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848746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对应学生用书第128页)考点1 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表现近代男子通常服饰是长袍马褂;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大为流行女子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改良后的旗袍受到欢迎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民众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主要颜色改革开放后对服饰的要求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2、;根据自身选择服饰特别提醒近现代服饰变化的阶段特征(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西服、中山装、新式旗袍等并存于世,体现出中西合璧、土洋并存和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的趋势。(2)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苏式服装和军装的流行,说明了受政治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衣着朴素,封闭性强。(3)第三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冷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中餐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在近代形成。2西餐(1)传入: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2)特点: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都与中餐存在明显的区别

3、。(3)影响: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三、居室建筑的演进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2近代以来(1)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以“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命名的新式住宅。特别提醒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规律(1)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2)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3)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4)变化的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特色。四、习俗风尚的变革1

4、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2表现(1)婚俗清末民初:一批青年男女开始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2)丧礼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出现新式丧礼。新中国成立后: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3)礼仪: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在称呼上:用先生和同志取代大人和老爷。(4)其他变革:剪辫易服,迫令放足;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易误警示社会生活变迁的易错点(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2)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还

5、多次下令废除缠足。(3)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理解史料研习归纳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史料一古都北京步入民国时期第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废除帝王纪年,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历。新年伊始,依公历确立元旦,“双十节”为全国国庆日,但是双节的庆典主要流行于政界,一般民间较为冷漠。传统的春节与中秋节盛况依旧民国初年,已经出现新式婚礼,北京俗称“文明结婚”典礼仪式简单,证婚人宣布结婚者姓名,新人相对三鞠躬,交换饰物,证婚人致词颁发证书,新婚夫妇向来宾鞠躬,礼成。旧式婚礼仍然保

6、持着强大惯力,在民间流行。习五一著民国时期北京社会风俗的变迁史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民国初期北京社会风俗演变的特点。抓住史料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新式”“旧式”“传统”等词体会史料内涵,理解民国初年北京地区新旧习俗并存的特点。(2)史料二反映了天津开埠后,社会风气由“扬气”变为“洋气”,体现了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注意史料第一句话中的时

7、间背景。把握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西化、“洋气”了。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简要分析北京地区社会风俗发生变迁的背景。提示背景: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中华民国建立;经济:近代商业的出现与发展;思想文化:西方思想与生活方式的影响。(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提示原因:西方列强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史论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1)西方入侵: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习俗。(2)经济发展:在被迫

8、开放的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增多,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3)民主思想:新思想的不断传入,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得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4)政府推动:中国政府推行的各种改革,如晚清政府的“新政”、南京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措施等,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2特点(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2)从过程看:与西方侵略相伴始终。有较强的半殖民地色彩,在中西、新旧并存中出现中西合璧。(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

9、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4)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5)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A有意贬损中国人的道德水准B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C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抵触D有利于市民

10、公共意识养成D材料中的乘车规定是符合文明规范的,不是有意贬损中国人的道德水准,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这些乘车规则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故B项错误;中国传统习俗也具有讲卫生、讲礼貌的内容,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的乘车文明规范可知,这有利于市民公共道德的培养,故D项正确。21935年4月3日,“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在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57对新人结成佳偶。没过多久,汉口、北平等地纷纷效仿,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这反映出() 【导学号:62160074】A市民生活习惯日趋文明B追求自由观念深入人心C中国传统习俗逐渐消亡D政府积极推动移风易俗D婚礼仅是生活习惯的一种体现而已,不能反

11、映其全貌,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是否为自由婚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可知,仅是上海集体婚礼的开始,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可知,集体婚礼体现了一定的政府鼓励行为,故D项正确。3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实施,成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该法律的颁布()A拉开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序幕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C提高了妇女的参政和生产积极性D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C1950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已开始建立,故该法律不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序幕,故A项错误;土地改革标志着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完

12、成,故B项错误;婚姻法保障妇女的权益,从而提高了妇女的参政和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该法律的颁布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无关,故D项错误。4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女孩子不能化妆,不敢穿裙子,更不敢烫发。若要烫发,需要单位开证明,说某某同志是文艺工作者,有烫发之必要。这表明当时()A受到了苏联生活方式的影响B人们的生活物质非常短缺C“左”倾错误困扰了经济建设D人们生活受政治氛围的影响D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深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故出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束缚,与苏联的生活方式无关,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完成后,初步实现工业化,物质生活并非短缺,题干强调的是政治因素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

