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404KB ,
资源ID:19061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061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政治: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政治专题民族和宗教(新人教).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政治:2007年高中总复习第二轮政治专题民族和宗教(新人教).doc

1、专题十二民族和宗教考情动态分析从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本单元中民族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共同心理素质),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和民族原则,以及宗教的本质,我国的宗教现状、政策,在高考命题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出现概率较高的是我国的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我国的宗教现状、宗教政策。本单元在高考命题中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往往与社会热点联系比较密切。我国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多从正面进行考查,即当年国家出台有利于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重大举措,为少数民族或信教群众进行大型建设,或者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时,这部分出题的可能性会增大,并多用这些作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或者是直接进行考查,并且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不是很大。在实

2、行综合考试的地区, 此处在高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有重大社会热点的时候除外)。在2007年高考中需要注意如下问题:1.民族的基本特征运用这一知识,结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参访大陆的相关祭祀活动(如祭拜黄帝陵、祭拜先烈、祭祖)说明台海两岸中华儿女同宗、同源、同祖,两岸同胞具有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青藏铁路是一条幸福路、政治路、经济路、富裕路。2005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结

3、合有关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性;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具体事实分析其体现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意义;结合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民族构成、自治机关领导人员的民族构成,分析其体现的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各民族互相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民族感情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这一观点分析“东突”势力、西藏问题、“台独”言行和国际反华势力的活动。3.我国的民族政策用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我国民族政策的正确性;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4、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有关精神,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必须始终坚持,决不动摇;结合相关事实分析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异同。4.我国的宗教政策全面理解我国宗教政策;结合我国的宗教状况,分析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分清宗教和邪教的不同,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反对邪教,坚决打击邪教组织。考点核心整合1.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基本特征。(1)共同语言。它包括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共同语言是民族内部交往的工具,在民族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共同语言,就不是一个民族。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使用

5、同一语言文字的并不都是一个民族。(2)共同地域。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才有交往的可能,它为民族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空间。但由于人口的流动,一个地域会出现若干不同的民族。(3)共同经济生活。它为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上的联系把人们牢固地联结为一个共同体。(4)共同心理素质。包括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民族认同感等,它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也是维系民族的牢固的精神纽带。如中华民族共同欢度传统节日中秋节、春节等属于共同心理素质的表现,居住海外的华人大都保持了这一习俗。它是由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决定的。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

6、。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关于民族平等。要明确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只有大小、强弱、发展程度的区别,绝无优劣之分,都为人类历史发展作过贡献,应该一律平等。要明确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并由此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因此,我国各民族已经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要承认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影响了民族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但不能因此否认我国已经实现了民族平等。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的爱国之心,否则世界就永远不会太平。萧伯纳(2)关于民族团结问题。要把民族团结与综

7、合国力、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各民族共同繁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注意把握加强民族团结的做法:一是贯彻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三是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打击民族歧视行为和“三股势力”;四是公民应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3)关于各民族共同繁荣问题。要认识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要求,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也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决定的。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需要将少数民族自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国家

8、的扶持以及发达地区的支援相结合。总之,三项基本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现阶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链接思考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扶持政策,是否违背“民族平等”原则?答案:(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2)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一般来说,汉族地区发展较快,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正是为了创造各民族真正平等、团结的

9、基本条件,并不违背民族平等原则。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2)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行使民族自治权。(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包括自治旗)三级。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

10、)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有着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第一,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第三,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感。(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合乎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第一,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的统一为前提的,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它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质就是把国家的统一和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统一起来。第二

11、,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在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过程中,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第三,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给予扶持和技术帮助,从而把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和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把人力和物力结合起来,在民族共同富裕的同时,国家也强盛起来。第四,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各民族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保卫边疆,既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又是热爱本民族的表现,既维护了国家的最高利益,又维护了民族自身的利益。链接

12、思考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有何关系?答案:区别: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联系:(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依据。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2)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插入图片DY1 第一部分专题辅导与能力提升插入图片jsSM1 4.宗教的本

13、质和社会作用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宗教往往有着不同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第一,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第二,宗教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第三,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第四,宗教对科学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5.我国的宗教政策要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我国的宗教政策,必须全面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认识到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必要

14、性。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必须牢牢抓住以下几点:(1)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宗教政策的核心内容。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属于公民的私事。国家尊重个人的信仰选择,并在法律上予以确认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包括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强迫不信教的人信教的行为,如同强迫信教的人不信教一样,都是侵犯了他人的信仰自由,都是违法的行为。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

