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导入新课我们种花种草,都是放在自己家里欣赏,给自己看的;但是在德国,人们养花却是给别人看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去欣赏异域风光吧。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主要作品:译著罗摩衍那,散文集朗润集等。探究交流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句话承接上一句,进一步点明了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之处。因为花朵都朝外开,那么在屋里看到的“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干和叶子)。显然,德国人养花是给别
2、人看的。他们为什么要把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1.怕弄脏房间,在窗外容易打扫。2.为了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颇”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
3、,当然会见到许多变化,但他说“美丽并没有改变”,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说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同时,也许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这种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课堂小结: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