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考点训练试题.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0261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考点训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考点训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考点训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考点训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考点训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考点训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考点训练试题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考点训练试题及答案:1.(2019•安徽)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跌倒牧也风,跌倒了才有了美丽的落叶云,跌倒了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太阳,跌倒了才有了静谧的夜晚所以我们不再害怕跌倒让我们在跌倒时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1)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的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线上补写出两句。(3)莉莉朗读后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最后三句

2、。如果跌倒,我会大笑着站起来,这就是我的‘最美丽的姿势’!”请写一写,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示例:我也会以一种“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这个“美丽的姿势”它带着自信,带着迎难而上不怕困难越挫越勇的精神。(4)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先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示例:文文,不敢在讲台上诵读是你人生的一道坎,成功跨过去,你会发现一片灿烂的天地,那里有你的自信,有你的荣耀。文文,用你“最美丽的姿势”最美的嗓音大胆去读吧,你失去的将是怯懦,收获的将是成功!2.(2019•孝感)综合性学习。2019年4月18日

3、,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1)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能抓住“有价

4、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2)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同组两人,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在猜“鹤立鸡群”成语时,甲组选手用“禽鸟”“出众”描述;乙组选手用“站着”“众多”描述,你认为哪组描述好?为什么?甲组好。理由示例:甲组既提示了成语用字,又提示了成语的意思,暗示性比较强。(3)仿照例句写话。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一支歌,用旋律彰显着青春的喜怒哀乐。3.(2

5、019•安顺)综合性学习考查。近年来,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日益增多,为此,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调查表,回收189份,回收率94.5%。调查数据显示如下:调查项目拥有手机人数手机来源父母购买自己购买亲戚赠送手机主要用途(多项选择)上网、QQ聊天、玩游戏打电话、发短信炫耀或作弊手机主要负面影响(多项选择)影响学业浪费金钱无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人数 所占比例49 25.9%36 73.5%7 14.3%6 12.2%53 77.9%9 13.3%6 8.8%159 84.1%59 31.2%11 5.8%(1)请归纳出调查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不少于两点)。现在的初中生,

6、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拥有手机;初中生拥有的手机,主要是父母提供的;初中生使用手机主要用于上网、QQ聊天或玩游戏;玩手机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影响学生学业。(2)从“手机主要用途”栏目的数据分析中,你发现了一些苗头性的信息。如果在学生座谈会上,你有机会向校长反映,你会怎样说呢?(注意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示例:校长,您好!现在大部分初中生带手机是为了上网、QQ聊天或玩游戏,这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利,请您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正确引导,好吗?(此题有三个答题要点:称呼和礼貌用语;紧扣“手机用途”分析其负面影响;提出建议和请求)(3)校长听了你的建议后,决定举行一次“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禁还是不禁?”的辩论会。辩论会上,甲、乙双方各抒己见,请你为乙方再补出一条理由。甲方观点:我方反对初中生用手机。甲方理由:手机的辐射对身体不好。在学校里,没有哪一门课程用得上手机,手机成为一块看时间的“表”。我们正处在成长阶段,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对手机里的信息极感兴趣,极易迷恋手机,荒废学业。乙方观点:我方认为学生带手机,禁止不如疏导。乙方理由:手机进校园已成为大势所趋,过分禁止,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示例:学校、家庭若善于引导,措施得当,使手机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如电子词典、在线查询等,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美国学校管理者联合会认为,学校应该鼓励手机在课堂上使用,让它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