15、民个人的私事。为了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允许的宗教活动场所范围内进行的活动。公民宣传宗教必须遵守规定,不可随时随地进行宣传;宣传无神论的自由也不是绝对的,也有地点、场所的限制。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损害社会和集体利益;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不得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剥削压迫制度。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有公开的合法组织、正式的教义,按一定教规在宗教场所内或教徒家中进行的

16、宗教活动。(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把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以便更好地保护宗教团体和寺观教堂的合法权益,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防止和制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和宗教活动制造混乱、违法犯罪,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只有把宗教活动纳入法制轨道,才能更好地、全面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把宗教活动纳入法制轨道的目的是一致的。(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

17、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不是要求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求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要以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广大教徒同全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这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是国家主权在宗教事务上的具体体现。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一方面是为了维护中国公民真正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国家支持宗教界在独立自主、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

18、基础上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往来。链接拓展(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着宗教在我国已不再具有消极作用。宗教的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它与科学的世界观根本对立。只要宗教存在,其本质就不会改变,其消极作用就不会消失。(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因为我国还具备宗教存在的条件和根源,同时,实行这一政策还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利于调动一切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参加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但这不是说我国在鼓励宗教发展。(3)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反对封建迷信不矛盾。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既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宗教自身的特点及其规律。而封建迷信是在生产力水平

19、十分低下的历史阶段,在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面前所产生的一种盲目、非科学的崇拜。它虽然也是一种唯心观,但它以看风水、招亡灵、占卜算命等形式,毒化人们的思想,干扰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破坏社会稳定,损害正常的宗教信仰,因而必须给予严厉打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自身规律,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6.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1)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允许的宗教活动场所范围内进行的活动,是信教群众表达宗教感情、举行宗教仪式、共度宗教节日的各种活动。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迷信泛指对人和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在我国特指长期流行于封建

20、社会的卜筮、相术、风水、算命等活动。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恩格斯(2)封建迷信活动和一般迷信思想的区别。封建迷信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敌,是社会的一大公害。封建迷信活动散布愚昧,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例如有的听信其胡言乱语,使身体致残。群众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一般属于思想认识问题,要通过批评教育引导的方法,通过大力普及科学知识,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意识,以便不断消除封建迷信思想。(3)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必须坚决反对邪教,坚决打击邪教组织。邪教是当今人类社会一大公害。邪教是一种假借宗教旗号,抄袭宗教某些内容,宣扬迷信邪说,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势力。秘密结

21、社、崇拜教主、宣扬末世论、思想上控制教徒、聚敛财富、反抗社会、残害教徒身心是一切邪教的共同特点,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是一切邪教的共同本质。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利益和法律尊严,必须依法严惩邪教犯罪。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对青年学生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科教兴国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链接拓展宗教与邪教的区别“法轮功”是地地道道的邪教,它具有邪教的共同特征,它与宗教有着根本区别。正确认识它们的区别,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二者的含义不同。宗教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2、,又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它有自己的组织机构、神职人员和教徒。而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和其他名义设立,以制造、散布迷信邪说为手段,神化首要分子,发展和控制成员,具有秘密结社性质,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不法团体,具有很强的迷信色彩。(2)二者的特征不同。宗教具有整套经典教义、宗教制度、正式组织、活动场所等特征,宗教活动是为了宣扬神的威力,使信教者信仰神;教徒参加宗教活动是为了行善积德,修身养性,死后灵魂升入“天堂”。而邪教则具有教主崇拜、精神控制、编造邪说、敛取钱财、秘密结社、危害社会的特征,“邪”到极

23、致:教主不惜牺牲教徒生命,制造集体自杀或绑架、暗杀、爆炸等事件,其残忍、疯狂之至令世界震惊。(3)二者的影响不同。宗教在历史上,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表现为阻碍社会发展、阻碍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阻碍科学发展,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教徒信教,作为思想认识问题,对社会生产、国家稳定没有直接危害。而邪教妖言惑众,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聚敛钱财,残害生命,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4)政府对其态度不同。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的私事,是宗教信徒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属于思想认识问题,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4、。而邪教由于其本质反动和极端危害,世界上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对其采取取缔和打击的政策,我国也不例外。当然,宗教与邪教从本质上讲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都是有神论,都不科学。对青年学生来说,应努力树立科学世界观,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成为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社会热点透析一、青藏铁路,造福沿线各族群众背景材料新华社格尔木2006年7月1日电:钢铁巨龙穿越莽莽雪域高原,青藏铁路造福沿线各族群众。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至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1日上午,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同时隆重

25、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前往格尔木市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建设青藏铁路的成功实践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学习和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团结奋斗。胡锦涛说,建设青藏铁路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大局出发,作出了修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

