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869KB ,
资源ID:18684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8684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课时跟踪: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课时跟踪:模块1 第3单元 第11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

1、一、选择题1(2019届山东德州一模)1834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提出,清政府“在思想上极为愚蠢而且在道德上极为堕落,梦想他们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民族,完全不了解国际法的原理和实践,所以该政府不能够由文明国家按照它们中间所公认的和实行的那些规则加以处理或对待”。该言论旨在()A为发动对华侵略辩解B联合欧美列强威胁中国C向中国要求平等权利D指责晚清政府保守落后解析:选A根据材料“所以该政府不能够由文明国家按照它们中间所公认的和实行的那些规则加以处理或对待”可知,该言论是对清朝政府的一种批判和污蔑,旨在为发动对华侵略辩解,故A项正确。2(2019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起点考试)南京条约签订以

2、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A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B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C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D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解析:选B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该条约危害性很大,故A项错误;据材料“协定后的关税税率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并未意识到关税需要与英国商定不符合国际公法,故B项正确;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主权,而清政府却“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清政府没有主

3、权意识,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清政府不谙熟国际公法,而不是强调提高中国关税收入,故D项错误。3(2019届山东滨州二模)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陆续设立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由地方要员兼任,负责南北的交涉通商、海防交通等。后来南洋大臣成为湘系的禁脔,北洋大臣成为淮系的专设交椅。这反映出()A清廷抛弃天朝上国的腐朽观念B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C清政府已具备完善的外交机构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清政府仍由地方官员办理对外交涉事务,这体现出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后来南洋大臣成为湘系的禁脔,北洋大臣成为淮系的专设交椅”可知,南北洋大臣的

4、职位由湘系和淮系势力垄断,这反映出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减弱,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清政府仍由地方官员办理对外交涉事务,外交机构并不完善,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涉及的是清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这属于内政问题,与半殖民地化无关,故D项错误。4(2019届四川教考联盟二诊)下图中所示现象()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A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在继续实施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成效显著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解析:选B1842年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表明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总值经历了由增长到降低的变化,这与英国

5、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的要求不相适应,英国总结原因时认为是由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不足,所以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B项正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故D项错误。5(2019届宁夏银川二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提出“外敦信睦”的方针,曾国藩更是主张严格遵守条约,此后清廷“无一事无一时不守条约”。这反映了清廷()A天朝体系开始崩溃 B半殖民地化的完成C传统夷夏观有所改变 D谙熟国际外交规则解析:选C无法据材料得出天朝体系开始崩溃,故A项错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八国联军侵华

6、战争后,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奕提出外敦信睦的方针,曾国藩更是主张严格遵守条约”可以看出,晚清政府受西方外交的影响,传统夷夏观有所改变,故C项正确;谙熟国际外交规则不符合史实,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6(2019届广东一模)1876年,中日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对答1森: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对答2森: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李:高丽诸国此是外藩,为外属,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综合上述材料可知()A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B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C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

7、护宗藩关系D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解析:选C甲午战争的诱因是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可知,日本运用国家实力挑战条约、公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高丽诸国此是外藩”可知,清政府运用条约体系维护中朝的宗藩关系,故C项正确;D项用观念的对立掩盖了日本侵略扩张的事实,故D项错误。7(2020届河南天一大联考)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下令:“私购米粮出洋,本为条约所禁。现闻日本有在上海等处买米之说,著严饬江海关道认真稽查,严禁内地米粮,一概不准出洋。”由此可知,清政府的“禁米出洋”()A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B

8、恪守了传统的战争策略C配合了对日战争的需要 D缺乏对国际法规的运用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爆发后,由于日本在上海购买米粮,清政府严禁内地米粮外销,通过“禁米出洋”配合对日战争,故C项正确。8(2019届山东日照校际联合检测)1894年9月,北洋水师“经远舰”在黄海大战中沉没于辽宁庄河海域。2018年9月,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现的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被推测为海战前紧急添置,这反映了清廷为战争做了一定准备。这表明()A考古发掘的史料最为真实可信B史料的丰富促进史学研究发展C真实的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D主观意愿会导致研究出现偏差解析:选B考古发

9、掘的史料更为真实可信,但其可靠性也有待考证,故A项错误;考古发掘丰富了史料,促进史学研究发展,故B项正确;并非所有的历史都可以通过新史料的发现加以证实,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主观意愿对历史研究的影响,故D项错误。9(2019届湖北武昌元月调研考试)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百姓争先恐后地应募日军的招工,盼望能获得一份差事。这直接反映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A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对日本的正确认识B人民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C自然经济瓦解背景下中国百姓生存堪忧D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解析:选B在甲午战争中,清朝百姓期望在日军军营中找到差事,这说明清朝人民普遍缺乏民族国家观念

