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开的商店(习作训练) 教学目标 1、感受家乡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会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用总起分述方法介绍一个商店。教学难点:写观察所得有困难。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习作要求,感受家乡变化。 2、学会说一段总起分述的话。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2、看图讨论,学习观察。 (1)图上是一家水果店,这个殿你看了有什么印象? (2)如果要写这一家水果店,你准备写哪一方面? 给1分钟准备,同桌可讨论交换意见。(3)围绕总起句里的重点词怎样说具体呢? (4)指名说一说,集体评议。3、交流集体参观的一家小
2、店,讨论印象。1、 指导习作。读课后“要求做到”部分。学生可以写集体观察的小店,也可写书上插图中的小店。对学习好的学生可另外选材。 第2课时教学目标 1、进一步懂得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起句展开。 2、尝试自我修改作业中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教学过程 1指定学生交流。 2集体修改作文。 例(1):这家水果店真漂亮!商店虽不大,各色各样的水果可真多啊!柜台的上方吊着一串葡萄和香蕉,还有许多荔枝、桂圆也绑成一串挂在上面,还有几只苹果和菠萝吊在哪儿吸引着顾客,柜台上面有一堆西瓜,许多苹果、香蕉、桔子和梨,把小小柜台堆得满满的。 评改:中心句不明确,应去掉“真漂亮”。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
3、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例(2):新开的这家水果店非常卫生。你看营业员戴着白帽穿着白大褂准备迎接顾客,柜台用彩色瓷砖砌好,上面一点灰尘也没有。各种水果擦洗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红色苹果、黄色的香蕉让人一见就想去购买。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
5、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评改:最末一句与总起句脱离,建议删去。 3自我修改作文。 4、眷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