13、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束缚,与经济建设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考点2 雨后的春笋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的更新(1)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轮船业得以发端。(2)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2邮电通信设施的完善(1)19世纪中叶,中国还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2)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3)无线电报自1906年创设以来,也获得了一些发展。(4)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5)改

14、革开放以来,通信技术发展迅速。轻巧识记用数字法归纳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个冲击:西方三次科技革命。两个特点:半殖民地性、发展不平衡性。三种通信方式:电报、电话、互联网。四种交通工具: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二、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大众报业的发展(1)西人办报: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2)国人办报1873年,昭文新报的出版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中,中外纪闻、强学报等影响较大。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实现了专门分工。2广播(1)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2)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3年由英美报商在上海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

15、”。(3)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6年的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4)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5)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6)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改革开放以来,无线电广播日益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接受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信息服务的重要工具。3影视的普及(1)电影1896年8月,中国首次在上海放映电影。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了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段。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2)电视195

16、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1978年,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4互联网(1)互联网的兴建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截至2019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农村网民规模增速远远超过城镇。(2)影响积极: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消极:存在信任度与安全感较低、网络沉迷情况等负面影响。易误警示有关大众传媒认识几点误区(1)各种媒介都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并且共同向上发展。(2)互联网的普及

17、不但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反而出现同时向上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传统的媒介纷纷通过网络来获得读者和观众,许多有实力的传统媒介机构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以争夺网络媒介的一席之地。(3)各种媒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相互不能完全取代。理解史料研习归纳近代交通事业的曲折发展史料一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李鸿章的奏请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他们的结论是,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

18、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史料二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之一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千米,只占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运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洋务运动时期发展铁路交通的原因和艰难历程。洋务派

19、发展铁路交通是为了解决军用工业能源运输问题,而传统观念和封建顽固势力阻碍近代铁路的兴建。(2)史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修筑的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国人自建铁路长度;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分析修建唐胥铁路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近代阻碍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提示原因: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军事工业面临能源运输的困难。主要因素: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清政府顽固派的迂腐守旧和政局动荡;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特点及认识。提示特点: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兴建的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

20、国人自建的铁路;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认识: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改变落后的局面,推动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便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史论归纳全面理解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2成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2)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3)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

21、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业。(4)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轮船进入中国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是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现象表明()A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运输B外国侵略阻碍了近代交通发展C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D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D材料未体现西方国家控制了中国近代运输,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外国侵略的过程中,中国近代交通获得一定发展,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未体现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

22、速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晚清中国交通是在外国侵略的过程中发展的,说明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影响,因而发展丧失其完全独立性,故D项正确。21881年起,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认识,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开始有筹划地修建铁路。这说明()A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B近代交通日益发达便利C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D帝国主义侵华深入内地A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认识,开始有筹划地修建铁路,并没有涉及近代交通的具体状况和应用工业革命成果的速度,故

23、B、C两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帝国主义侵华深入内地的信息,故D项错误。3“自有申报以来,市肆之佣伙,多于执业之暇,手执一纸读之。阅之者尚多,销路至今未减。”由此可以说明() 【导学号:62160075】A申报在国内最畅销B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提高C报纸主要面对下层民众D申报内容通俗易懂D材料没有其他报纸与申报国内销量的比较,无法得出申报在国内最畅销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申报的销售情况,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无关,故B项错误;申报的发行是面对整个社会,不会特别面对下层民众,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市肆之佣伙,多于执业之暇,手执一纸读之”可知,下层民众能读且乐读申报,这说明申报内容通俗易懂,故D项正

24、确。4西班牙人雷玛斯于1911年6月24日在上海虹口建筑虹口大戏院,新兴的娱乐方式电影开始进入我国民间。当时上海自治公所针对电影的放映,曾公布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夜生活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

25、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B材料体现不出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对电影放映的管理办法可知既有封建保守内容,“男女观众必须分座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又有思想开放的体现,例如女子可以观看电

26、影,故B项正确;对电影放映的管理可知,旧的风俗习惯受到冲击,但不是材料的主旨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规定以夜间12点为限,不能体现人们难以接受夜生活,故D项错误。(对应学生用书第132页)20192019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卷别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全国卷2019电影发展与流通税费全国卷2019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2019改革开放以来节假日的变化全国卷2019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情分析本讲内容属于低频考点。以选择题为主,但近代社会生活的嬗变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今后的命题仍会以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立意,综合考查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高考命题

