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64KB ,
资源ID:1922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228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课时分层作业1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课时分层作业1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WORD版含解析.doc

1、课时分层作业(一)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建议用时:35分钟)1某文学家把孔子的时代描述为“中国正处于愁闷时期”,“急于求变的她愿意抛弃一切曾经优良的传统与制度,允许有志之士从事变革”。对上述描述解读正确的是()A“愁闷时期”具有礼崩乐坏的特点B“曾经优良”的制度包含郡县制C“急于求变”是指要求尽快建立中央集权D“变革”的典范是商鞅变法A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大变革时代,孔子关于回到西周的等级秩序中去的思想,不能得到诸侯的认可,因此其到处碰壁,故选A项;B、C两项错误,郡县制和中央集权是在秦朝时期确立的;D项错误,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进行的。2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

2、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A“为政以德”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DA项“为政以德”即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B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C项“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要求统治者关注民众的愿望和要求;D项“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意思是说为官者讲究礼节百姓中就没有不敢不尊敬的,说明孔子要求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符合题意。3. “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3、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为政以德B刑德并用C小国寡民 D无为而治D由材料中的“不知有之”“自然”等信息可判断该主张属于老子的思想,属于老子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故选D项;A、B两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C项与材料无关,均可排除。4孟子将人民、社稷和君主排定了位次。人民排在第一位,社稷排在第二位,而一国之君则排在最后一位。这一排名()A是当时社会的真实体现B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C说明孟子反对君主制度D反映了社会民主化倾向B孟子把人民排在第一位,体现出关注百姓,是民本思想的体现,B项正确;当时社会诸侯争霸,并没有关注民生,A项错误;君主专制确立于秦代,C项错误;此时并不是民主社会,D项错误。5

4、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的这一观点()A继承了孔子的仁爱理念B批判了迷信鬼神的宗教观C蕴含了朴素的人文精神D体现了制天命的唯物思想C根据材料“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人为贵的朴素的人文精神,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孔子的仁爱理念,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迷信鬼神的宗教观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人与天的关系,故无法体现制天命的唯物思想,D项错误。6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备受推崇的原因有()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强调

5、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 BC DD法家在战国诸子百家中能够脱颖而出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它适应当时社会改革,有利于诸侯国强大起来,对当时诸侯国统一全国有促进作用,对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有利,所以四个选项都满足条件,故选D项。7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A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B各学派思想的分歧消失C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D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D由材料“兼儒墨,合名法”,直接反映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故选D项;战国时期,儒墨学说成为显学,但并非主流思想,排除A项;各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所以分歧不可能消失,

6、排除B项;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陷入低潮,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排除C项。8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A君主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种观点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故选A项;这种主张不是为了保护环境,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天与天子即君主的关系,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尚贤,使民

7、不争大道废,有仁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二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1)以上言论都是围绕什么中心问题展开的?概括两段材料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指出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2)上述各项主张中,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更能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简要分析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小问,比较两则材料可知,它们都是围绕“如何治国”这一

8、主题展开的,但侧重点不同;第三小问实际考查各派别的阶级属性。第(2)问解答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派的主张,看哪一主张更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答案(1)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核心主张:材料一主张无为,材料二主张严刑峻法。原因:各个派别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2)材料二的主张。原因:它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10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思想

9、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D材料强调的是战国前期各思想学派兴起,战国后期出现总结性的人物和专著,由此可知此时各学派思想的综合和吸收成为发展趋势,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这说明诸子学派()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B共有相似的政治诉求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A从材料中的“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来看,各家都热衷于探讨治国理政的方法和策略,说明诸子学派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政见各异”来看,B项说法错误,排除;并非所有学派都主张“革故鼎新”,也有主张回到从

10、前,排除C项;儒家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并非各派都是如此,排除D项。12“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A尊儒抑法 B抑儒尚法C抑儒抑法 D尊儒尚法D依据对材料信息的准确理解,可知作者以“以礼为本,以法为末”,本、末皆不可失,而“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作者态度应为儒法并用,故选D项。13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材料强调了民有善质,立王是

11、天意又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A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感叹人性本善,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以礼入法,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信息,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 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材料二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二,两位学者对董仲舒的评价有何不同?原因何在?(2)你认为对历史人物活动的评价应遵循怎样的原则?解析第(1)问考查对新儒学的评价,概括材料一、二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考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应遵循还原到其历史背景中的原则。答案(1)材料一肯定了“独尊儒术”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材料二在肯定其对巩固封建政权所起的作用的同时,主要强调了它对文化发展的危害。原因:评价的视角、关注问题的重点不同。(2)应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去考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