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运动速率越大,电流就越大B.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C.导体中无电流的原因是其内部没有了自由电荷D.导体中的电流,一定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解析 电子运动速率大,电流不一定大,故A错误;电流的定义为电荷量与时间的比值,如果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则电流越大,故B正确;导体中无电流时,内部依然有自由电荷,故C错误;导体中的电流不一定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也可能
2、是其他带电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选项D错误.答案 B2.小明家安装一路专线为额定电流为6.8 A的空调供电,用的铜导线长50 m,横截面积为2.5 mm2,已知铜的电阻率为1.710-8 m,如果空调能够正常工作,这段导线上损失的电压最接近()A.1.2 VB.2.3 VC.12 VD.23 V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得导线的电阻为R= =0.34 ,则正常工作时在这段导线上损失的电压为U=IR=6.80.34 V=2.3 V,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 B3.R1=10 ,R2=20 ,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 A,R2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10 V.若将它们串联,加在它们两端的最大电压可以
3、是()A.45 VB.5 VC.25 VD.15 V解析 本题中R1、R2串联,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 A,经计算,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仅为0.5 A,则通过串联电路的最大电流以最小的为准,从而求得加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是15 V,故选D.答案 D4.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段(曲线)所示,关于该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点的电阻为12 B.B点的电阻为40 C.从A到B该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 D.从A到B该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9 解析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B点的电阻为RB= =40 ,故B正确,A错误;根据欧姆定律可得A点的电阻为RA= =30 ,
4、则两点间的电阻改变了(40-30) =10 ,故C、D错误.答案 B5.电阻R1=10 ,电阻R2=20 ,电阻R3=30 ,将R1与R2串联后再与R3并联,两端加上30 V的电压,则此时流过R2的电流大小为()A.1 AB.2 AC.3 AD.4 A解析 R1与R2串联后总电阻为30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此时流过R2的电流为1 A,故选A.答案 A6.如图所示,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开关S闭合前流过R2的电流为I,则S闭合后流过R2的电流大小为()A.IB.IC.ID.I解析 S闭合前,流过R2的电流I=,S闭合后,流过R2的电流I=I,A、B、D错误,C正
5、确.答案 C7.电路中,每分钟有61013个自由电子通过横截面积为0.6410-6 m2的导线,那么电路中的电流是()A.0.016 mAB.1.6 mAC.0.16 AD.16 A解析 电流的大小是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即I= A=0.16 A,故选C.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装原理为并联电阻能增大通过G的电流B.改装成电流表后,表头G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并不改变C.改装后
6、,表头G自身的电阻减小了D.改装后使用时,表头G本身并不改变,整个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增大了解析 把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时,只是并联了一个分流电阻,使整体并联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增大,但表头的各特征量都不变.故B、D正确,A、C错误.答案 BD9.右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部分电路,开关先后接通a和b时,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那么()A.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aB.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bC.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aD.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b解析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则电流表分压比较明显,
7、应使用电流表外接法,故A正确;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则电压表分流较大,应使用电流表内接法,故D正确.答案 AD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ab为输入端,AB为输出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央,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空载时输出电压UAB=B.当AB间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UABC.AB间的负载R越大,UAB越接近D.AB间的负载R越小,UAB越接近解析 空载时,AB间的电压为总电压的一半,即UAB=,A正确;当AB间接上负载R后,R与滑动变阻器的下半部分并联,并联电阻小于滑动变阻器总阻值的一半,故输出电压UAB,R越大,并联电阻越接近于滑动变阻器总阻值的一半,UAB也就越接近
8、,R越小,并联电阻越小,UAB就越小于,B、C正确,D错误.答案 AB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7分)一只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5 ,现用下面给出的器材测量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压为12 V的电源;最大阻值为5 的滑动变阻器;内阻约为1 的电流表;内阻约为10 k的电压表;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电流表应采用(选填“内接”或“外接”)法.滑动变阻器应采用(选填“分压式”或“限流式”)接法.(2)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尽量减小实验误差).解析 (1)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5 ,而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分别约为1 和10 k,满足R
9、VRx,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实验中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仅为5 ,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2)电路图如图所示.答案 (1)外接分压式(2)见解析图12.(9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 的电阻Rx的阻值.(1)现有直流电源(电压为4 V)、滑动变阻器(050 ,额定电流2 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A.电流表(03 A,内阻约0.025 )B.电流表(00.6 A,内阻约0.125 )C.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D.电压表(015 V,内阻约15 k)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实验电路应采用图(选填“甲”或“乙”).(2)图丙是测
10、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1)中所选的电路补充完成图丙中实物间的连线.丙(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丁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x= .(保留2位有效数字)丁(4)若在(1)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若在(1)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x的电流值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x的电流值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x两端的电压值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x两端的电压值解析 (1)为了减小误差,电压表应选C,因此通过被测电阻Rx的最大电流约为Im= A=0.6 A,故电
11、流表应选B.本题测的是一个小电阻,即,所以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采用图甲.(2)电路连接如图所示.(3)由题图中可读出电流表的读数为0.50 A,电压表的读数为2.60 V,故Rx=5.2 .(4)甲中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即电流表的测量值大于流经Rx的电流值;乙中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即电压表的测量值大于Rx两端的电压值.答案 (1)BC甲(2)见解析图(3)5.2(4)BD13.(10分)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满偏电流为Ig=1 mA,内阻Rg=100 ,用它改装为有5 V和50 V两种量程的电压表,R1、R2的阻值各为多大?解析 当公共端与5 V端接入被
12、测电路时,量程为U1=5 V,当公共端与50 V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2=50 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可知R1=-Rg=-100 =4 900 =4.9 kR2=-Rg=-100 =49 900 =49.9 k.答案 4.9 k49.9 k14.(1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0 ,R2=4 ,R3=6 ,R4=3 ,U=2.4 V.(1)在ab间接一个理想电压表,它的读数是多少?(2)如果在ab间接一个理想电流表,它的读数又是多少?解析 (1)ab间接电压表,R2、R3串联,再与R1并联,此并联部分总电阻为R并=5 电路总阻值R总=R4+R并=8 I总=0.3 AU4=I总R4
13、=0.9 VU3=I总R3=0.9 VUab=U4+U3=1.8 V.(2)ab间接电流表,R3、R4并联再与R1串联,最后再与R2并联R并=2 I3= A=0.07 AI2=0.6 AIab=I2+I3=0.67 A.答案 (1)1.8 V(2)0.67 A15.(16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为U=6 V,R1=2 ,R2=3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5 ,小灯泡的电阻为10 ,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触头P在R上滑动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范围是多少?解析 当P在最上端时,电路的电阻最小,此时Rmin=R1+R2+ Imax= A=0.72 A电压表示数Umax=Imax=0.72 V=2.4 V当P在最下端时,电路的电阻最大Rmax=R1+R2+R=10 Imin= A=0.6 A电压表示数最小,Umin=0所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60.72 A,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2.4 V.答案 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60.72 A,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2.4 V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