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916773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7页
第27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8页
第28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9页
第29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0页
第30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1页
第31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2页
第32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3页
第33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4页
第34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5页
第35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6页
第36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7页
第37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8页
第38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9页
第39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40页
第40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41页
第41页 / 共42页
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_第42页
第42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秦西巴纵麑 鲁之贵人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见其哀,纵而与之。麑随母而去。孟孙怒曰:“吾猎得麑,尔纵之,何也?”秦西巴曰:“但不忍耳。”孟孙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盂孙曰:“夫秦西巴以一麑而不忍,又安能亏吾子乎?”(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i 使秦西巴持归 ii 居一年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秦西巴以一麑而不忍,又安能亏吾子乎?(3) 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其后问题。唐临为官 唐临为万泉

2、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末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因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注】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白:报告。稼穑:耕种与收获。逸:逃逸,逃跑。明公:对县令的尊称。(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i 会暮春时雨 会: ii 唐临为万泉丞 为: iii 若有所疑 若: iv 农事毕 毕: (2) 下列选项中,与“乃耕作佳期”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B当立者乃公子扶

3、苏(陈涉世家)C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i 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ii 令惧其逸,不许。(4) “农事毕,囚等毕集县狱”的原因是什么?唐临是一个怎样的官员?3. 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注释】师鲁:尹洙的字。(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i 诚为清佳 ii 此正起俗儒争论也 iii 赖以示予 iv 不然

4、,吾几失之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3) 回答下列问题。i 范仲淹有远大的抱负,体现在他曾说的“ , ”中。ii 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 。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梅花岭记(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

5、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注】

6、江都:今江苏扬州。史忠烈公:史可法,明末政治家、军事家。临期成此大节:指到城破时将史可法杀死,以成全他与城共存亡的节义。大兵:清兵。阁部:史可法时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洪承畴:明末蓟辽总督洪承畴,在清兵围攻松山时,领受明崇祯皇帝之命督师出关,兵败降清。审知:清楚地知道。(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德威慨然任之 任:担负、承担B谱汝诸孙中 谱:列入家谱C被执至南门 执:捉拿、拘捕D皆托忠烈之名 托:依托、凭借(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ii 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3) 有人认为文章第三段写抗清将

7、领孙兆奎与降臣洪承畴的对话,似乎与忠烈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的看法是什么?5. 晏敦复传 胡铨谪昭州,临安遣人械送贬所。敦复往见守臣张澄曰:“铨论宰相,天下共知,祖宗时以言事被谪,为开封者必不如是。”澄愧谢,为追还。始桧拜相,制下,朝士相贺,敦复独有忧色曰:“奸人相矣。”张致远、魏砬闻之,皆以其言为过。至是窜铨,敦复谓人曰:“顷言秦之奸,诸君不以为然,今方专国便敢尔,他日何所不至耶?” 权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故事,侍从过宰相阁,既退,宰相必送数步。敦复见桧未尝送,每曰:“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寻请外,以宝文阁直学士知衢州,提举亳州明道宫。闲居数年卒,年七十一。 敦复静默如不能言,立朝论

8、事无所避。帝尝谓之曰:“卿鲠峭敢言,可谓无忝尔祖矣。”【注释】晏敦复:晏殊的曾孙。胡铨:庐陵人,今吉安市青原区人,他上奏高宗得罪了秦桧,被贬到昭州。临安:南宋都城,此处是指临安知府张澄。为开封者:开封,北宋的都城。“为开封者”的意思是在北宋的时候。窜:放逐。顷:刚才,这里是前不久的意思。专国:把持国政。故事:先例,这里是按照先例的意思。鲠峭( gng qio):刚正峭正。忝(tin):辱,有愧于。(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i 谢 ii 然 iii 寻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i 今方专国便敢尔,他日何所不至耶?ii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3) 文章最后一段文字中,皇帝的话有何作用

9、?6.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小题。曹彬仁爱 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尝曰:“自吾为将,杀人多矣,然未尝以私喜怒辄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请加修葺,公曰:“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其仁心爱物盖如此。(1) 解释加点字。i 其所居堂屋敝: ii 吾为将: (2) 翻译句子。 时方大冬,墙壁瓦石之间,百虫所蛰,不可伤其生。(3) 文章开头介绍曹武惠王是“国朝名将”,其作用是什么?(4) 文章通过哪两件事刻画了曹武惠王怎样的德行?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惠,字伯仁,小字脱古思。从伯父排押征高句丽,至奴古达北岭,高句丽阻险以拒,惠力战,破之。

10、及攻开京,以军律整肃闻,授契丹行宫都部署。太平六年,讨回鹘阿萨兰部,征兵诸路,独阻卜酋长直剌后期,立斩以徇。进至甘州,攻围三日,不克而还。时直剌之子聚兵来袭,阻卜酋长乌八密以告,惠未之信。会西阻卜叛,袭三克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将兵三千来救,遇敌于可敦城西南。谐理、阿不吕战殁,士卒溃散。惠仓卒列阵,敌出不意攻我营。众请乘时奋击,惠以我军疲敝,未可用,弗听。乌八请以夜斫营,惠又不许。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惠曰:“两国强弱,圣虑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帝从惠言,乃遣使索宋十城,会诸军于燕。惠

11、与太弟帅师压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岁币请和。惠以首事功,进韩王。十二年,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为北枢密使。节选自辽史列传第二十三(有删节)注释:小字:乳名。期:到达。徇:示众。殁:死。斫营:偷袭敌营;劫营。索;索取。(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 3 处。宋 人 西 征 有 年 师 老 民 疲 陛 下 亲 率 六 军 临 之 其 胜 必 矣(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i 从伯父排押征高句丽 ii 以军律整肃闻 iii 会西阻卜叛 iv 至奴古达北岭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高句丽阻险以拒惠力战,破之。ii 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

12、。(4) 选文表现了萧惠的哪些性格特点?请分条概括。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三小题。清白堂记(节选)范仲淹 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注】清白

13、堂:在绍兴府山上。芟(shn):除草。扃(jing):关锁。绠(g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饵:吃。忝(tin):玷污。(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味之甚甘 甘:甘甜B绠不可竭 竭:用力C又引嘉宾 引:邀请D悦人襟灵 悦:使高兴(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i 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译文: ii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译文: (3) 结合下列两个句子的一“叹”一“问”,谈谈你心中的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1)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清白堂记)(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答: 9. 蛛与蚕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

14、,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宫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选自雪涛小说有删改)注:衮龙:龙袍;绂绣:一种官员的礼服;枵腹:空腹。(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我固自杀 固遂为文章 遂孰非我为 孰(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i 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 ii 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 (3) 文中的蛛与蚕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10.

