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A版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苏武牧羊第八单元 阅读语文A版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历史故事课文导入苏武牧羊。语文A版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苏武简介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官。语文A版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背景介绍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语文A版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生词学习匈奴(xing)单于(chn)刑罚(xng)旌节(jng)玷污(din)地窖(jio
2、)毡帽(zhn)羊羔(go)语文A版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1)谁知道文中苏武的身份是?(使臣)。(2)你怎么知道的?课文第一小节有没有介绍?(课文第一小节有一句话说明了苏武的身份: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节交给他。)学习课文语文A版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理解旌节旌节,古代指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后借以泛指信符。唐制中,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行则建节,树六纛。亦借指节度使、军权。“旌节”是相当重要的,它还代表国家。正因为这样苏武对待旌节的态度是恭恭敬敬的。语文A版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能用上“因为所以”这组关联词来读一读这句话吗?(因为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
3、,所以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从你的表情我感受到你已经真正理解了“恭恭敬敬”的含义了。学习课文苏武恭恭敬敬地接过旌节离开了长安。然而当他回到长安时,已经过了整整19年。苏武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揣着脱光了毛的旌节语文A版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1)了解苏武在匈奴的遭遇:让我们读读课文25小节,了解苏武出使匈奴时的遭遇。(当匈奴王说苏武参与谋乱,要治他罪时,苏武宁死不屈,抽刀自尽;当卫律来劝苏武投降的时候,苏武怒目圆睁,大声骂他;当匈奴王让苏武去北海牧羊时,苏武心坚如铁、毫不动摇。)(2)了解苏武牧羊的内容,感受苏武“心坚如铁,毫不动摇”的爱国之心。体会课文语文A版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1、学习第2和第3小节。(1)受尽折磨而丝毫不向敌人屈服,这是什么?这就是心坚如铁、毫不动摇的表现;这就是有气节的表现。课文第五小节通过对苏武荒漠牧羊的行为的描写来赞颂了苏武的气节课文第二第三小节也向我们展示了苏武心坚如铁毫不动摇的气节。体会课文语文A版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困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苏武正是用他的坚贞不屈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也向我们诠释孟子的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全文总结语文A版出版社 五年级|下册布置作业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