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 第3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针对训练1:(2011年安徽文综)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解析】C。既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又以经济根源作为其根本原因,这一论断与文艺复兴吻合。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又
2、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作为思想材料。故选C。A项与“已有的思想材料”无关,B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干无关。备选题(2011年烟台一模)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解析】D。“富有的世俗君主”说明了教皇在民众眼里成为封建统治的代表,这是宗教改革发生的真正原因。所以可以得出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专制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D。针对训练2:(2011年杭州质检)“
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普罗泰格拉【解析】A。比较简单的识记题。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提出“知识即美德”。故选A。备选题(2011年龙岩质检)“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重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这句话应出自 ()A苏格拉底 B普罗泰格拉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解析】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的作者强调对智慧、真理、心灵的追求,符合苏格拉底的主张。故选A。
4、针对训练3:(2011年北京东城区一模)“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然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文学家和画家的中心主题。”下列文学艺术作品以“神圣的东西”为主题的是 ()【解析】A。综合考虑材料,“神圣的东西”显然指宗教。这里唯一以宗教为题材的是神曲,故选A。但丁在神曲中想像自己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神进行对话,表达了他对教会腐败的深恶痛绝,彰显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备选题(2011年广东九校联考)关于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A否定了圣经的权威 B摧毁了基督教会的精神枷锁 C颠覆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D动摇了人们
5、对上帝的信仰【解析】C。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场集中于宗教内部的反封建斗争,它并未否定宗教本身,而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表达了资产阶级的主张,A、B、D项均错。宗教改革否定了教皇和教会在人灵魂得救中的作用,倡导因信称义,只要信仰上帝便可得救,故选C。针对训练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特拉克 材料三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伏尔泰 请回答:(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
6、什么精神?(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3)材料三中体现了伏尔泰怎样的思想?有何进步意义?参考答案:(1)精神:人文主义精神。(2)运动:文艺复兴。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关系:材料二是材料一中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与发展)。(3)思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进步意义: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备选题(2011年太原测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为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材料二“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
7、,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摘自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在(宗教改革)不长的时间后,1581年7月,新教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荷兰共和国,紧跟其后的英国清教徒(基督新教中加尔文主义者)在1649年将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成立了共和国,1688年经过光荣革命,迎来了新教国王,实行了“君主立宪”的宪政体系。1620年为反抗宗教压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建立了自己的家园。1776年,缔造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意大利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四分五裂,在1870年才成为一个统一的王国。1946年才成立民主共
8、和国。法国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却出现了一个混乱不堪、草菅人命、革命恐怖和专政暴力为特征、令文明世界非常尴尬的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了革命专制、君主立宪、恐怖统治、自由共和等多种政体,最后以拿破仑的军事独裁、帝制告终。1848年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共和国,1870年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第三共和国。摘 编 自 曼 德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精神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共同特点。(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4)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参考答案:(1)特点:取材于宗教故事;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特征。(2)观点
9、: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因信称义。(3)联系:二者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产物;前者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后者则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4)观点: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更有利于促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看法:作者的观点有失偏颇,因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1.(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
10、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解析】B。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2.(2010年广东文综)“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与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材料“经验证”,“一步推演”可以看出,要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去发现真理。A为宗教改革思想,强调
11、信仰;D认为世界不可知;B“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感觉,三选项都是错误的。3.(2011年上海单科)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解析】B。解题的关键在于看清题目要求“教皇”,故其愿望应是传播基督教即神学。而A项开展世俗教育、C项自由探讨真理和D项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应是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的思想解放。4.(2011年衡阳一模)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
12、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A反对直接的民主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C反对问政于民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解析】A。分析材料苏格拉底认为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不应该由普通百姓、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去完成,表明他反对直接的民主。5.(2011年清远一模)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观点正确的是()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前者
13、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A B C D【解析】B。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用排除法,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处于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也尚未发生,故说文艺复兴以工业经济为基础错误,第项排除。文艺复兴主要反对的是宗教神学,所以遭到天主教会的压制,第项排除。6.宗教改革后,许多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一个有因果律的宇宙,所以人可以从果找出因。宇宙对上帝是开放的,上帝是创造者和定律的赐予者,人可以从创造之物中发现上帝已经放在其中的定律”。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宗教改革彻底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信仰 B宗教改革后人们不再相信上帝创世说 C宗教改革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近代
14、科学家都是基督徒【解析】C。材料中的“因果律”、“定律”等提供了关键信息。既然人们认为上帝创造的世界是存在因果律的,而且人们可以发现上帝创造的定律,也就意味着人类可以认识世界。而自然科学就是对世界规律的认识。因此宗教改革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故选C。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诗人但丁(12651321)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而落在个人身上。”彼特拉克同样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材料三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
15、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条规,不在于本人善行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1517年10月,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使赎罪券在德意志各地的销售大减。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个学派的主张?材料二和材料三各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他们共同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与材料一同期的中国思想界的状况如何?(3)材料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实质是什么?二者之间关系如何?【参考答案】(1)学派:古希腊智者学派。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共同思想:人文主义。(2)状况:出现“百家争
16、鸣”局面。(3)实质:都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关系:文艺复兴运动中近代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对宗教改革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改革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解题方法指导】本题的材料大多超出了教材,但又基本立足于教材。因此,在做材料解析题的时候,一定要将材料与教材联系起来。1找准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比如在材料中出现的人物、事件、事物,以及材料的主题,有哪些是教材内容的重点。往往这些地方就是能将材料与教材结合起来的关键。2准确理解材料。对材料的理解决定着联系教材的方向,如果材料理解错误,就无法建立与教材的联系,或者建立起错误的联系。3在审题和组织答案的时候,务必综合考虑材料和教材,切不可偏颇。材料往往只能给出一部分的提示,余下的答案还必须从教材中找到。最后,要准确将材料与教材联系起来,还必须建立在对教材充分熟悉和理解的基础上,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回归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