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波背课文 金波,(1935.7)全名王金波。北京人,祖籍河北冀县。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金波先生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等二十余本;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等多部作品;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评论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全国幼儿图书奖。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流畅生疏反刍嗓音杨柳津津有味似懂非懂结结巴巴垂头丧气行云流水容光焕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全班同
2、学就像唱歌似的,拉长了音背起来。背得那么轻松、流畅,清脆的声音,河水般缓缓地流着,连标点符号都被冲走了。母亲教育孩子从来不讲什么大道理,也不训斥孩子,而是往往用一句不经意的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母亲的很多话,都像箴言警句一般,影响着我的人生。每当想起母亲,我总有一种春晖寸草的感戴心情。金波小孩背诗一点都不困难,好的诗词含意深远,像我自己已经70多岁了,对于诗词的感受,每十年都不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 “经典”,就是最有价值的书,百读不厌的书。这些书有无穷的“涵义”,要及早“灌注”在下一代的心灵中,好让它在人生成长历程中渐渐酝酿,发酵,成熟。“经典”字字珠玑,不要分难易,不要管长短
3、,只要从头按照章节,一字一句读下去背起来便是。何其简单!台湾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王财贵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古代的东西是文言文写的,有些地方可能不大通,没有关系,小孩子记忆力好,先记下来,慢慢消化。古代经典经得起揣摩,经得起消化,不是念一遍就完了。有些故事,讲一遍,听过去就完了,可经典文化不一样,第二遍读过来和的一遍的感受不一样,第三遍过去和第二遍又不一样,可以长期起作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