1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滇游日记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欲一登而不见其径,欲舍之,又不能竟去,遂令顾仆停行李,守木胆于路侧,余竟仰攀而上。 其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间得一少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于此。盖削壁有之,无此苏土;流土有之,无此苏石。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选自徐霞客游记)【注释】削:陡峭。陨:坠落。摧:崩裂。(1) 解释下列

16、加点的词。i 有洞东向 ii 无逾此者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 (3) 阅读选文和三峡两篇文章,简要说说它们在描写山势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1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三小题。 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

17、,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节选自大唐新语)【注释】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命表:命,指派,差遣;表,写奏章。(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i 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 咨: ;ii 则天甚异之 异: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翻译: (3)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张嘉贞的形象特点。 12.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石君砚铭【清】吴敏树 石君,余砚也。昔在辛卯之岁,与亡弟半圃读书岳麓,以钱三万,取之友人家。砚体甚巨,形制古异,无他文饰,

18、惟池旁有“停云馆”三字。验其刻未工,盖谬为文待诏家物,以炫售者。然砚故良石也。半圃喜学书,余以砚属之,颇贵之,未肯轻用。及亡,余痛此砚遂废无事命工稍镌治之摩去旧刻常供之案间。一日久雨始晴,日光照书室,砚在盖下,喷沸有声。怪而启之,清水盈溢,以此益知其尤,愈宝爱之,以姓号之石君。余既无能遭遇发扬于世,而文字日颇有名,恐遂抱砚为庸人役,故作为是铭,将求善工而刻之其背。铭曰: 年可寿若老彭,吾不以墨之汁而佐彼之觥;行可赠若班生,吾不以毫之颖而赆彼之程。匪墨之私,匪毫之爱,恐污吾石君之生平。呜呼石君兮,吾与君铭。【注】池:砚池,砚凹处。文待诏: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徴明。遭遇:遭逢机遇,指仕途腾达。老彭:即

19、彭祖,长寿的象征。班生:唐代人,他从扬州采访使升至大理少卿,友人给他饯行,说:“班公此行,何异登仙!”颖:指毛笔尖。赆:用财物给人送行。(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i 验其刻未工ii 然砚故良石也iii 愈宝爱之iv 恐遂抱砚为庸人役(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余 痛 此 砚 遂 废 无 事 命 工 稍 镌 治 之 摩 去 旧 刻 常 供 之 案 间(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的意思。 半圃喜学书,余以砚属之,颇贵之,未肯轻用。(4) 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1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四小题。 【甲】王右军年减十岁

20、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选自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 【乙】前秦苻融为冀州牧。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选自晋书苻融传)【注释】吐:

21、吐口水。正色:严肃。(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可二人并走(一起)B大将军尝先出(常常)C屏人论事(摒退)D敦论事造半(到了)(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乃剔吐污头面被褥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B路人为逐擒之 谓为信然C融见而笑曰 广起,夺而杀尉D于时称其有智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i 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ii 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 (4) 王羲之和苻融都很聪明,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简要评析。 14. 阅读游大林寺序,回答下列问题。游大林寺序唐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

22、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选自全唐文,有改动)【

23、注】遗爱草堂:白居易被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营建的草堂。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的“化城”指化城寺。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聚落:村庄。迨(di):等到。(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此 地 实 匡 庐 间 第 一 境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2)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i 山桃始华 ii 若别造一世界者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ii 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4) 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5) 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

24、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15. 课外文言文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节选自列子)【注】狙(j):猕猴。家口:家中口粮。诳:欺骗。芧(x):橡果。(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朝三而暮四,足乎/不足挂齿B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近塞之人有善术者C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若隐若现D俄而匮焉/俄而雪骤(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爱 狙 养 之 成 群 能 解 狙 之 意

25、 狙 亦 得 公 之 心。(3) 每天吃的橡果的总数不变,为什么“众狙皆伏而喜”?这表现了狙的什么特性? 16.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宋弘责桓谭 (宋)弘荐沛囯桓谭,为议郎、给事中。帝令谭鼓琴,爱其繁声。弘闻之,不悦;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且曰:“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之。(选自资治通鉴)【注释】沛国:古地名。议郎、给事中:官职名称。帝: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繁声:此指花音曲子,类似靡靡之

26、音。下文的“郑声”亦同此。内出:从宫内出来。让:责备。(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i 为议郎、给事中 ii 不与席而让之 (2) 下列对“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你)能自己改邪归正吗?还是让人用法律检举你呢?B(你)能自己改邪归正吗?还是让你们用法律互相检举呢?C(你)能自己改正(过失)吗?还是让人用法律检举你呢?D(你)能自己改正(过失)吗?还是让你们用法律互相检举呢?(3) 宋弘为什么要对光武帝声称“臣之罪也”?(4) 从文中看,宋弘是一个 、 的人。17.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刘弇遇东坡 刘伟明弇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

27、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谈而去。【注】刘伟明弇(yn):弇是刘伟明的字。爵里:爵,爵位;里,故乡。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剧:痛快。(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i 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 ii 自谓名不下人 (2) 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B(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C(伟明)于是又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D(伟明)于是反

28、复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3) 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 ”而东坡则回避答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 , ,最终东坡以“ ”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1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尉迟敬德 王充兄子使于窦建德军中,乘炀帝所御骏马,铠甲甚鲜。太宗曰:“彼所乘真良马也。”尉迟敬德请往取之。乃与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马以归。贱众无敢当者。敬德常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解喻之敬德勃焉,拳殴道宗,目几至吵。(1) 给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敬德常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

29、/解喻之/敬德勃焉B敬德常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解喻之/敬德勃焉C敬德常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解喻之/敬德勃焉D敬德常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解喻之/敬德勃焉(2) 翻译下列句子。乃与三骑,直入贼军擒腕,引其马以归。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陶侃母 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也。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 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时冰雪积

30、日,侃室如悬磬,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剪头发,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卧荐以为马草。遂具精馔,从者俱给。逵闻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注释】鲊:腌鱼。孝廉:功名。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斫(zhu):砍削。荐:席子。(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i 以一封鲊遗母 ii 鄱阳范逵素知名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3) 下列对陶侃母“以书责侃”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鲊太昂贵B此为官物C于我无益D以增吾忧(4) 陶母为儿子树立了怎样的榜样? 20.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31、 黄子履庄,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唯人入户,触机则立吠不止。吠之声当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辩器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注】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机:机关。(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辩其为真与伪也。ii 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2) 根据文章相关内容,简要概括黄履庄这一人物形象。21. 文言文阅读。 萧惠,字伯仁,小字脱古思。从伯父排押征

