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知识体系|学法指导|1.关于宗教改革的三个关键点(1)了解一个核心:信仰得救。(2)理解三个观点:“因行称义”“因信称义”“先定论”。(3)注意三大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2.关于启蒙运动的三个关键点(1)把握一个旗帜:理性主义。(2)注意两个批判对象:专制主义、教权主义。(3)理解四个学说:“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素养热词“信仰得救”的改革;神权下的自我;人文精神的追求;专制下的启蒙。一、宗教改革1背景(1)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2)中世纪的德国经济分散、政治分裂。(3)罗马天主教教廷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德国是
2、教皇的奶牛”。(4)1517年,教皇大量出售“赎罪券”。2过程(1)1517年,马丁路德写成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马丁路德创立了新的基督教分支路德教。3主张(1)人的灵魂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2)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沟通、对话。(3)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4)简化宗教礼仪,铲除教士与俗人的隔阂。(5)教会应从属于国家。4影响: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从“因行称义”到“因信称义”二、专制下的启蒙1启蒙运动的兴起(1)兴起原因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经
3、济: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英法等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文化:近代科学兴起,科学与知识的进步。(2)扩展进程:从英法两国开始扩展到德国、荷兰等国。(3)内容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矛头指向封建主义。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理性与自由平等。(4)实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理性主义2英国启蒙思想家(1)霍布斯思想: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影响:对推翻君权神授理论、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2)洛克思想: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有权更换国王及其政府。影响: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3法国启蒙思想家(1)伏尔泰地位:是启蒙运
4、动的领袖。思想:提倡自然权利说;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专制”。(2)孟德斯鸠地位: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思想: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影响: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3)卢梭地位: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思想: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影响:否定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4)狄德罗思想:认为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影响: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启蒙思
5、想家们思想主张的共同点(1)都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2)都主张“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3)都主张实行法治,为未来的资产阶级政权设计了蓝图。三、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1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1)思想认为人是自由的、平等的。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2)影响: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2卢梭对“理性”的质疑(1)内容: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人类天性本善,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2)影响:震动了欧洲思想界,形成浪漫主义思潮。(3)浪漫主义思潮积极影响:凸
6、显了人的情感和个性,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消极影响:使个人主义膨胀,为张扬个性而造成混乱和无序,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1)使人们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2)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3)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4)创造了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推动人文精神不断发展、丰富和成熟。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曲线图主题一|“与上帝的直接对话”宗教改革(一)史料实证教皇地位的衰落史料解读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徒,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反映出宗教改革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和地位。(二)
7、唯物史观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内在联系史料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因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探究根据史料,从人文主义角度分析宗教改革怎样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提示强调“因信称义”、俗权至上、民族自由,全面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体现了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宣传从个人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历史解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1)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时期。(2)都具有反封建的性
8、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对抗天主教权威,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不同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人的认识强调人的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及尊严强调神的伟大,一切以神为中心借助的形式借助了文学艺术的形式借助了宗教的形式表现领域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的上层更多地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待宗教态度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有和解的态度直接否定教皇权威对应训练1(2019届山东临沂二模,33)苹果在圣经中被称为禁果,在西方语境中有神圣之果、智慧之果、争端之果等寓意。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有句名言:即使世界明天就
9、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这一名言()A意在重建基督教信仰体系B表达对改革充满信心和希望C是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D是浪漫主义在宗教领域的体现解析:选B题干中特别表明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领袖的身份以及“即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希望推动宗教改革长出“神圣之果”,故选B项;马丁路德改革前,天主教的信仰体系仍在,不需要重建,排除A项;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应是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排除C项;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而马丁路德生活在16世纪,排除D项。主题二|理性的辉煌启蒙运动(一)史料实证启蒙运动对人文主
10、义的发展史料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探究据史料,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
11、发展。提示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历史解释|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从批判对象看文艺复兴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集中批判的内容是封建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从批判形式看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完全摆脱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从思想内容看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勾画未来社会蓝图,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从涉及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科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
