携
16、带者。3表现正常,可能有两种基因型XBXb 、XBXB ,1表现为正常女性,则也可能从母亲获得色盲基因,有可能成为携带者。(3)1和2表现正常,但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所以1和2均为杂合子,他们的子代为AAAaaa121,而3表现正常,不是患者,只能是AA或Aa,是Aa的可能性占2/3。如果3是苯丙酮尿症的携带者,则与4这个患者婚配,其子代为Aaaa11,所以1患病概率为1/2。23(12分)图7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速率提高的生理过程示意图。注: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图7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器官A为_,器官B为_,激素X为_。(2)
17、图中从寒冷刺激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过程主要是通过_调节完成的。(3)器官B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_运输作用于相关的靶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浓度时,又反过来抑制器官A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调节。【答案】(每空2分,12分)(1)下丘脑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或答TSH)(2)神经 (3)体液反馈(或负反馈)【解析】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体温调节过程,在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感受器感受寒冷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入下丘脑,下丘脑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作用于
18、全身的组织细胞,使细胞代谢速率增强,产热增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下降,这是负反馈调节机制。(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再作用于甲状腺,所以A是下丘脑,B是甲状腺,X是促甲状腺激素。(2)从寒冷刺激,到兴奋传到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再到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中枢又是效应器,该过程有完整的反射弧,是神经调节。(3)激素调节过程中,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下降,这是负反馈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