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9.50KB ,
资源ID:191171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117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古文二则 教学说明素材 语文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 古文二则 教学说明素材 语文版.doc

1、21、古文二则教学说明课文说明古文二则选自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在史传文学中后汉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长于记史和人物性格塑造。四知“杨震拒金”的故事流传千古,课文节选自杨震列传,虽然十分短小,但却写了两件事,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突出,尤其是人物的语言刻画非常传神。课文从侧面描写入手:“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说明杨震的贤明是远近闻名的。接着写杨震的官职不断得到提升,由刺史而太守,太守在汉代可是不小的官职。正因为如此,他的下属昌邑县令才“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在封建时代甚至当代社会,下属贿赂上司的事十分普遍。送给上司好处的目的无非要从上司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特

2、别是官职的升迁。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官职越高得到的好处越多。然而杨震却是个难得的清官,拒不受贿,而且态度十分坚决。县令选择“暮夜”送金,就是因为“暮夜无知者”。可是杨震的回答是:“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使得王密惭愧地携金而去。“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现在常说成“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至今广为流传。第二件事是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文章先紧承上文写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所以使得“子孙常蔬食步行”,由此可见他的清正廉洁。有哪一个人不为子孙后代着想呢?谁不想让子孙后代过优裕的生活呢?尤其是身为高官的人更是如此。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杨震身为高官,子孙却过着清苦的生活。如果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去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要想发财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杨震不为金钱所动,他认为:“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在他看来,让后代做清官的子孙是对他们最大的馈赠。在封建时代能够这样想这样做的官吏实在难能可贵。这种思想即使是在今天也是值得称道的。范晔非常善于人物的语言刻画,在他笔下杨震的话语不多,但却掷地有声,可以说是最能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是最能凸现人物性格的语言。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的。私心论语上,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修身。“私心”所讲的就是第五伦的一个修身的故事。自古以来人们常常赞美“大公无

4、私”“公而忘私”“不谋私利”“一心为公”的人。舆论上大都认为有私心是不好的,很少有人坦陈自己有私心。这个故事的引人之处和它的教育意义就在于第五伦能够从内心深处进行挖掘,坦然承认自己也有私心。这些事情他自己不说谁也不会知道,可他却主动说出来并且承认自己是有私心的,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课文先写第五伦是怎样奉公无私的,作者用极其简练的笔墨写了两件事:一是“诸子或时谏止,(第五伦)辄叱遣之”,二是“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这样奉公无私的人难道还会有私心吗?接下去作者却宕开一笔,写到有人问第五伦:“公有私乎?”他完全可以冠冕堂皇地回答说自己没有私心,别人也会相信的。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五伦的回答是

5、承认自己有私心,举出的例子都是别人所不知道的他自己内心的活动:一是“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二是“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这些在一般人看来都是人间常情,无足为怪。第五伦的这些“私心”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正常之心,可是第五伦却深深地自责,而且用反问的语气说:“岂可谓无私乎?”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的高啊!他的这番话真可以使古往今来的一切贪官污吏无地自容!同时也会使每一个读到这则故事的人扪心自省,也来挖挖自己内心深处的私心杂念。课文翻译四知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莱

6、州太守。杨震赴任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里是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拿着银子)回去了。后来杨震调任涿州郡担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贿赂。他的子孙常常吃饭没有肉,出门没有车,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对他们)说:“(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私心第五

7、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诸子中有人有时候劝止他,他就斥责并让他们走开,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也把它们封上,他就像这样的毫无私心。第五伦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以清廉而著称,当时的人们把他比作西汉以贤良廉洁而著称的贡禹。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轻。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第五伦回答说:“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时,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可是也始终没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回来却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

8、吗?”教学建议一、课文虽然短小但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疏通文面,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注意学习课文叙事简洁言之有序的写法。二、课文中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很有现实意义,可以让学生适当结合社会现实展开讨论。三、学习课文对人物精练而传神的语言刻画及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关于“思考与练习”一、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意在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杨震廉洁自律的高尚思想品德。二、第五伦认为自己在举贤任能和私人感情方面还有私心。这些“私心”实属人之常情,他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由于他严于自律,对自己是高标准严要求,敢于挖掘灵魂深处的小小的私心。这也可看出他在大的方面没有值得谴责的地方。这种严于自律的精神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三、1之:动词,到。故:原先,过去。2便宜:对国家有利的事。3方:比拟。4选举:选贤任能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