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生字词,指导书写“博、诞”二字,理解重点词语。3、理清课文的脉络,学会概括段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重难点: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学会概括段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2、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预设:如果说到人物,请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出示图,这就是谈迁!这是一位名垂青史的老人!让我们亲切地叫一声他的名字。如果说到国榷,榷字有点难写,谁能把它写在黑板上。出示图,介绍文中的编年史。3、再读课题质疑,师对问题加以整理。三、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朗读课文,思考以上两
2、个问题?读的时候再把字音读读准,句子读读顺。2、学生自读课文后检读课文。3、第一小节(1)谈迁的信念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出示句子,齐读。“博览群书”是什么意思?影响你理解这个词语意思的是哪个字?博:广泛、多。对,解决它,整个词的意思就好说了,说说看呢?这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先理解词中的关键字后,整个词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指导书写博,它还能换哪些偏旁?(搏膊薄等)再齐读谈迁的信念。用几个字来概括这几句话。(立志编史)(2)谈迁是怎样编写这部明史的呢?指读第1小节。正音。(3)再用几个字概括后几句话的意思。(终于完成)4、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哪个小节写的,指读第2小节。(1)正音:挣
3、,挣脱是表示摆脱的意思,这个读音我们还可以组词。这也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读作,组词。(2)找出具体写厄运的句子。并出示:可是下落不明。齐读。家徒四壁是什么意思呢?联系句子看看它是形容什么的呢?家里穷得怎样了?所以徒的意思是只有、仅有。重点字徒的意思知道了,那么家徒四壁的意思就是(太穷了)说太穷还可以是一贫徒字让我想到了一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儿的徒是“白白,空“的意思,可不一样呀。那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看,理解了重点字,还能帮我们理解诗意呢!真得好好学习这种方法。(3)先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小节的意思。再把它概括成前面小标题的形式。5、厄运没有打垮谈迁,他开始第二次编写国榷,指读第3
4、小节。正音。(1)读完这一小节,我发现文中好多四字词语,来看这些,出示: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奋笔疾书自由读一读,从中找出一个不是同类的词语?理由?(2)一袭破衫是什么意思?根据刚才的方法,你觉得先理解哪个字?袭在这里你猜是什么意思?那一袭破衫是指(3)其他的四个词语都表示谈迁的做法。谈迁广泛搜集什么?什么是“逸闻”?(世人不大知道的传闻,一般还未正式记载)正因为指世人不大知道,所以才要广泛搜集。奋笔疾书是什么意思呢?同样,先来看疾的意思。出示练习,那是疾在字典上的意思,根据词语选择正确意思。知道了疾的意思,那整个词语的意思呢?(4)也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小节的意思,并写成小标题的形式。
5、(5)一部史书就这样诞生了,范写诞,提醒内部。6、最后一小节一起读,正音。(1)这小节中有两个词语特别有意思,还是一对近义词,能找出来吗?出示:崎岖坎坷你发现哪里特别了吗?崎岖都是山,表示山路不平,很难通过。坎坷都是土,表示道路高低不平。两个词语都比喻生活处境艰难、不顺心。(2)像这样特点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3)齐读,注意这两个词语。(4)还有一对反义词,发现没?希望-绝望(5)这一小节写了什么呢?四、概括内容1、知道了每个小节的意思,我们一般怎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赶紧试试。2、除此之外,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根据课题,加上人物,加上前因后果,试试看呢?这个方法叫课题联想法3、把课文的主
6、要内容写在课堂练习纸上。五、总结延伸1、表扬上课表现好的学生。2、时间飞逝,快下课了,老师和大家分享一首歌,边听边注意看歌词。(从头再来)3、“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年近60的谈迁重写国榷,在给我们留下史书的同时还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呢?下节语文课老师会和你们一起研究。板书设计: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立志编史终于完成书稿被偷重新撰写不懈努力新书诞生信念不垮希望永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囯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坚不可摧、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对于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以课题作为线索,展开全文的教学。文章的题目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这就像一条线,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厄运”展开质疑:什么叫厄运,在本课中厄运指什么?从而引入教学。二、引导学生逐段读课文,把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流利。读的形式多样化。读时相机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指导书写“博、诞”等字。三、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各段内容。四、最后用段意合并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教学条理清楚,层次性强。当然在我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例如引导学生质疑花时过多。多媒体运用不够熟练等等。以上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