12、个方面(二)家国情怀启蒙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联系史料17世纪末叶以后,一批开明的思想家开始对圣经和天主教神甫的著作表示怀疑,甚至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优越性也提出异议。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恰好传来了中国文化的信息,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他提倡以农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探究分析史料,论证启
13、蒙思想家对儒家思想采取选择性吸收的态度。提示推崇中国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主要是针对君主专制的强化;肯定中国提倡耕织、兴修水利、以农为本,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狂热追求财富的期望。启蒙运动思想家并非完全肯定当时中国制度的先进性,而是出于自身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随着西欧反封建进程的推进,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制度就由推崇变为批判反对了。对应训练2(2019届甘青宁高三3月联考,33)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这表明卢梭()A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B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C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D并未提
14、出“主权在民”的思想解析:选B据材料卢梭认为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即由选举产生的精英贵族主导社会,故选B项;卢梭是资产阶级不会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排除A项;卢梭认为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因为它能保证最贤明的人来管理政府,这体现了卢梭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要求,推动了启蒙运动发展,排除C项;卢梭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排除D项。|A组|1(2019年全国卷,32)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15、)A促进信仰自由 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 D落实权利法案解析:选C材料中“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的内容说明均是强化了君主的地位,故选C项;由“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可见其重点是突出君主权利,而非信仰自由,排除A项;“16世纪”英国尚未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排除B项;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属于17世纪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2(2018年全国卷,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
16、,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解析:选A材料中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知识分子通过沙龙聚会的形式,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宣传“科学”“自由”“民主”的思想,使启蒙思想逐渐流行,故A项正确。3(2016年海南卷,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解析:选D由“自由阅读圣经”,可知主张自己亲自与上帝沟通,这与宗教改革的精神相符,故D项正确
17、。4(2014年海南卷,10)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解析:选C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教皇以此来加强思想控制,路德宗教改革显然是打击教皇的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路德宗教改革只是改革信仰的方式,不可能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严厉打击,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基督教会信息,故D项错误。5(2014年海南卷,11)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18、。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解析:选A洛克主张的“国王及其政府应该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权力”是议会君主制的体现,故A项正确;“国家源于社会契约”属于社会契约论,是二人共同主张,故B项错误;“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也是二人共同主张,故C项错误;“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不符合题干中“国家政治”的问法,故D项错误。|B组|1(2019届江苏南京三模,15)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
19、,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A主张因信称义 B否定教皇权威C反对禁欲主义 D强调王权至上解析:选B材料中“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表明其目的是否定教皇权威,故选B项;A、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是主要目的,均排除。2(2019届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5月押题考试,32)16世纪3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与之前相比,英国国教内部变动不大,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英王意在()A加强专制王权 B与意大利争夺殖民霸权C打击教会神权 D缓和与罗马教廷的关系解析:选A据材料“英王
20、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王此举有利于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专制王权,故选A项;材料主要说明英王与罗马教皇的关系而不是意大利,排除B项;材料“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说明没有打击天主教会神权,排除C项;材料“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说明激化了与罗马教廷的关系,排除D项。3(2019届山东济南高三期末,22)有学者认为,16世纪的宗教改革者和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虽在哲学世界观上表现迥异,但在世俗生活中却也有着“共同的信仰”。这里“共同的信仰”的主要含义是()A反抗权威 B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 D相信神
21、灵解析:选A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教会,故选A项;启蒙思想家重视法制,与宗教改革者无关,排除B项;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与宗教改革者无关,排除C项;宗教改革者相信神灵,与启蒙思想家无关,排除D项。4(2019届河南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高三第三次考试,33)“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于使人们不只是获取和扩展具体有用的知识,而且是捍卫、强化和巩固新的思维方式。”这说明,启蒙运动()A消除了思想界的分歧B注重发动民众的力量C旨在推动知识的普及D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解析:选D据材料强调捍卫、强化和巩固新的思维方式,即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和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故选D项;
22、“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强调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排除A项;材料强调启蒙思想家的认识,看不出调动民众的力量问题,排除B项;材料不只是推动知识的普及,更强调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排除C项。5(2019届广西桂林、贺州二模)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B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C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D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解析:选B材料中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而伏尔泰则把中国作为理想国度,这是因为二者均出于不同角度来批判当时欧洲的封建制度,推动启蒙运动发展,故选B项;材料仅体现孟德斯鸠与伏尔泰对中国制度与文化的解读以推动社会启蒙,未体现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发展,排除A项;伏尔泰把中国作为理想国度很显然是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孟德斯鸠与伏尔泰对中国制度与文化的解读以推动社会启蒙,未涉及中国是否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的问题,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