32、高 丽,至奴古达北岭,高 丽阻险以拒,破之。及攻开京,以军律整肃闻 太平六年,讨回鹘阿萨兰部,征兵诸路,立斩以徇。进至甘州,攻围三日,不克而还。时直刺之子聚兵来袭,惠未之信。会西阻卜叛,袭三克军,遇敌于可敦城西南。谐理、阿不吕战殁,士卒溃散。惠仓卒列阵,敌出不意攻我营。众请乘时奋击,惠以我军疲敝,弗听。乌八请以夜斫营,惠又不许。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惠曰:“两国强弱,圣虑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帝从惠言,乃遣使索宋十城,会诸军于燕。惠与太弟帅师压宋境,宋人重失十城惠以首事功,进韩王。注释:小字:乳名。期:到达。徇:示众。殁

33、:死。斫营:偷袭敌营;劫营。索:索取。(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伯父排押征高 丽 从:跟从,跟随 B至奴古达北岭 至:到,到达 C以军律整肃闻 闻:使听说 D会西阻卜叛 会:适逢,恰巧遇到 (2) 下列句中,加点字“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惠以首事功,进韩王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C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D不以物喜(岳阳楼记)(3)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A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B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C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

34、D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4)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惠治军不严格。在征讨时回鹘阿萨兰部时,阻卜酋长直刺迟滞晚到,萧惠便将他斩首示众。B萧惠决断果敢,军队疲敝,战斗力不强时,萧惠没有听从众人的意见。C皇帝认可萧惠对时局的分析,听从了萧惠的话,亲自带领军队攻占了宋国十座城池。D萧惠军纪严整闻名,授职为契丹行宫督部署,后因首倡用兵之功。(5)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ii 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22. 课外延伸训练。 【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35、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节选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乙】禄山乱,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走凤翔。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大历中,出瞿塘,以登衡山。因客未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数尝寇乱,挺节毋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观李,杜二公,语语王霸,褒贬得失,忠孝之心,惊动千古,骚雅之妙,双振当时。(节选自唐才子传杜甫,古典文学出版社)【注释】挺节:坚守节操。语语王霸;

36、句句震撼人心。骚雅:诗歌。骚,代指屈原离骚。雅,大小雅,代指诗经。(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i 俄顷风定云墨色 ii 长夜沾湿何由彻 iii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 iv 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i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ii 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3) 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杜甫创作甲诗时的处境。 (4) 对甲、乙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选段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既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又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B选段甲中,诗人由自身处境联系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正如乙文所评:“伤时桡弱,

37、情不忘君”。C乙文对杜甫虽有“高而不切”的评价,但甲诗“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社会理想是非常可贵的。D乙文结尾含蓄地肯定李白、杜甫的诗歌成就很高,他们共同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2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甄彬还金 齐有甄彬者,有器业。尝以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不记录。尔乃能见归,檀越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主人具以姓名告之仰酬,往复十余,彬坚然不受。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 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诚之以廉慎。至于彬

38、,独曰:“卿惜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注释: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度量。苎:zh,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质:抵押借货。遽:匆忙。檀越:指“施主”。郫:p,地名,今四川城都西郊郫县。(1) 请按要求完成下表。词语翻译句子翻译(1)檀越乃能见归 (2)五月披羊裘负薪 (3)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2) 太祖说甄彬有“还金之美”,文中具体体现(1)“ ”(用原文回答)、(2) (用自己的话回答)。(3)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拾金不昧是一种高尚品质。B诚信能为自己赢得信任和尊重。C廉洁自律能成为一个好官。D要坚守自己做人的底线。24. 阅读下面的文言

39、文,完成下面各题。游白水河瀑布日记(节选)徐霞客 度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亏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境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悚。而担夫曰:“前有望水亭,可憩也。”瞻其亭,犹在对崖之上,遂从其侧西南下,复度峡南上,共一里余,跻西崖之巅。其亭乃覆茅所为,盖昔望水亭旧址,今以按君道经,恐其停眺,故编茅为之耳。其处正面揖飞流,

40、奔腾喷薄之状,令人可望而不可即也。停憩久之,从亭南西转,涧乃环山转峡东南去,路乃循崖拾级西南下。(选自徐霞客游记)【注释】白水河:今打帮河。本文描述的黄果树瀑布群,为我国最大的瀑布。陇箐(qng)亏蔽:山垄亏缺,深箐(竹)蔽日。悬捣:悬空冲捣而下。练:白绢。鲛绡(jio xio)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泛指名贵凉爽的薄纱。盖:大概,大体上。按君:这里指巡按,官名。揖(y):拱手致礼。(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直 下 者 不 可 以 丈 数 计(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i 又随溪西行半里。ii 透陇隙南顾。iii 俱不足以拟其壮也。iv 但从其上侧身下瞰。(3) 用现代

41、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圆面大者。(4) 这篇游记以 为线系重点写了作者在瀑布一侧,瀑布上方和 三个立足点的观感。(5) 下面两个句子都从什么角度写景?各有什么作用?【甲】但从其上侧身下眼,不免神悚。(徐霞客游白水河瀑布日记)【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写景角度:作用: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灸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

42、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注释】朱文公:朱熹。筇(qing):一种竹子,可作拐杖。勃窣(s):跛行。(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i 道人得诗径去( )ii 足疾大作(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大喜”的原因是“旋觉轻安”。B“得诗径去”写出道人妙手回春医术高明。C赠诗中交代了朱文公患足疾之久之重。D“甚于未针时”通过作比较得出道人针灸的实际效果。(3) 结尾“公叹息”的话的含义是 ;从中可以看出朱文公是一个 的人。26.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43、。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选自古文百篇译释续编)注工之侨,古代的音乐家。窾:通“款”,即款识,器物上刻写的文字。(1) 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B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C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D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2) 琴的美感在于声音,而不在于古今。工之侨借献琴批判了现实中 的现象。(答案 8 个字以内)27. 阅读

44、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三小题。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注释】侍臣:周围的大臣。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丰收。(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i 征求不已 ii 惟欲清净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3)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

45、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2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文宗思之,复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瀚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选自旧唐书柳公权传,有删改) 【注】拜右拾遗:被封为右拾遗。

46、右拾遗,官名。下文的“侍书”“翰林书诏学士”也是官名。僻;不正,偏离正轨。袂:衣袖。澣(hun)濯:洗。同对:一同答对。股栗:害怕。(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i 幼嗜学 ii 我于佛寺见卿笔迹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B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C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D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4) 文中柳公权两次劝谏皇上,一次是借用笔的方法规劝,另一次是借 进谏。文末通过周墀来突出柳公权的形象,这和爱莲说中用牡丹突出莲花的形象一样

47、。都用了 的写作手法。(5)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从他讲述用笔的道理中,你能得出怎样的感悟?29. 古文阅读。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弛。”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48、:“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乙 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

49、主臣也!” (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注释唯徐卢:人名。亚夫:即周亚夫,封条侯。胾(z):大块的肉。尚席:此处指管宴席的官员。怏怏:不高兴的样子。(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i 亚 夫 乃 传 言 开 壁 门ii 丞 相 议 不 可 用(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i 军士吏被甲ii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iii 景帝欲侯之以劝后iv 条侯免冠谢帽子(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4) 按要求回答问题。 史记长于记人,李长之曾说“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请结合选文内容,分布说说它们是如何来展现周亚夫的形象的?30.