27、探究找规律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1(2019全国卷)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维新派的目的。康有为认为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故其主张易服主要是为变法营造社会氛围,故选B项。名师点拨“衣食住行”是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侧面,是教材的主干知识,透过“衣食住行”的变化,挖掘其背后的历史信息,调动和迁移所学知识来解决历史问题是高考的命题点

28、所在,复习时应重点关注。立足史料实证创设情境灵活考2(2019全国卷)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B根据材料中信息“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可知,当时上海的婚俗体现了中西习俗的融合,B项正确;材料未能体现出民众婚姻是否实现了自主,A项错误;材料中只反映出婚礼习俗的变化,并未体现出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C项错误;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

29、等方面的影响,并非受政府主导,D项错误。3(2019全国卷)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C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除A项;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排除B、D两项。名师点拨试题不拘泥于主干教材知识的具体表述,而是突破教材,从新的角度和视角重新整合相关知识,

30、灵活运用材料创建情境,搭建一个检验学生学科能力的平台。如第2题选取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史料,还原历史情境,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第3题从上海与京津放映的中外影片比例入手,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1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辫子。”据此可见()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革新与传统思想并存C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广泛D汉族的传统思想复兴B材料中“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表明革新思想,“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表明传统思想,故B项正确。2中国社会传

31、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B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D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习俗,是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3民国前期,有人曾与报人王新命谈论选女婿的标准,要求“三十岁以下,又成名又成业者,且非军人”。王回答说:“在科举已废的今天,三十岁以下能够成名成业的非军人,实不可多得。”这反映出()A科举废止导致青年入仕无门B战乱促使国人尚武精神形成C时代进步推动婚姻观念剧变D国家震荡

32、致使社会权势转移D结合题中关键信息“非军人”“实不可多得”可知,真正有权力、有地位的大多数都是军人,D项正确;A、B两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对婚姻观变化的原因分析不准确,排除。41908年3月5日,上海开出了英国人投资的第一列有轨电车。但据当时报纸记载:乃因欧化初来,风气未开,一般市民疑神疑鬼,怕上车触电多不敢坐。这主要说明() 【导学号:62160076】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B近代中国极力抵制西方工业文明C落后思想不利于先进文明的传播D上海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最深C电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近代中国极力抵制工业文明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材料“一般市民疑神

33、疑鬼,怕上车触电多不敢坐”可知,当时中国人思想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故C项正确;D项“最深”说法错误。“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34、,“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5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

35、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从材料中政

36、论性报刊所占比重大,可知报刊关注政治变革,故B项正确。以家国情怀关注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家国情怀理论阐释1家国情怀强调关注社会、关注民生(1)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鉴古而知今,读史以明智,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课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承载民族精神、养成合格公民的义务,致力于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素养的培育。(2)中国社会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衍生出了自己的一整套思维和生活方式“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把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统一起来的信念。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家国情怀强调关注国家、社会和民生

37、。2以家国情怀关注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在“家国情怀”的浸润之下,每一个公民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给予他的福祉。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无论是衣食住行、习俗风尚,还是邮电通讯、大众传媒等,都出现了新的特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清晰地反映了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进步。运用点拨1以家国情怀关注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阶段和原因(1)四个阶段: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2)五点原因:“欧风美雨”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

38、的根本原因。2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关系(1)社会史观强调一定时期的社会习俗是一定时期思想的体现。不同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一般都与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生活的冲击有关,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化影响深刻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2)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

39、地沿袭下来。3(对接高考)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无论是衣食住行、习俗风尚,还是邮电通信、大众传媒,都出现了新的特征,近几年高考加大了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命题趋向,以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生活的变迁,探究变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针对训练1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B

40、题干叙述的是新潮社个别社员的情况,不能据此就判断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也不能就此认为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故排除A、C两项;作为新式青年的新潮社社员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仍看重八字、命书,说明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故选B项;D项表述错误,故排除。2下表反映了“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出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学校地点特色中央女校北京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神州女校上海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女子法政学堂上海培养妇女参政人才、以储他日议院之选A.发展新式女子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B培养妇女技能的专业极其有限C妇女成为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D培养妇女参政已成为社会共识A本题主要考查女子学校的学科设置及其反映的问题。结合表格内容和选项信息可知,B、C、D三项都只反映了表格中的某一部分,不够全面,排除;A项叙述全面而且与表格内容吻合。第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