26、。现在,经过全体建设者和各方面的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几代中国人特别是沿线各族干部群众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胡锦涛指出,青藏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修建这样一条铁路,不仅是对我国综合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检验,也是对人类自身极限的挑战。在5年的建设过程中,全体参建人员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国家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奋战在条件异常艰苦的雪域高原上,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胡锦涛强调,从青藏铁路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得到许多

27、重要启示。第一,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第二,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三,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第四,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坚韧不拔地创造历史伟业。胡锦涛指出,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对于青藏两省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活,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铁路部门要切实管好、用好青藏铁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的理念,确保铁路运输安全,保护好沿线生态环境。青藏两省区要抓住有利时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产业

28、布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形成具有地区优势和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和协调,同铁路部门和青藏两省区一道努力,把青藏铁路沿线逐步建设成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地区。材料归纳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将给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对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理实意义。理论分析用政治常识分析(1)修建青藏铁路体现了国家实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中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国家通过兴办各种公共工程

29、,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公共环境,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修建青藏铁路,造福沿线各族群众,体现了国家机构的对人民负责原则。(3)党中央从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大局出发,作出了修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修建青藏铁路也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改善各民族群众的生活意义

30、重大。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青藏铁路的修建过程,是对我国综合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检验。用哲学常识分析(1)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发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提供了精神动力。(2)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青藏铁路建设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如生态平衡,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者们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

31、利益,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能分离的。恩格斯(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将会进一步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青藏铁路建设中解决的技术难题体现了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5)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青藏铁路通车后,青藏两省区要抓住有利时机

32、,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形成具有地区优势和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和协调。体现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6)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青藏铁路通车后,青藏两省区要形成具有地区优势和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7)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在青藏铁路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的四点重要启示,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8)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体现了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9)

3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用经济常识分析(1)建设青藏铁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能使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修建青藏铁路所用资金属于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也体现了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二、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背景材料2006年5月12日上午,正在云南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翻山越岭,专程来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乡札吕村,看望这里的基诺族群众。胡锦涛一直高度关注民族工作,反复强调要牢牢把握各

34、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我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人口较少民族有22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这些民族多数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群众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2004年11月,胡锦涛在国家民委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情况汇报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帮助22个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2005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5年规划,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35、,加大了这项工作的力度。在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中,独龙族、怒族、德昂族、阿昌族、普米族、基诺族、布朗族分布在云南。基诺族是新中国确认的最后一个少数民族,现在人口2万多。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当地党委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近年来基诺族群众实现了整体脱贫,但群众的生产生活还存在不少困难。胡锦涛十分关心中央有关政策措施落实的情况,十分惦念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一抵达西双版纳,就特意来到基诺族群众聚居的地方看望。小小的山村沸腾了。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基诺族乡亲,穿上砍刀布制成的鲜艳服饰,聚集在村口、路边,用热烈的掌声和呼喊欢迎总书记的到来材料归纳胡锦涛总书记十分重视关注民族工作,强调民族团结

36、和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性。理论分析用政治常识分析(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务院行使经济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扭转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五年规划,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胡锦涛总书记高度关注民族工作,反复强调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7、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4)民族团结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因此,做好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5)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原因,一些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还比较落后,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必须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完善扶持少数民

38、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要求,也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用哲学常识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近年来基诺族群众实现了整体脱贫。(2)在整体和局部关系中,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因此,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不断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

39、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3)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基诺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困难问题,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4)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赖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

40、结。(5)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应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既需要进一步完善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考题名师诠释【例1】 (2006北京文综,33)北京是一个多民族人口构成的大都市。全市人5个民族乡,109个民族村,39所民族小学,10所民族中学,在16所大学中开办了民族班,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另外,全市建立了民族乡村医疗卫生

41、网络,许多民族乡村、街道还兴办了敬老院和文化馆。这些事实表明()民族乡村自治是我国发放区域自治的重要制度民族平等权利得到体现相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平等的基础不同的民族风俗和习惯受到尊重A. B.C.D.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能力及解读信息的能力。错误。材料事实表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平等权,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故符合题意。答案:A【例2】 (2006四川文综,33)2005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有()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

42、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高度自治的前提条件A.B.C.D.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处理民族关系的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也无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所以正确;民族地区的发展主要依靠民族地区自身的努力,所以不正确;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就会影响民族政策的解决,正确;中的“高度自治”不正确。体验过痛苦,才能体会接踵而来的幸福滋味。首陀罗迦答案:B【例3】 (2006江苏高考,9)近年来,我国政

43、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C.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D.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全面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兴边富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因此A项正确当选。依据教材知识,当前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B说法错误。国家的支持属于外部条件,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才是根本原因,C观点错误。D选项不切合题意,排除不选。【例4】 (2006