5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贾(g);做买卖。召(sh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i 吾始困时 ii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iii 知时有利不利也 iv 吾尝三战三走 (2)

5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分财利多自与 与儿女讲论文义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其一犬坐于前C召忽死之 宋之丁氏D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而顷列两毙(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4) 选文中的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1. 【答案】(1) i 派,命令,让ii 过了(2) 秦西巴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我的儿子呢?(3) 我们要知人善用。仁慈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知错就改。不计个人恩怨。自己认为正确就不要怕得罪人。【知识点】创意性解读与启示收获、一般文言实词、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2. 【答案】(1) i 适逢

52、,正赶上ii 担任iii 如果iv 结束,完毕(2) B(3) i 唐临于是将囚犯全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ii 县令担心囚犯们逃跑,不答应。(4) 对唐临怀有感恩之心,履行约定。唐临是一位同情百姓、关心民生疾苦,勇于担当的官员。【解析】(1) i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适逢暮春时节下雨。会:适逢,正赶上。ii 句意为:唐临担任万泉县令的从属官员。为:担任。iii 句意为:如果有所顾忌。若:如果。iv 句意为:农忙结束。毕:结束,完毕。(2) 本题考查文言字词一词多义的理解。“乃耕作佳期”句中“乃”的意思为:

53、是。A乃:于是,就;B乃:是;C乃:竟然;D乃:你的。故选:B。(3) i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重点字词:悉:全;召:召集。句意:唐临于是将囚犯全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ii 重点字词:惧:担心;许:答应。句意:县令担心囚犯们逃跑,不答应。(4)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原文“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可知,囚犯们不逃跑是因为他们对唐临心存感激,所以自觉履行约定;根据唐临的语言“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等句子可知,唐临体恤民情,勇于承担责任。【知识点】一般文言实词、乃、文言文翻译、文言文内容理解、为、人物评价、会、若

54、、课外文言文阅读3. 【答案】(1) i 诚然ii 引起iii 依靠iv 失误(2) 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可以不谨慎啊。(3) i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ii 写文章要对后人负责,一定要认真、慎重【解析】(3) ii 【参考译文】范仲淹曾替人写墓志铭,(当他写完)封好将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让尹洙看一看。”第二天,(他)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可以不谨慎啊。现在(你)把转运使写作都刺史,知州写成了太守,诚然是属于清雅古隽(的说法),但现在没有这些官职(名称),

55、后代人必然会对此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所争论的原因啊。”范仲淹(听了,)颇有感叹地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知识点】文言文内容理解、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般文言实词、文言文翻译4. 【答案】(1) D(2) i 到这时,德威寻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岭上)。ii 先生在军中,是否清楚地知道原扬州阁部史公果真死了,还是没有死?(3) 不能删去。以洪承畴的卖国求荣来反衬史可法的临难不苟,慷慨赴死。同时以抗清将领孙兆奎的坚贞不屈,从侧面表现史可法忠烈产生的影响。【解析】(1)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

56、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BC.正确;D.有误,句意:都假托忠烈的名义(来号召群众)。托:假托,假借。故选:D。(2) i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是,这,这时候;求,找;句意为:到这时,德威寻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岭上)。ii 句中重点词语有:兵,指军队;抑,还是,或者;句意为:先生在军中,是否清楚地知道原扬州阁部史公果真死了,还是没有死?(3) 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根据语段内容,联系前后文来分析。文章第三段抗清将领孙兆奎用“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

57、果死耶?抑未死耶?”讥讽洪承畴卖国求荣,洪承畴与史可法同为明朝重臣,史公壮烈殉国,洪承畴投敌卖国,二人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史可法的临难不苟,慷慨赴死;此外,从“皆托忠烈之名”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以抗清将领孙兆奎的坚贞不屈,从侧面表现史可法忠烈产生的影响。综上所述,这段话不能删去。参考译文: 顺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被(清兵)围困的(形势)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势(已)不可挽救,(就)召集众将领告诉他们说:“我发誓与扬州城同作殉国(之物),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副将军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担负这一任务。忠烈高兴地

58、说:“我还没有儿子,你应当凭同姓的关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写信(禀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记入(我的)家谱,排在(太夫人的)孙儿辈中。” 二十五日,(江都)城沦陷,忠烈抽出刀来自刎。众将领果然争着上前抱住他(不让他自杀)。忠烈大声呼唤德威,德威(悲痛)流泪,不能举刀,于是被众将领簇拥着走。到小东门,清兵像密林般地到来,副使马鸣碌等众将领都战死了。忠烈就瞪着眼看敌人说:“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阁部”。被(俘)押到南门,和硕豫亲王用“先生”(的名称)称呼他,劝他投降。忠烈大骂而死。当初,忠烈(留下)遗言:“我死后应葬(在)梅花岭上。”到这时,德威寻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

59、埋葬他(在梅花岭上)。 有人说:“扬州城被攻破时,有人亲眼看见忠烈穿青衣戴黑帽,骑着白马,跑出天宁门跳入长江而死,不曾死在城内。”自从有了这种话,长江南北就传说忠烈没有死。不久英山、霍山(抗清)义军大规模起义,都假托忠烈的名义(来号召群众),(就)好像陈涉(起义时)假托项燕(的名义)一样。吴中的孙兆奎因起兵失败,被俘押到南京。经略洪承畴同他有老交情,问(他)说:“先生在军中,(是否)确凿知道原扬州阁部史公真的死了呢,还没有死?”孙公回答说:“经略从北方来,(是否)确凿知道原(在)松山殉难的督师洪公真的死了呢,还是没有死?”洪承畴(听后)非常恼怒,急忙叫部下(把他)推出去杀了。【知识点】文言文内

