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银河【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课文和借助拼音认识9个生字。2使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3通过学文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习惯并且较容易随文识字,教学时,应有重点的采用多种有效有趣的方法强化识字。 3学生朗读技能技巧还欠缺,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想象,由内心情感的诱导而自发地配以动作朗读,【教学重点】1、认识课文中的9个生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作者向银河提了哪些问题。【教学难点】1、结合课文内容,大胆展开想像。2、有感情地朗读每个小节中的问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2、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认识“河”,引入对银河介绍。孩子们,丁丁和冬冬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老朋友“河”, 他是谁呢?一提到河,孩子们马上会想到河里的水草呀、鱼虾呀等,可是,今天丁丁和冬冬要带大家去看一条不一样的河(课件出示银河图)看,在夏日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就能看见一条白茫茫发着银光的光带,好像天上的一条河流,人们就叫它银河。(拿出“银”字)这个字是个生字,孩子们是怎么认识的呢?(生答完后教师再次泛读“银”字,并指名来读,最后将词组“银河”连读读两遍。)2、聆听朗读,导入新课学习。丁丁和冬冬可好奇了,他们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问银河呢,他们把提出的问题连成了一首小诗,你们想知道他
3、们问了些什么吗?那好,请你们闭上眼睛来听听吧(听读录音)!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问银河。(板书“问)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1、引读:请你们跟老师一起学着丁丁和冬冬的样子问一问银河,好吗?(出示课文内容,老师带领学生读课文)2、好,下面请小朋友自己试着在小组内读一读,读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读准生字的字音,把句子读通顺,二是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读不准、读不好的,可以通过小组帮忙来解决。现在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学得最好。3、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效果。(1)巩固生字词。孩子们,银河如此美,可我们为什么去不了他那儿呢?哦,原来有这么多的小星星拦住了我们的去路,如果我们把这些拦路
4、虎解决了,那我们就可以去和银河姐姐玩了,你们有信心吗?太好了,那我们就来玩摘星星的游戏吧(课件展示:摘星星)。认读生字、生词(采用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老师觉得小朋友们第一次能读得这么棒,真了不起!不过,老师这里还有几个星宝宝呢,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2)分小节朗读。a、教师以提问形式引出第一节,然后让孩子们来摘星星,指名读第二节、第三节,随机教学“田螺”, 出示田螺图片(带“田螺”字样),让孩子们观察田螺的外壳,然后讲述:田螺身体上被一层硬壳裹住,这就是它的衣服(同时展示“硬壳衣服”,让学生多读几遍。“这就是穿着硬壳衣服的田螺,孩子们,这些淘气的词语宝宝放到课文里,你们能
5、不能把他读得更准确更流利呢?然后出示词语“小虾”、“硬壳”、“胡子”三个词语,开火车读。b、反复练读,通文顺字。这一节孩子们读得很好,那么第三个星星谁来摘呢?(展示第四节,先齐读,再分组读)紧接着,展示第五节(指名读,让学生评价),读完直接展示第六节,让喜欢读的孩子都来一起读。(3)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过度:孩子们把每一节都读好了,那么把整篇课文连起来能读好吗?那好,你们就来试试哦。(齐读)过度:孩子们读得真好啊,你看,天空的星星也在夸你们呢!让我们大家唱起儿歌小星星,和他们一起来分享此刻的快乐吧!4、课间律动:师生边唱小星星边跳舞。三、感情朗读,理解感悟。1、自读课文,找出问句。过度:
6、孩子们,分享完快乐,我们再来读课文,看看丁丁和冬冬面对这条闪闪的银河,到底向银河提出了哪些问题?自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2、汇报交流,指导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在读书中感悟,在读书中探究。如: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分组读等,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把问句读好)3、指导背诵。出示整篇课文,观察各小节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二至五节每节第一句话都相同,这样背诵起来就容易些了。然后给学生足够的背诵时间,让他们自由背诵,最后来检查背诵效果。(你们背得好了,老师会带你们到太空游玩,想不想去?那好,老师看看哪位小朋友背诵得最快。)老师知道,聪明的你们可能已经能够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了,谁想来试试呢
7、?4、激发兴趣,组织教学。孩子们,你们今天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下面就让老师带你们去太空游玩吧!想去的孩子就站起来,撑开我们的翅膀,准备好,紧跟着老师一起飞翔吧(播放视频,适当时,老师加以解说孩子们,抓紧喽!哇,我们看到地球啦,准备着陆)“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
8、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四、展开想象,学习提问1、好玩吗,孩子们?可惜的是,这是白天呀,我们去了一趟太空,也没看见银河的样子。那么,银河那里到底会有些什么呢?现在,请你们也学着丁丁和冬冬的样子来问一问,好吗? (指导用诗的语言提问)“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
9、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出示课文句式)“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里有没有?有没有?”2、评出优秀“小诗人”。五、再读课文,抒发情感。孩子们,如此美的银河,总会勾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你们刚才提的问题,有些连老师都回答不了,这要等你们长大了,坐上宇宙飞船亲自去银河看看喽!好,现在回过头来,再读一遍课文,把我们对银河的赞美与向往用我们的声音表达出来吧!六、布置作业,结束本课。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向银河问了不少问题,如果你们能像丁丁冬冬一样把自己提出的问题也连成一首小诗,那你就是真正的小诗人啦!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成果,分享你的快乐,好吗?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