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数学2019-2019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质量分析本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已经出来了,两个班考试的基本情况分别是:二一班全班有60人,参评60人,平均分88.8,优秀率83.33%、及格率95%,80分以上有50人,不及格3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53分;二二班全班有62人,参评62人,平均分89.5,优秀率88.71%、及格率96.77%,80分以上有55人,不及格2人,最高分99分,最低分15分。从以上情况可以得知:本次考试试卷比较基础,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下面做具体剖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两个班的人数都是60左右,属于大班额,较难管理。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高,能较好地完成
2、学习任务。但有个别学生非常贪玩,上课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自觉性特别差,只要老师和家长一放松,成绩就退步特别大。有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上课讲的内容听不懂,经常开小差,导致作业不能及时上交,做题速度慢,书写不规范,学习基础薄弱,成绩不理想。 二、命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内容主要是数学书前46页的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和图形的运动。基本题型有我会填、选一选、计算、数据收集整理、解决问题等。本张试卷试题基础灵活,紧扣课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本张试卷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所占分值是85分左右,大部分题型都是根据课本上的题改编的。试卷还侧重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比如填空题的第5小题:都可以用(
3、 )这句乘法口诀来进行计算。很多学生没有看到括号后面的话,填成乘法或除法了,还有的学生不知道这个空里填什么;选择题的第3小题:下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有的学生选的是轴对称图形。本张试卷比题型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比平时测试的高一点。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对填空题的第2、3、6、7、8小题,选择题的第1、2、4题,计算题的第1小题,看图列式计算,第五大题的第3、4小题,解决问题的第1小题、第2小题的第(1)题、第3小题的第(1)小题掌握的比较好。主要原因是这些题型比较基础,平时训练的比较多;还有就是平时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只要细心,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失分。 填空题的第
4、1小题:仍有5、6个学生不会读除法算式,或个别字不会写,或乘法口诀不熟练导致算错。第4小题:90%以上的学生不会书写“旋转”和“平移”这几个字。第5小题:20%的学生没有看见最后一句话,审题不全面。第9小题的第(3)题:10%的学生觉得全校选这种颜色的校服合适,不理解一个班不可以代表全校。 选择题的第3小题,选择不是轴对称的图形,有10%的学生选择的是轴对称的图形,说明很多学生没有审准题意。 计算题的第2小题,在里填上适合的数。其中5=5这道题错的最多,50%的学生填成了1,说明学生不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第五大题数据的收集整理,有的学生没有数对用“正”字记录的票数,导致第2题计算
5、总人数的时候出错。 解决问题的第2题的第(2)题:8朵小花,拿走2朵,还剩几朵?有13%的学生列成了除法算式,说明学生将除法和减法搞混了,不理解除法的具体意义,不知道什么时候用除法,什么时候用减法。第3小题的第(2)题:买一个篮球的钱可以买几个羽毛球?有的学生列成了乘法算式,说明学生不理解这道题的含义。第(3)题: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有的学生没有提问题,直接列算式写答,有的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与解答的算式不一致。说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四、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2.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紧扣课本,把课本上的题练会
6、、练熟,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3.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尤其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4.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知
7、识的结果的教学,更要注重解题方法和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多说、多表达。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
8、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5.在教学中可以边讲新课边复习旧知,及时进行巩固。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