60、容理解、任、文言文翻译、一般文言实词、课外文言文阅读5. 【答案】(1) i 道歉ii 正确,对iii 不久(2) i 现在(他)刚把持国政便敢做这样的事,以后(他)还有什么事不敢做呢?ii 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然后别人才侮辱他。(3) 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晏敦复正直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解析】(3) 胡铨被贬到昭州,临安知府张澄派人(让他)戴上刑具押送到昭州去。敦复去拜见守臣张澄说:“胡铨评议丞相,天下人都知道。祖宗时因为言论而被贬谪过,治理开封的人决不能做这样的事。”张澄羞愧地道歉,因此追赶着去掉了(胡铨的刑具)。当初秦桧刚做丞相的时候,旨意刚下,朝廷众人都来相贺,只有敦

61、复面有忧色,说:“奸佞的小人做了丞相了。”张致远、魏怔听到这句话,都认为他言过其实。等到这一次放逐胡铨,敦复对人说:“(我)以前说秦桧是一个奸佞小人,你们都认为(我说得)不对。现在(他)刚把持国政便敢做这样的事,以后(他)还有什么事不敢做呢?” (敦复)是吏部尚书,同时兼任江淮等地的路经制使。按照旧例,他要去宰相阁汇报,退出的时候,宰相一定要送(他)几步。(可是)敦复从来没见秦桧出来相送过,(于是)每每(对人)说:“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然后别人才侮辱他。”不久(他就)请求外调,以宝文阁直学士的身份去做了衢州的知县,监督亳州明道宫。(他)(在家)闲居了几年后辞世,享年七十一岁。 敦复

62、(为人)沉默寡言好像不能开口说话一样,(但是)在朝廷上议事却从不忌讳。皇帝曾经对他说:“你(为人)耿直敢言,可以说没有辱没你的先祖啊。”【知识点】然、文言文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理解、谢、寻6. 【答案】(1) i 居住ii 做,担任(2) 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有很多虫子在冬眠,不能杀害它们。(3) 为下面的故事作衬托,突出他的“仁心爱物”。(4) 不为私怨杀截人命,蝼蚁小虫也爱惜:仁爱清廉。【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文言文内容理解、为、居7. 【答案】(1) 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2) i 跟从(跟随)。ii 闻名(出名)

63、。iii 适逢,恰巧遇到。iv 到(到达)。(3) i 高句丽依靠险要地势来抵抗,萧惠全力攻打,攻克了它。ii 当时皇上想要统一天下,谋划夺取三关,召集群臣商议。(4) (1)英勇善战。(2)治军严格。(3)决断果敢,有谋略。(4)有洞察力,善于提建议。【解析】(1)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宋国人向西征伐有年头了,军队、百姓疲惫,陛下您亲自率领部队对阵宋军,一定会胜利。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2) i 句意:随同伯父排押

64、征讨高句丽。从:跟从。ii 句意:以军纪严整闻名。闻:闻名。iii 句意:适逢西阻卜反叛。会:适逢,恰巧遇到。iv 句意:到达奴古达北岭,至:到达。(3) i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以(来)”“破(攻克)”“是时(当时)”“欲(想要)”“集(召集)”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4) 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

65、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从“高句丽阻险以拒,惠力战,破之”“惠与太弟帅师压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可知,萧惠英勇善战;从“及攻开京,以军律整肃闻,授契丹行宫都部署”“独阻卜酋长直剌后期,立斩以徇”可知,萧惠治军严格;从“时直剌之子聚兵来袭,阻卜酋长乌八密以告,惠未之信”“惠以我军疲敝,未可用,弗听”等句子可知,萧惠做事果断,考虑周到,有谋略;从“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可知,萧惠能够洞察形势,善于进谏。选自辽史作者:脱脱 年代:元参考译文:萧惠,字伯仁,乳名脱古思,随同伯父排押征讨高句丽,到达奴古达北岭,高句丽依靠险阻拒守,萧惠全力

66、攻打,攻克了它。待到进攻开京,以军纪严整闻名,授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太平六年,萧惠征讨回鹘阿萨兰部,自各路征兵,只有阻卜酋长直剌后到,萧惠便将他立即斩首示众。进军至甘州,围城攻之三日,不克而回。当时直剌之子纠集人马前来袭击,阻卜酋长乌八暗地将情况告知萧惠,萧惠不肯相信。适逢西阻卜反叛,袭击三克统军官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率兵三千来相救,遇敌于可敦城西。谐里、阿不吕战死,士卒溃散。萧惠仓猝间列阵迎敌,敌人出其不意地进攻我军。众人请示乘机挥兵迎击,萧惠认为我军疲敝,战斗力不强,不听众人建议。乌八请求于夜里去劫敌营,萧惠仍不准。直到阻卜兵撤军回师时,萧惠才预设伏兵攻击之。前锋刚与

67、敌交锋,敌人便败走了。当时皇上想要统一天下,谋划夺取三关,会集群臣计议。萧惠说:“两国的强弱情势,皇上心中自然尽知。宋国人向西征伐有年头了,军队、百姓疲惫,陛下您亲自率领部队对阵宋军,一定会胜利。”皇上听从了萧惠的话,派使者向宋索取十城,集合诸军于燕地。萧惠与皇太弟率军逼近宋境,宋人不愿失去十座城池,增加岁币求和。萧惠因为首倡用兵之功,进封为韩王。十二年,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任北枢密使。【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从、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断句、会、人物评价、一般文言实词8. 【答案】(1) B(2) i 于是就将进口关闭,使水中杂质沉淀,三天之后打水(提水或取水)来察看。ii 我喜爱它的清

68、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学习的榜样。(3) 示例:范仲淹是一个爱国爱民(清明廉洁、克己奉公、忧国忧民、先人后己),有着高尚为官节操和远大政治理想的人。“而无添其名哉”的感叹,表明作者极力希望自己没有玷污“清白”这个名节,想努力做一名清明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官。“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反问,表达了作者努力追随“古仁人”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他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伟大精神。【解析】(1) 竭:穷尽。(3) 参考译文: 有一天,我命令衙役清除杂草开辟成平地,(发现)中间有一口废弃的水井,于是立刻喊来工匠清理出井中的淤泥,观察这口井的好坏,(工匠)说:“是好泉啊。”于是就将进口关闭,使水中杂

69、质沉淀,三天之后取水,看到这水清激而白净,品尝井水,(味道)十分甘甜,水深有一丈多,提水没有穷尽。酷暑的时候饮用,就像是吃白雪一样,品尝着像薄冰一样的泉水,冰冷爽口。在寒冬时节,遇上有太阳的日子,这泉水又如同阳春三月,一片温热,这眼泉水或许是雨水降落、云气蒸腾,上下醇厚,浑然一体,大概是山泽相通,在名源相互呼应吧,我又邀请了嘉宾,用建溪、日铸、卧龙、云门等地的名茶试这里的泉水,果然甘甜滋润,品尝之后,让人心旷神恰。 我喜爱它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楷模。于是就在这里修建一座厅堂,叫“清白堂”。又要在厅堂的旁边修建一座亭子,叫“清白亭”。希望我居住在这座厅堂,登上这座亭子的时候