10、和国民意识,故B项正确。10(2019届四川德阳三模)1895年之前,台湾已有诗社,但为数不多。1895年后,或是“前清遗儒,学非所用”,故“相率为诗”,或是“省籍人士,未忍汉学废坠,提倡诗学”,于是“诗社继立,遂风靡全岛矣”,最多时竟有300余个。诗社的盛行反映出()A日本对台湾实施同化政策B台湾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C诗歌成为民众反日的载体D传统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解析:选D诗社传播的是汉学,故A项错误;传承中华文化不能体现出民族意识的觉醒,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诗歌的内容是反日,故C项错误;诗社传播的是汉学,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故D项正确。11(2019届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

11、测试)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全体共识C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的工具D西式服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解析:选A材料“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反映了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故A项正确;“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全体共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C项错误;“西式服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12(2020届江西南昌摸底)法国媒

12、体曾刊登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行抢都是替教士们干的。我们进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我们背着运到北堂去了”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A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B导致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使列强获得京津地区驻军权解析:选D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获得了京津地区驻军权,故D项正确;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故B项错误;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

13、订后,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后果严重,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很多国人都认为清朝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避免英吉利强盗的来袭,但是当我们翻开史料一看,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双方的战意其实都不高,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摘编自弗里曼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材料二申报在1894年7月11日发表了一篇战必胜说的文章,“况今者日人于天时地利人和一无所得,我中国则守战和三者俱可操纵自如而又万众同仇,义形于色,虽当政

14、者老成持重似不肯轻启兵端而民间谈及日人辄裂眦咬牙,大有欲得而甘心之意,尚何有所畏忌而让日人以争先战”。摘编自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国运之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必胜说认为中国必胜的原因,并分析中日这场战争对国运的影响。解析:第(1)问,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主权和经济等方面造成的危害进行阐述。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二“天时地利人和一无所得”“我中国则守战和三者俱可操纵自如而又万众同仇”中归纳出中国必胜的原因是日本天时、地利、人和一无所得,而清政府守战和操纵自如,万众同仇。第二小问“影响”,从

15、我国社会性质、民族觉醒、瓜分狂潮、经济发展等方面阐述。答案:(1)说明: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各种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原因:日本天时、地利、人和一无所得;清政府守战和操纵自如,万众同仇。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促使中华民族日渐觉醒,刺激了西方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日本走向了疯狂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作为历史事件的义和团义和团大多数是本地人,在反教和排外活动中,他们不愿冒险远离家乡。1900年初,情况尤其如此,当时义和团的行

16、动主要是在农村地区毁教堂(通常是放火)和抢掠教民的家产。然而,从5月份开始,这种模式发生了变化,义和团运动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大规模地开展起来,义和团的行动由单纯的反教演变为广泛的排外。作为历史经历的义和团曾目睹天津义和团怪异举止的管鹤描述道:“有闭目缓行者;有目不斜视、端步前行者;有数人扶持一人者;有两人掖一人且斜步如醉酒者;有持大刀乱舞、行人躲避不及者;有数人持枪刀、鱼贯行动者纷纷扰扰,无复人状。”作为历史解读的义和团1924年,陈独秀在向导杂志上刊文指出:“义和团诚然不免顽旧迷信而且野蛮,然而全世界(中国当然也在其内)都还在顽旧迷信野蛮的状态中,何能独责义和团,更何能独责含有民族反抗运动意义

17、的义和团!与其憎恶当年排外的义和团之野蛮,我们宁憎恶现在媚外的军阀、官僚、奸商、大学教授、新闻记者之文明!”以上材料均据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整理根据材料,围绕历史研究中史料运用应坚持的原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论题鲜明,论据结合材料并运用合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三则史料中关于义和团运动的不同描述,认识叙述者的身份或立场,进而运用全面的或辩证的史学研究方法进行论述。答案:示例论题:历史研究应注意史料的“多样性”原则。阐述:多样性的史料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实”。材料中提供了义和团运动三个不同角度的史料:“作为历史事件的义和团”是

18、研究者叙述的史料,简要介绍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状况;“作为历史经历的义和团”是亲历者的记述,描述了义和团员的举止;而“作为历史解读的义和团”则是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政治人物的“褒扬”,蕴涵着时代的需要。三段史料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历程与历史特征农民阶级的局限及其民族抗争精神。单独运用上述史料之一,可能造成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有失偏颇。唯物史观认为,研究历史事件应作全面、辩证的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研究中注意史料的“多样性”。其他论题示例:可以关注史料的自身特征,如“史料的选取应遵循科学性(或典型性、针对性、适量性、系统性等)原则”“历史研究应注重一手资料的使用”等;可以强调唯物史观,如“历史研究应注重对史料的批判性使用”“运用不同史料作辩证分析”等;可以强调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如“史料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对历史研究的影响”“史料运用对历史真实的参照作用”“运用史料客观描述史实”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