44、广东高考,8)当代世界有三种宗教因其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而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不包括()A.道都B.伊斯兰教C.基督教D.佛教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题目中“不包括”这一反向要求。依据教材知识,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伊斯兰教、基督都和佛教,而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不具有世界宗教的性质,因此正确答案为A。答案:A【例5】 (2006上海高考,3)2005年10月12日,世界上海拨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将西藏纳入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青藏铁路的开通()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可以巩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消除了各民

45、族发展的不平衡性A.B.C.D.解题指导:本题以青藏铁路开通来考查我国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等知识。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消灭了剥削制度、剥削阶级,我国各民族建立起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关系。但是,由于生产力、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所以,错误。答案:A【例6】 (2005全国文综卷,34)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解题指导: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自

46、治机关,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民族区域自治权是由民族自治机关行使的,而我国的民族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B正确。答案:B【例7】 (2005全国文综卷,32)在我国,每个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且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上述材料体现了()A.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B.各民族都有平等权利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C.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D.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地区事务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平等原则的理解。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有各民族的代表,这体现了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即各民族

47、都有平等权利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B正确。答案:B【例8】 (2005全国文综卷,33)截至2003年底,西藏自治区有1 700多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约4.6万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清真寺23 788座,教职人员26 000多人;宁夏回族自治区有清真寺3 500多座,教职人员5 100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体现了()宗教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我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A.B.C.D.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理解情况。题干表述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活动场所和教职人员的

48、现状,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体现了我国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3+X综合向导一、科内综合(1)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些原则和政策的实行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2)国家对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处理体现了我国的国家职能。(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依法治国的一部分。二、跨科联系与历史学科的联系(1)我国历史上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及政策。秦朝:战争征服。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占领河套;公元前214年,征服越族。设

49、置行政机构进行管辖。在河套地区建城改县,迁民开发,修筑长城;在越族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郡,派官吏进行管理。汉朝:战争。西汉初年,汉高祖与匈奴作战,汉武帝时,三次大规模征战匈奴,并取得重大胜利,北部得到安定;东汉派窦固、窦宪分别于公元73年、89年出击北匈奴,占领西域并恢复对西域统治,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地区设置西域都护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并保护商旅,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汉武帝在西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少数民族地区建立郡县进行管辖。和亲政策。汉初高祖至景帝,与匈奴“和亲”,同时进行贸易;汉元帝时,“昭君出塞”,汉匈和睦

50、相处。进行贸易、通商等友好交往。西汉张骞两次出访西域,东汉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双方的交流,密切了联系。三国:蜀国诸葛亮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西晋:民族压迫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隋朝:隋炀帝派人出使西域。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体现在:设置中央机构。在东突厥旧地设置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来管理。西突厥接受唐册封,承认唐的统治。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北庭都护府,是唐在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证明天山南北直到阿姆河、阿尔泰山、巴尔喀什湖以西广大地区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8世纪前期,唐政府设黑水都护府。册封少数民族

51、首领。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被玄宗册封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和亲政策。唐太宗、唐中宗时分别与吐蕃通婚,保持“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战争。唐朝时通过对东突厥的战争,维护了和平,巩固了北部边境。两宋:战争。北宋与辽、西夏长年战争;南宋与金战争。进行会盟,缔结盟约。辽与北宋达成“澶渊之盟”,并在边境设“榷场”进行贸易;北宋与西夏达成议和,并进行贸易。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和设宣政院,并在西藏派官吏驻军,进行行政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元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明朝:战争。明英宗时,蒙古瓦剌部首领与明军在土木堡大战;于谦组织了北京保卫战并取得胜利;明初修建长城巩固北方

52、边防。和好并友好往来。蒙古俺答汗主动与明和好,明政府在边境开设互市;俺答汗修建了呼和浩特城,发展蒙古地区与内地的商贸。只为自己打算的人并不幸福,幸福的是也为别人的事情打算。古印度清朝:战争。康熙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机构等对少数民族事务进行管辖。清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清在新疆地区驻军、设哨所,加强对西北的统治。实施册封。清初,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确立了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规定。(2)我国历史上统治者对

53、宗教的政策: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东汉明帝时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佛教在我国盛行开来,很受统治阶级的欢迎和扶植。道教于东汉末年在民间产生,它适合统治者麻痹人民的需要,也满足他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南北朝时期,佛教空前盛行,统治者利用佛教麻痹人民。佛教寺院在政治、经济上势力很大,同时出现了反对佛教、提倡无神论的范缜和他的神灭论。隋唐时期,统治者重视宗教麻痹人民的作用,隋文帝、武则天时佛教盛行,道教又在唐朝具有特殊的地位,唐对外来宗教态度开明,西亚传入的伊斯兰教等受到尊重。清朝册封西藏的宗教首领,形成了中央政权册封西藏宗教首领的制度。三、综合演练【例1】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自古以来就