70、,没有玷污它的名声!【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一般文言实词、人物评价、课外文言文阅读9. 【答案】(1) 固:固然;遂:(接着)就;孰:哪一个。(2) i 既然如此,那么你巧妙的技艺,正好用来自杀,(这)不是太愚蠢了吗?ii 替别人打算,还是替自己打算,(我)宁肯为自己!(3) 蛛:指利己不利世的人;蚕:指利世不利己的人。【知识点】文言文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理解、一般文言实词10. 【答案】(1) i 向东ii 超过(2) 过了一会儿,草根也不能承受手指的力量,幸好脚碰到了石头。(3) 选文:侧面描写。三峡:正面描写。【知识点】一般文言实词、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文言文翻译、课外文言文

71、阅读11. 【答案】(1) i 咨询,询问ii 对感到惊异(2) 张循宪凭借御史的身份出巡,回来时住在蒲州驿站。(3) 胸怀大志,安贫乐道,才能超群(才能卓异)。【知识点】文言文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评价、一般文言实词、人物传记类12. 【答案】(1) i 工:精工,精巧。ii 故:本就,本来。iii 宝:珍爱,珍视。iv 为:被。(2) 余痛此砚遂废无事/命工稍镌治之/摩去旧刻/常供之案间。(3) 半圃喜爱学习书法,我便把砚给他,他对砚台十分重视,不肯随意使用。(4) 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借砚在盖下喷沸不平,比喻自己的奇才不能发扬于世,同时以不用砚作庸俗文字的铭戒,表达自己

72、不阿媚时俗的节操。【解析】(1) i 本题“验其刻未工”意为“检査它的雕刻并不精工”,“工”可解释为“精工,精巧。”之意。ii 本题“然砚故良石也”,意为“然而这砚材本是良石”,因此“故”可解释为“本就、本来”之意。iii 本题“愈宝爱之”中,“宝”和“爱”含义相似,“宝”此处为名词作动词使用,可解释为“珍爱、珍视”。iv 本题“为”乃被动句标志。可解释为“被”之意。(2)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本题可根据几个重要动词“痛”“命”“摩去”“供”来对句子进行大致分段,再依次找到每个动词所引导的宾语部分,来做到正确断句。本题句子的大意为“我痛惜这块石砚从此废弃无法发挥效用,就命令工匠将它稍微

73、镌刻修治,磨去原本的刻字,将它时常供放在桌案间。”(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翻译。本句中要注意“以属之”的“把”字句结构,要清晰地译出“把给他”;还要注意“颇贵之”在翻译时需要根据句意补充出句子主语,将它译为“他(半圃)对砚台十分重视”;“轻”为“轻易、随意”之意。(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言文表现手法及探究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不可空洞回答表现手法等术语,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这篇文章以石砚为写作对象,是非常典型的托物言志之笔。结合文中在弟弟半圃亡逝后,作者将砚置于盖下无故喷沸的奇特情景,和“余

74、既无能遭遇发扬于世”等句子,可知作者以砚的不平来表达对自身奇才无法发扬于世的悲愤;其次,结合“恐遂抱砚为庸人役”“匪墨之私,匪毫之爱,恐污吾石君之生平“等句,领会作者对自己不同流合污、不阿媚时俗的高洁情操。【参考译文】石君,是我的砚池名字。过去在辛卯(1831)那一年,我与亡弟半圃在岳麓书院读书,用二万钱,从朋友家里买来。砚池形体很大,形状款式古朴,没有其他打扮,只有砚池旁有“停云馆”三个字。检査它的雕刻并不精工,假装文待诏的家中物,用来给别人炫耀。然而这砚材本是良石。半圃喜欢读书,我拿砚池嘱咐他,他以砚池为贵,不肯轻易使用。到他去世,我因悲痛这方砚池就废弃在那里没用,叫工匠稍微镌刻整治它,磨

75、去旧刻,常供在书案间。一日久雨后开天,日光照在书室,砚池在盖下,喷涌沸腾有声。我感到奇怪就打开它看,砚池里清水漫出,凭这点更知道它特异,更加宝爱它,用姓氏取名叫石君。我已经没能力遭遇时机发扬于世,而文字日益有名,害怕砚池为庸人奴役,所以写下这篇铭文,将请求好的工匠把文字刻在它的背面。铭文说:年寿可像彭祖一样长,我不因为墨水的水汁,而帮助你做寿的宴席行为;可以赠送像班生一样声名直上、升迁要位的人,我不因为毛笔尖的锋利,而用财物给你送行。不是舍不得我的墨宝,不是舍不得我的毛笔,害怕玷污我石君的生平。呜呼,石君啊,我给你写铭文。【知识点】作者的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为、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一般文言

76、实词、故、文言文断句、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13. 【答案】(1) B(2) A;C(3) i 原来那个盗贼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盗贼。ii 等到掀开蚊帐,见他嘴边流口水,相信他睡得很熟,于是得以保全性命。(4) 王羲之:情急之时,知道假装睡着保全性命,可见其沉稳机智。苻融:见贼反诬,能够通过事实让盗贼认罪,可见其灵活机智。【知识点】乃、文言文翻译、一般文言实词、而、人物评价、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理解14. 【答案】(1) B(2) i 开花ii 到(或“往”)(3) i 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ii 人

77、事景致,风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地村落不一样。(4) 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 (5) 大林穷远;名利之诱人也如此!【解析】(1) 正确划分文言文朗读的节奏,首先要理解句意,这是正确划分朗读节奏的关键。可以结合注释或文中已有的标点符号,基本弄懂句意,然后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哪个词与哪个词应连在一起读,或不该连在一起读。其次要借助语法知识。可以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的结构,先判断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各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据此进行划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句中转折连词前、句子中间

78、成分省略处,这些地方往往要停顿。【知识点】文言文内容理解、文言文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般文言实词、文言文断句15. 【答案】(1) D(2) 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3) 因为猴子们不识数,还以为多得了,所以“众狙皆伏而喜”。由此可见它们只图眼前利益,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本质。【知识点】一词多义、文言文断句、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理解16. 【答案】(1) i 担任ii 给(2) C(3) 宋弘推荐给光武帝的桓谭未能用忠心和正义辅导君主,却让朝廷上下沉湎于不正派的靡靡之音,所以他以“己罪”来劝谏光武帝。(4) 为人正直(直言敢谏);勇于担当【知识点】人物评价

