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1KB ,
资源ID:191273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127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语文下册《16 愚公移山》课时训练 基础达标 精练精析 苏教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语文下册《16 愚公移山》课时训练 基础达标 精练精析 苏教版.doc

1、16 愚公移山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吾与汝毕力平险 ( )(2)方七百里,高万仞 (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 )(4)如太行、王屋何 (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2.翻译下列句子。(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译文:_(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译文:_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B

2、.本文塑造了生动的愚公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二、精彩段落品一品(2011台州中考)阅读愚公移山第三段,完成58题。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固不可彻 _(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_(3)何苦而不平_(4)河曲智叟亡以应 _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甚矣,汝之不惠。译文:_7.下列与 “以残年余力”的“

3、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从下面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答:_三、类文阅读做一做(2011龙岩中考)阅读下文,完成911题。农夫耕田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

4、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注】息:呼吸。 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术:方法。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行者解衣下田 _ (2)气竭汗雨 _ (3)谓农夫曰 _(4)行者服而退 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甚矣,农之惰也! 译文:_(2)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译文:_11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答:_答案解析1.答案:(1)竭尽,用尽 (2)方圆,周围 (3)阻塞/曲折,绕远 (4)把怎么样 (5)固执,顽固2.【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句(1)

5、中要注意“如何”的正确翻译是“把怎么样”;句(2)中要注意“固”和“彻”的翻译。答案:(1)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平不了,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呢?(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3.【解析】选A。B项,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项,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项,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4.【解析】选C。这个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与封建迷信有本质区别。5.【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解释能力。注意联系语句回答。“彻”“穷”“苦”与现代汉语差距较大。“亡”是通假

6、字。答案:(1)通 (2)穷尽 (3)愁 (4)同“无” ,没有6.【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这是一个倒装句,并注意“甚”“惠”的意思。答案:你太不聪明了。 7.【解析】选D。D项“以”是“凭”的意思,和题干中的“以”意思相同。A项“以”是“因为”的意思;B项“以”是“来”的意思;C项“以”是“认为”的意思。8.【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理解愚公的话,从愚公的精神方面考虑。答案: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走大山!9答案:(1)过路的人 (

7、2)尽、完 (3)告诉、对说 (4)走了、离开10答案:(1)(你这个)农夫太懒惰了!(或:太懒惰了!农夫。)(2)不是耕田难,是你的方法错误(不对)啊!11答案:示例一:做事情要讲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的)。示例二: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或: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示例三:实践胜于说教。示例四:事非经历不知难。(言之有理即可)附【译文】 从前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过路人见到农民就说:“(你这个)农夫太懒惰了!田地这么大,你喘几口气才刨一下,就是一整月也干不完呀!”农民说:“我也不懂得怎样种地,你何不给我做个样子教我耕种的方法呢?”过路人于是脱下外衣走到田里,喘一口气连刨几下,每锄一下都使出全身力气。干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力气用尽,豆大的汗珠像下雨似的向下淌,一口接一口喘粗气,连话也说不出来,并且倒在田里,他慢慢地对农民说:“从今往后,我算知道种田的难处了!”农夫说:“不是耕田难,是你的方法错误(不对)啊!人做事也是这样,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过路人心悦诚服地离开了这地方。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