54、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材料一:元太祖忽必烈封八思巴(西藏宗教首领)为帝师,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全国宗教及藏区行政事务,并确定了西藏地区各级官员采用“僧俗并用”“军民通摄”的原则,为后代所沿用。材料二:金瓶掣签的仪式由驻藏大臣主持,中签的“灵童”经清廷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从此,中央加强了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与任授权力。材料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党和政府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1965年9月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出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概括说明它们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起到的作用。插入图片A60.

55、TIF清政府颁赐西藏的金奔巴瓶插入图片A61.TIF1951年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茶马互市”是我国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为内容的贸易往来,为此开通了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茶马古道”。(2)简要说明“茶马古道”对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插入图片A62.TIF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设青藏铁路。青藏铁路建成后,将把西藏首次纳入全国铁路网络中。(3)简要分析影响青藏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 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4)分析坚持我国处理民族

56、关系的基本原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解题指导:本题是一道政史地三科综合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第(1)、(2)为历史题。第(1)问,首先要根据材料信息概括材料观点,然后联想教材知识指出其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起到的作用。第(2)问,“茶马互市”是我国汉藏民族间的贸易往来,“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明确了这点不难分析对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问为地理题,可结合青藏高原的区位特点分析影响青藏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第(4)问为政治题,可在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答案:(1)措施:元朝设宣

57、政院;清朝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用:开始并逐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2)便利了西南民族间的往来,促进了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地形复杂,多地质灾害。(4)各民族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或坚持民族平等),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或坚持民族团结),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建设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或各民族共同繁荣)

58、,有利于提供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例2】 (2006全国文综,40)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49年以前,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49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 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插入图片A63.TIF1937年中国主要铁路示意图(1)根据上述材料及上图,概括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

59、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3)例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建设主要成就。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 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计划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4

60、)下图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下图回答:插入图片A64.TIFa为山脉,b为山脉;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5)下图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读图判断:插入图片A65.TIF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图,因为。青藏铁路全长1 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建设青藏铁路,克服了多年冻土、生态环保、高寒缺氧等世界性三大难题,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6)青藏铁路的建设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活动,体现了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简述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两项基本实践活动的关系。(7)运

61、用经济常识,分析青藏铁路将如何推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解题指导:本题从青藏铁路建设和开通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再认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应重点概括材料和示意图反映出的信息。(2)可以从抵抗帝国主义侵略、促进经济发展和边疆地区开发等方面概括,回答时一定要依托材料。(3)“一五”计划期间建成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西藏与全国各地的联系。答题时要注意运用课本图表的内容。(4)该问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考生的区域定位能力。(5)因为拉萨受夏季风影响大,而格尔木深居内陆盆地,受影响小,所以拉萨夏季降水多,气

62、温年较差较小(其他回答合理即可)。所以反映拉萨的气候资料的是B。(6)考查两项基本实践活动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不可泛泛而谈。(7)首先注意把握角度从经济常识;其次应明确主体青藏铁路;再次应明确对象,青藏地区经济发展。答案:(1)区域分布不平衡(或铁路集中于东部和东北地区);铁路主权受到严重损害。(2)维护国家主权或抵御列强侵略;开发利用西部资源。(3)康藏、青藏、新藏公路。人的幸福不是遗产,既不能留下,也不能继承。苏霍姆林斯基(4)昆仑、唐古拉、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工程量大(土石方、桥梁隧道等量大,造价高)(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5)B(两地共处青藏高原

63、,但与格尔木相比)拉萨受(夏)季风影响,(格尔木深居内陆盆地),因此,拉萨(比格尔木)(夏季)降水量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小(年内气温变化和缓)(6)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科学实验的基础,为科学实验提供新课题,提供物质基础和实验条件等。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对生产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科学实验活动越来越成为生产实践的先导。(如考生在其中某一要点上有深入分析或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7)铁路属于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青藏铁路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考生若回答“修铁路是扩大再生产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可酌情给分。)青藏铁路的建成改善了当地交通运输的状况,推动该地区第三产业(商品流通、旅游和文化交流等)的发展,进而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青藏铁路的建成和运行加强了该地区与区外的广泛联系(如经济、文化等交流),有利于促进当地市场的开放和竞争(或市场机制的开成、完善)。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