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汶川地震亲情感动片段5月16日下午5点,在北川县城核心现场,有一股从背后深山逃出的人流。他们的眼神充满对亲人的依恋,生怕再次分开。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半的妹妹张韩,非常吃力地走着。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万就勇敢地担负起小男子汉的责任。早上5点出发,已经走了12个小时了。小吉万说,他很爱妹妹。近3年全国各地可写“亲情类”的作文题:2011年四川卷:总有一种期待2011年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2012年江苏卷:“忧”与“爱”2013年上海卷:更重要的事品高考考生优秀作文,交流评论2009年:踮起脚尖2013年:纸梯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
2、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踮起脚尖精彩片段:动作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技巧: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恰当地抒情技巧:纸梯这篇文章感人至深,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纸梯这样一个意象,它既是具体的,我
3、们脑海里甚至能浮现出一架用纸折的梯子的形象,又是具有深意的,甚至影射了一种社会现象感情真挚,这又是该文的另一特点,将父亲对我的爱从生活的琐事中一 一渗透出来,引人共鸣。纸梯点评语:品高考考生优秀作文,交流评论2009年:踮起脚尖2013年:纸梯“文以情感人”,这两篇作文都通过生活中的琐事和真实的细节描写来表达亲情的。品说亲情、析亲情写作技法说说你所经历过的最能打动你的亲情细节阅读材料,分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篇文章,看看名家是怎样将亲情写得充分并感人的?拓展阅读,技法探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
4、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片段一朱自清背影片段二我与地坛(史铁生)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
5、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
6、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片段三 归有光项脊轩志技法小结1、抓动情点,由小事见真情;2、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3、恰当地议论抒情。写亲情 请选择四个亲情贺卡模板中的任一张在贺卡上写一段话,然后交流。牛刀小试 请以永不凋谢的花朵或偶然的发现为题,任选一个,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