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读后感1.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和目的。2.通过习作,进一步提高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3.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4.能读懂原文的意思,联系实际,叙议结合,着重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学习目标就课文或读过的其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文题展示写作指导1审题立意。(1)要读懂原文。读后感所谈的感受是由所读的作品引发出来的,能否引发感受、体会,都取决于是否读懂了原文,对原文的理解是否深刻。(2)要联系实际谈感想。写读后感,重点要落在“感”上,不能写成原文内容概要。文章什么地方使你有感受、有体会,都可以作为选择点。2素材选择。这次作文主要是围绕本单元课文或同主题文章写读后感,所以只要是与爱国、革命
2、英雄、中国过去所遭受的侵略与屈辱等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写。3写作手法。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适当引用其他相关的资料。另外还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4谋篇布局。一般情况下,写读后感应做到:“紧扣原文,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联系实际,突出情感”,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叙议结合,以感为主”,突出感受,畅谈想法和体会。行文的结构一般为:开头:可以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中间:主要写两点亮明基本观点;围绕基
3、本观点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写出真情实感。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结尾力求精练,首尾呼应,突出感受,尽量点题,要略写。读最后一分钟有感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后,我感到深深的惋惜与无比的激动。在课文最后一分钟中,作者倾述了在香港回归祖国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的特殊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无比激动的情感和香港回归祖国后的衷心祝福。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构想。根据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并设特别行政区。范文评点1997年7月1日,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
4、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课文中的“那深入骨髓的伤痕”是指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鸦片战争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中国的土地被他国强行霸占,文中的“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正是指当时那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下的三大不合法条约,香港因而被迫分割,陷入了被侵略者统治的境地。它多年饱经风雨、饱受侮辱,远离祖国母亲的怀抱,而现在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这怎能不让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欢欣鼓舞呢?当香港回归祖国时,千千万万华夏儿女一起聆听这最后一刻的风雨归程,感受香港回归祖国前最后一分钟的无比激动的心情,并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我
5、通过许多资料与最后一分钟里的一些语句,充分体会到了当时亿万群众的激动心情。那一幅幅庄严雄壮、激动人心的画面,永远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被人欺压的历史永远也不会重返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朝着繁荣、富强的目标前进,一个强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读罢本文,我内心涌动着无比强烈的爱国情感,真心地祝福中国越来越强大,祝愿香港这颗东方明珠发出更璀璨的光芒!点评:最后一分钟给小作者带来的是感动、震撼、反思和珍惜。小作者将阅读作品的体会与回归背景的展现、历史材料的回顾和对当下祖国强大繁荣的感受融为一体,使“读”和“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地写出了自己读文后的感受。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