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早晨走出送 别早晨走出净慈寺送别林子方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感情,画画古诗的节奏。毕竟西湖 六月中,风光 不与 四时同。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 荷花 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到底四季,这里指除六月外的其它时节同桌互相读古诗,说说每句诗的意思。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西湖六月的风光到底和别的季节不一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与蓝天相接异常碧绿在朝阳映照下异常红艳千古名句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荷花的壮观、大气。同桌互相读古诗,说说每句诗的意思。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满湖的莲叶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碧绿一片,在阳光的映照下,莲花呈现出了非同一般的红。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这首诗是歌咏西湖夏季景致的经典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
3、,同时从“别样红”之中,透出作者是在以欢快的心态送友。读者可以体会出:作者一边陪着朋友走在路上,一边和朋友谈笑风生。因为只有具有如此“谈笑风生”的心态,才能体会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毕竟西湖 六月中,风光 不与 四时同。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 荷花 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议论写景静态美色彩美无边无际的壮阔美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4、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思考: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点?有什么不同点?相似点:不同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动态多(翻、遮、跳、入、吹),是楼上所见的雨景。句句写景,句句含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只写“莲叶”和“荷花”两景,突出静态美,色彩美,无边无际的壮阔美。是在寺下所见的晴天湖景。两句议论,两句写景。都是写六月西湖的景色,景中有情,情在景中。都有诗情画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同学们课外收集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文,读一读。.背诵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