79、、文言文内容理解、文言文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与、为17. 【答案】(1) i 是ii 名声、名望(2) A(3) 欲以折服之;当时被贬岭南;以此抑制刘弇的傲气;嘉其才气【解析】(1) i 本题考查重点实词的解释。“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翻译为:大概是刘伟明当初不知道他是苏东坡。“为”解释为“是”的意思。ii “自谓名不下人”翻译为:自认为名声不落于人,“名”解释为“名声”。(2)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乃复问东坡所从来”,“乃”是“于是”的意思,“复”是“又”“再”的意思,根据前文,刘伟明自以为才名不落于人,想要以此折服苏轼,就又问东坡从何处来。故选 A。(3)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根据“自

80、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可以看出“刘伟明自以为才名不落于人,想要以此折服苏轼”所以第一个空填“欲以折服之”;“时东坡谪岭南”可以看出苏轼当时被贬岭南,当时的苏轼名气很高,但是他只回答“罪人苏轼”可以看出他在抑制刘弇的傲气,最后“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谈而去”可以看出苏轼的大气洒脱。参考译文: 刘伟明字弇,年少的时候凭借自己的才学自负,经过考核,成绩优秀,高中词科,意气风发,怡然自得,看不起同辈。绍圣初,游览一禅刹,当时东坡被贬岭南,路过庐陵,也来游玩,恰好遇到刘伟明,互相问了爵位故乡姓氏。刘伟明突然回答说:“庐陵刘弇。”大概是刘伟明当初不知道他是苏东坡。自认为名声不落于人,

81、想要以此折服苏轼。就又问东坡从何处来。苏轼慢慢的回答说:“罪人苏轼。”伟明便大惊,看了又看,致敬说:“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东坡也赞赏他的才气,跟他痛快的相谈然后离开。【知识点】名、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理解、为、文言文翻译18. 【答案】(1) A(2) (唐太宗)分配给他三个骑兵,他们直入敌阵抓住了王腕,把他的马也牵回来了。【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断句、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翻译19. 【答案】(1) i 奉送ii 向来(2) 你只要到外面去留住客人,我自有办法。(3) B(4) 清廉不贪;慷慨待客。【解析】(4) 【参考译文】 陶侃的母亲湛氏是豫章新淦人。陶侃年轻的时候当过

82、浔阳县衙的小吏,曾经掌管鱼梁。有一次他派人送给母亲一条腌鱼,湛氏将腌鱼退回,并且写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假公济私把鱼拿来送给我,这不但不能让我高兴,反而会增加我的忧愁。” 鄱阳的范逵向来以孝闻名,被举为孝廉。一次他投宿在陶侃家,正好遇到连日冰雪,陶侃家中空无一物,而范逵随行仆从和马匹很多,湛氏对陶侃说:“你只要到外面去留住客人,我自有办法。”湛氏剪下自已的长发,卖出去后买回来几斗米。她再将屋柱砍下作为柴薪,然后将睡觉用的草垫分割,作为马匹的粮草。就这样准备了丰盛的馔食,周全地招待了范逵主仆。范逵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没有湛氏这样的母亲,是生不出陶侃这样的儿子的。”【知识点】遗、人

83、物评价、文言文内容理解、素、文言文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20. 【答案】(1) i 狗叫声同真狗没有区别,即使聪明的人也难辨真假。ii 他制作机械的奇特都像这样,我不能全部记载下来。(2) 为人聪颖,记忆力强,具有超强的创造力。【解析】(1) (2)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事件内容及人物的描写来分析,少聪颖,即能背诵”,记忆力过人、木狗,可以看出他具有过人的创造力。【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人物评价、课外文言文阅读21. 【答案】(1) C(2) D(3) B(4) A(5) i 当时皇上想要统一天下,谋划夺取三关,召集群臣商议。ii 宋国人向西征伐有年头了,军队、百姓疲惫,陛下您亲

84、自率领部队对阵宋军,一定会胜利。【解析】(1)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ABD.正确。C.有误,句意:以军纪严整闻名。故选:C。(2)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惠以首事功,用作介词。A.以,连词,可译为“来”;B.以,介词,用;C.以,介词,使;D.以,介词,因为。故选:D。(3)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只有阻卜首长直刺迟滞晚到,萧惠便将他立即斩首示众。进军到甘州,围城攻打了三天,没有攻克就返回了。据此断句为:

85、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故选:B。(4)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A.有误,根据“以军律整肃闻”“立斩以徇”可知,萧惠治军十分严格。BCD.正确。故选:A。(5) i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中重点词语有:是,这;一,统一,谋划夺取三关。ii 中重点词语有:有年,有几年了,军队。【知识点】文言文翻译、以、文言文断句、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般文言实词、文言文内容理解22. 【答案】(1) i 一会儿。ii 如何挨到天亮。iii 逃跑。iv 营建,建造。(2) i 使用多年的棉被像铁一样又硬又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ii 县令备船前

86、去迎接,(杜甫)才得以回到来阳。(3) 遭遇战乱,颠沛流离(到处逃难),生活艰难。(4) D【知识点】文言文内容理解、诗歌中重点词语理解、诗歌白话译文、走、一般文言实词、课外文言文阅读、诗、文言文翻译、诗歌内容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3. 【答案】(1) (1)归还;(2)背;(3)后来赎回苎麻,在苎麻里发现用一条手巾包着的五两金子。(2) 彬得金,送还西库;甄彬不肯接受别人的酬劳(3) C【知识点】创意性解读与启示收获、归、文言文内容理解、文言文翻译、负、课外文言文阅读24. 【答案】(1) 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2) i 向西。ii 看。iii 都。iv 只,仅。(3) 大体上我所见过

87、的瀑布,有比它高峻几倍的,却从没见过这样又宽又大的。(4) 作者行踪;瀑布正面(5) 都从侧面写景。甲句写作者在瀑布上方俯瞰瀑布的害怕心理,侧面烘托瀑布的壮观(或:高峻、阔大)。乙句写可以一直看到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侧面表现江水的清澈。【解析】(1) 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即可断句。注意此句中的“可以”是两个独立的词,其间应断开。(2) i “西”,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iv 与记承天寺夜游“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义同。(3) “之”为音节助词,无实义;两个“而”都是连词,第一个表转折,第二个表承接。(4) 游记一般以作者的行踪(或:空间转换)为记叙线索,如本文根据“度桥北

