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
2、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要求“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
3、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
4、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清各故事之间的关系,体会人物的品质。3.简要说说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任选课文中的一个故事,编成剧本在班上表演。重点难点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清各故事之间的关系,体会人物的品质。2.简要说说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任选课文中的一个故事,编成剧本在班上表
5、演。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将相和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段导读: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历史背景。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b)。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句导读:交代了“完璧归赵”的起因。 当,这里读dn。段导读:第2自然段讲赵王得到和氏璧,秦王知道后要用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接到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这句话说明什么? 说明当时赵王内心很矛盾,也从侧面说明秦国恃强凌
6、弱。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赵王没有办法,和大臣们商议对策,体现了群臣矛盾的心理。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ln)相如的,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段导读:第4自然段讲正在赵王为难之时,有人向他推荐蔺相如。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 可以看出蔺相如已经有了应对的策略,说明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敢这样说的,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勇气。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7、?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段导读:第57自然段讲赵王向蔺相如请教,蔺相如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的对策被采纳了。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 绝口:闭嘴,不开口的意思。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句导读:“双手捧住”“一边看一边称赞”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绝口不提”让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出来。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 没有。蔺相如这样说是为了巧妙地骗过秦王,把和氏璧从秦王手中拿回来,由此可见他十分
8、机智,能随机应变。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和氏璧真的有毛病吗?蔺相如为什么这么说?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主要写蔺相如以与和氏璧同归于尽来威胁秦王,“捧”“退了几步”“靠”“理直气壮”“举起”这些词语都表现了他不畏强秦、视死如归的品质。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这几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
9、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蔺相如真的想交出和氏璧来吗? 不是,这是蔺相如的缓兵之计,因为他知道秦王不可能用城来换璧,这样说是为把璧偷送回国赢得时间。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做事考虑得非常周密。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段导读:第8自然段讲蔺相如把和氏璧献给秦王,发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便骗回和氏璧,并要求秦王举行典礼后才肯献上和氏璧。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10、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体现了蔺相如足智多谋,办事果断,而且胸有成竹的特点。这番话体现了蔺相如的什么特点?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段导读:第9自然段讲蔺相如悄悄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没有办法,只得让蔺相如回去。 大,这里读d。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段导读:第10自然段写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详细讲述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min)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
11、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句导读:蔺相如审时度势,认为不能向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大将军廉(lin)颇(p)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段导读:第11自然段讲赵王应邀到渑池与秦王相会,蔺相如随行,廉颇带兵保护。 瑟:古代一种像琴的弦乐器。留传下来的有两种,一种二十五根弦,一种十六根弦。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段导读:第12自然段讲赵王在渑池会上为秦王鼓瑟。 侮辱
12、: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损害;蒙受耻辱。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fu)。”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这句话反映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 蔺相如与秦王针锋相对地斗争,反映了他为维护国家的尊严而视死如归的品质。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段导读:第13自然段讲蔺相如置自己生死于不顾,逼着秦王为赵王击缶。 便宜,这里读pin yi。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句导读:秦王之
13、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因此,赵王能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也为下一个故事作了铺垫。段导读:第14自然段讲由于赵国事先做好了准备,秦王只得放走赵王。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qn),职位比廉颇高。 “职位比廉颇高”这句话引出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段导读:第15自然段讲蔺相如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第二部分(第1115自然段):主要讲了“渑池之会”的故事。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
14、给他个下不了台!” 与后文的“负荆请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廉颇坦诚、直率、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埋下伏笔。这番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段导读:第16自然段写蔺相如做了上卿,廉颇很不服气,想让蔺相如下不来台,蔺相如则尽量避免和廉颇见面。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既表现了他为国家利益着想的品质,也从侧面突出了他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蔺相如的这一举动表现了他的什么品格?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
15、,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蔺相如的意思是他不是惧怕廉颇,而是怕与廉颇闹不和,进而影响到国家的利益。将相和,国家安定;将相不和,危及国家。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的宽广胸怀。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xu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怎样理解蔺相如这段话的内在含意?段导读:第17自然段详细写了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的原因。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
16、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廉颇起先为个人名利而闹,有居功自傲的缺点。但他后来知错了,毅然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表现出廉颇诚恳、坦率、直爽、知错就改的性格。这两句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表现出廉颇怎样的性格特点?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段导读:第18自然段讲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两人成了好朋友。第三部分(第1618自然段):讲述了“负荆请罪”的故事。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3.学习“完璧
17、归赵”,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美好品质。作者及背景资料;词句幻灯片。一导入课文1.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将相和,这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板书课文题目)2.简介背景,揭示课文题目。(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他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2)看到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3.学生默读课文。二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1)生字:(
18、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片,组词)“怯”读qi,不要误读成qu。“削弱”的“削”读xu,不要误读成xio。“璧”与“壁”形近,“壁”是熟字,可以组词“墙壁”,与“土”有关,所以是“土”字底;而“璧”是一种宝玉,是无价之宝,所以下面是“玉”。(2)解释文中的词语。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指极其珍贵的珍宝。绝口:因回避而不开口。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失去信用。理屈:理由不足或不合道理。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完璧归赵: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现在常用来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原主。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攻无不克:攻城拔寨,没
19、有攻不下的。战无不胜:每次打仗,没有不能取胜的。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负,背着。荆,荆条。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2.初读课文,学生自悟。(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2)速读课文,讨论交流。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3.本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4.理清脉络,概括段意。(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
20、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2)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第110自然段):完璧归赵。第二个故事(第1115自然段):渑池之会。第三个故事(第1618自然段):负荆请罪。三学习第一个小故事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整理:(1)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
21、没有动兵的理由了。”(机智。)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勇敢。)(2)语言:“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时,巧妙地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3)语言:“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行动: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4)语言:“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
22、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足智多谋。)行动: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办事果断。)3.看图讲述,训练表达。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发挥想象,说说蔺相如智斗秦王、完璧归赵的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故事能力。进一步了解蔺相如是个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人。4.小结: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四总结扩展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
23、、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课下请同学们预习“渑池之会”。1.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节分析课,教师可以抓住课后的一道作业题和教学的重难点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鼓励,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通过质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文中难懂的词句进行讨论,在认真倾听彼此的发言中,可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语文的能力。3.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第一个故事。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