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材分析一、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二、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三、本文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学情分析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2学习
2、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二、能力训练目标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2-教学重点和难点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3-一.导入新课二.了解作者(知人)三.了解背景(论世)四.请学生听朗诵带,注意字词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3、五.理出心情(披情)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散文荷塘月色。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1927 年 7 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情)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景)第三部分学生听朗诵带,注意字词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4、。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1.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情发展变化的语句。2.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教师归纳教师总结教师归纳总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4-荷塘月色板书设计荷塘月色一.导入新课二.了解作者(知人)三.了解背景(论世)四.请学生听朗诵带,注意字词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五.理出心情(披情)六.领会意境(入境)的郁闷心情的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绿,领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绿中的思想感情,并与荷塘月色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比较。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教学反思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于通过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鉴赏作者的景物描写,要善于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点,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