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一、词语解释 1、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2、仿佛:似乎、好像。3、飘洒:飘舞着落下来。 4、演奏:用乐器表演。 5、播种:播撒种子。 6、叠叠:一层一层堆起来。7、岸滩:岸和滩。滩,江河湖海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便露出的地方。 8、景象:现象,状况。课文中指瀑布落下的样子。 9、千丈青山:不是实指千丈,是形容山高。指很高的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10、仰望:抬着头向上看。 11、珍珠:某些软体动物(如蚌)的贝壳内产生的圆形颗粒,多为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是这类动物体内发生病变或外界沙粒和微生物等进入贝壳而形成的。 12、晓:早晨。 13、知:知道。 14、芦芽:芦苇
2、的幼苗。 15、欲:将要。 16、怜:爱惜。17、自由自在: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逸舒适。18、沐浴:比喻受润泽。19、浑厚:(声音)低沉有力。20、尖厉:形容声音高而刺耳。21、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 二、近义词 高兴喜悦 仿佛似乎 集合聚拢 突然忽然 飘洒飘落 品尝品味 忽然猛然 景象景观 仰望仰视 故乡故土 温驯温顺 奉献呈献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3、“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美妙美好 混合混杂 甜美甜蜜 遮蔽遮挡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知晓 怜爱 关闭 想方设法千方百计 三、反义词 高兴难过 集合分散 喜欢讨厌 仰望俯视 伟大渺
4、小 故乡异乡 温驯暴躁 奉献索取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甜美苦涩 芬芳腐臭 遮蔽显露 外内 先后 开关 出进 凉丝丝暖烘烘 想方设法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