88、,又随溪西行半里”“透陇隙南顾”“从其上侧身下瞰”“遂从其侧西南下,复度峡南上”“从亭南西转”等表示地点变换的语句便可知。根据“其处正面揖飞流”可知第三个立足点是“瀑布正面”。(5) “神悚”是因为山高瀑险,“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因为水清,这两个句子写景都没有直接描述,故采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方法。甲句写害怕的心理,侧面烘托瀑布的壮观,乙句用能够看见水底的石头和游鱼,侧面突出水清。【参考译文】 过到桥北,又沿河水向西行走半里,忽然山垄亏缺,深箐蔽日,又听见如雷鸣般的水声,我料想又到了一处神奇的境地。透过山垄的罅隙向南面看去,只见道路左边有一条河流悬空冲捣而下,如万条白色的丝绢飞舞在空中,河上的

89、岩石如荷叶一样向下覆盖,中部有似刀剜的三个洞,水流从荷叶上漫过顶部泻下,如千万匹绡纱,横罩在洞外,直泻而下的距离不能用丈来计算,似冲捣珍珠,如玉屑迸溅,水沫飞溅,波涛回涌,如烟雾腾空,气势极其雄壮迅猛,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的诗句,都不足以用来比拟它的壮观。大体上我所见过的瀑布,有比它高峻几倍的,却从没见过这样又宽又大的。仅从瀑布上方侧身俯瞰,就不免神魄悚然。而挑夫说:“前面有个望水亭,可以休息。”远望那亭子,还在对面山崖上,便从瀑布侧边往西南向下走,再越过峡谷往南上山,共走了一里多地,登上西面山崖的顶端。这亭子是用茅草盖成的,大概是从前望水亭的旧址,现在因为巡按大人会路过,恐怕他要停

90、下来眺览,所以编织茅草搭成亭子。此处可正面对着飞流致礼,它奔腾喷薄的样子,令人可望而不可即。停留休息了很久,从亭子南面向西转,山涧绕山转峡往东南方向流去,路则沿着山崖上的石阶往西南下山。【知识点】一般文言实词、文言文断句、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课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内容理解、俱、顾、文言文翻译25. 【答案】(1) i 离开ii 发作(2) B(3) 对道人拿着他的赠诗再去贻误其他病人的忧虑;宽宏大度、有责任心【解析】(2) “得诗径去”只是说明了道人拿到诗就离开了,未表明其医术高明。(3) 仁厚、为他人着想。【参考译文】朱熹有足疾,曾有道人为他施加针灸之术,一会便觉得轻松舒适。朱熹十分高兴,

91、重金酬谢的同时,还送给这个道人一首诗:“好多年走路靠一根瘦竹撑着,一针下去还觉得真有神奇之功效。扔开拐杖出门儿童看了发笑,这不再是从前那个跛足的老头了。”道人拿了朱熹的诗章,就离开了。没几天,朱熹足疾重新发作,且比没针灸前更厉害了。急忙派人去追寻道人,已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朱熹叹息道:“我不是想惩罚他,只是想追回赠的那首诗,唯恐他拿着这首诗,误了别人的治疗。”【知识点】人物评价、文言文内容理解、课外文言文阅读、作、去26. 【答案】(1) D(2) 重外表轻内在品质。【解析】(1) 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

92、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故断句为: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故选 D。(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及寓言故事所含寓意的概括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按要求作答。本文表面上看写的是琴的遭遇,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鲜明而深刻的。所以空白处可填:重外表轻内在品质。意近即可,注意字数的限制。译文: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他自己认为这是天

93、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便把琴退还回来。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知识点】文言文主题理解、文言文断句、课外文言文阅读27. 【答案】(1) i 停止ii 只(2) 治理国家就像裁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

94、就会长得枝叶繁茂。(3) 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知识点】一般文言实词、文言文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议论说理类、文言文内容理解28. 【答案】(1) i 爱好ii 在(2) A(3) 学士们都称赞咏颂皇帝节俭的品德,只有柳公权没有说话。(4) 穿洗过的衣服;衬托(5) 只有做人正直,才会做事正确。【知识点】创意性解读与启示收获、文言文翻译、文言文内容理解、于、文言文断句、分析文言文的表现手法、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般文言实词29. 【答案】(1) i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ii 丞相议/不可用(2) i 同“披”,穿ii 慢慢地iii 封为侯iv 帽子(3) 亚夫心里不高兴,回头叫管筵席的人去

95、取筷子。(4) 甲通过对周亚夫言行的正面描写,细柳军士兵将官的侧面衬托,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写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特点;乙通过写汉景帝要封匈奴王为侯而周亚夫不同意以及汉景帝在酒席上没给周亚夫放筷子让周亚夫生气两件事情,写出周亚夫居功自傲,心直口快的特点。【解析】(1) i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ii 句意为: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用。(2) i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只见官兵都

96、披戴盔甲。被:同“披”,穿。ii 句意: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徐:慢慢地。iii 句意:景帝想要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后来的人。侯:封为侯。iv 句意:条侯脱下帽子谢罪。冠:帽子。(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顾,回头看。谓:对说。箸,筷子。句意:亚夫心里不高兴,回头叫管筵席的人去取筷子。(4)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

97、句进行概括。甲“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是对周亚夫言行的正面描写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特点;“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是通过对细柳军士兵将官的侧面描写表现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特点;“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是通过对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写出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特点。乙通过写汉景帝要封匈奴王为侯而周亚夫不同意,表现了周亚夫心直口快的特点。汉景帝在酒席上没给周亚夫放筷子,周亚夫感到很生气,表现了周亚夫居功自傲的特点。【参考译文】【甲】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

98、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

99、,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乙】后来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投降汉朝。景帝想要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后来的人。丞相周亚夫说:“那几个人背叛他们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们为侯,那还怎么去责备不守节操的臣子呢?”景帝说

100、:“丞相的意见不能采用。”于是把唯徐卢等人全都封为列侯。周亚夫因而称病退居在家中。景帝中元三年,周亚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职务。 不久,景帝在皇宫中召见条侯,赏赐酒食。席上只放了一大块肉,没有切碎的肉,也不放筷子。条侯心中不满,扭头就叫管宴席的官拿筷子来。景帝看到后笑着说:“这些不能满足您的需要吗?”条侯脱下帽子谢罪。皇帝起身,条侯趁机快步走出。景帝目送他出去后。说:“这个遇事就不满意的人不能任少主的大臣啊!”【知识点】文言文断句、一般文言实词、文言文翻译、历史事件类、人物评价、徐、课外文言文阅读、周亚夫军细柳30. 【答案】(1) i 贫困ii 谋划iii 时机iv 逃跑(2) D(3) 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耻,而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辱。(4) 鲍叔是一个轻利重才、知人识人的贤士。【知识点】人物评价、而、一般文言实词、课外文言文阅读、走、文言文翻译、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