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综合测试二(第二单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希腊人的国民生活中,海洋所起的作用,有了确定的形式殖民地靠近海洋,而且只有靠着海洋才能和它们的母邦往来。它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独立,以及它们本身的存在,都需要有强大的船队。”上述材料说明(B)A海外贸易是古希腊唯一的经济形式B古希腊形成典型的海洋文明C殖民地与希腊母邦形成了不同的文明类型D海洋的存在导致了古希腊的海外殖民解析:本题考查了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古希腊除了海外贸易之外,还存在不发达的农耕经济,故A项表述错误;由题目中的信息“殖民地和母邦往来”可知C项错误;古希腊海外殖民的根本原因
2、是其农耕经济的落后,故D项错误。2希腊文的“公民”(politus)一词由“城邦”(polis)一词衍生而来。对古希腊“城邦”(polis)一词的解释,更接近本质特征的是(B)A城市国家 B公民国家C独立国家 D联邦制国家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城邦体制。古希腊城邦体制下,实行民主政治,实质是公民政治,因此对“城邦”一词的本质特征的解释应该是B项。3梭伦改革的一项措施被认为“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该项改革措施应该是(A)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C设立陪审法庭 D设立四百人会议解析: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符合材料“驱走了贵族经济上
3、残酷统治的黑暗,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故A项正确;实行财产等级制是在政治上打破贵族对政权垄断,不符合材料“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故B项错误;设立陪审法庭是打破贵族对法律垄断,不符合材料“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故C项错误;设立四百人会议与材料“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不符,故D项错误。4“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的人们”被亚里士多德视为“全称公民”,而其所谓偏称公民,是指儿童和已过兵役年龄的老人。可见,亚里士多德强调了(A)A公民的参政能力 B公民年龄的限制C公民的性别歧视 D公民权必须扩大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所称的“全称公民”是指具有参与政治能力的
4、成年男性公民,而“偏称公民”则是没有参政能力的儿童和老人,所以对比两个概念可以得出,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公民的参政能力。故A项正确。公民的年龄、公民的性别、公民权的扩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C、D三项错误。5伯利克里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该制度是指古代雅典的(C)A中央集权制 B君主立宪制C直接民主制 D君主专制解析:伯利克里是古希腊伟大的政治家,古希腊的主要政体是直接民主的民主政治,故排除D,选C。古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没有采用中央集权制,排除A;古希腊雅典没有采用君主立宪制,排除B。6雅典民主制度被西方学者誉为“历史的奇迹”,公元前5世纪
5、发展到顶峰。在其顶峰时期,雅典公民不可能做的事情是(C)A参加五百人议事会 B被选举为执政官C和奴隶一道参加公民大会 D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解析:古代雅典只有公民才有政治权力,外邦人、奴隶、妇女和儿童被排除在民主政治范围之外,故C项符合题意。公民都可以参加五百人议事会、也都可能被推举为执政官以及都有对于公职人员的监督权,A、B、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7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表格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B)选项政治家主要内容主要原则A梭伦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主权B克利斯提尼实行“陶片放逐法”司法独立C克利斯提尼设立五百人议事会轮番而治D伯
6、利克里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民主监督解析:梭伦改革使得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改革一项重要的维护民主制度的措施,与司法独立无关,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五百人议事会实行抽签选举,实现了轮番而治,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有助于民主监督,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8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有法律效力”。关于对十二铜表法理解正确的是(A)A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了B习惯法被摒弃了C罗马共和国所有人都参与了立法D一经
7、制定不能随意改变解析:材料“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说明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大权的局面被打破,其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故A正确;十二铜表法是习惯法的汇编,排除B;十二铜表法是贵族与平民斗争的结果,由元老院颁布,体现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非所有人都参与立法,排除C;法律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调整,排除D。9法学总论规定:“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万民法出现于(B)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C西罗马帝国时期 D东罗马帝国时期解析:万民法是为了适应罗马帝国建立,版图不断扩大带来的各种问题而形成的,故B项正确;A
8、项在罗马帝国建立之前,万民法还未形成,故A项错误;C、D项是在罗马帝国分裂后出现的,万民法已经实行,故C、D项错误。10西塞罗说:“因为法律统治执政官,所以执政官统治人民,并且我们可以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法的执政官。”下列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B)A执政官没有实际权力 B人人都必须遵从法律C法律是压迫人民的工具 D法律可以代替执政官解析:“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法的执政官”体现出法律的权威性,就是人人必须遵从法律,B正确。雅典的执政官有一定权力,A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法律是压制人民工具,C错误。法律并不能代替执政官,D错误。11罗马法规定,在婚姻存续期间,丈
9、夫是嫁资名义上的所有人,对嫁资享有管理使用权。在离婚时,妻子享有请求返还嫁资的绝对权利。这表明罗马法(C)A促使婚姻更稳定 B以习惯法为基础C彰显了公平正义 D实现了男女平等解析:材料“妻子享有请求返还嫁资的绝对权利”强调的是罗马法注重公平注重正义,即材料说明在古代罗马法律规定具有公平正义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罗马法可以促使婚姻的稳定,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习惯法与罗马法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男女平等”。12“公元前5世纪,经过平民的长期斗争,罗马颁布了一些新的法案,其中规定贵族与平民之间缔结的婚约应是合法的。”这些新法案的制订,其目的在于(C)A健全法律体系
10、,维护贵族特权B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罗马帝国统治C缓解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D取消罗马帝国法律的阶级性解析:由题干可知,此条规定有利于平民,故A项错误;题干涉及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故B项错误,C项正确;此条规定,只是在婚姻方面做出了部分有利于平民的规定但并没有让平民取得和贵族完全一样的权益,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他担任雅典第一执政官,创立了陪审法庭,规定司法案件须由一定数目的陪审员陪审,其能杜绝徇私舞弊,使法治趋于清平。他还在贵族会议之外设四百人组成的议事会向公民大会准备提案,限制
11、贵族的权利。打一个不是十分恰当的比喻,这四百人类似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议员。材料二:刻有希腊人名的陶片实物照片材料三:古代罗马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十二铜表法(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谁?其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叫什么?他的改革有何重要影响?(6分)(2)制定“陶片放逐法”的古代雅典改革家叫什么?他的改革有何重要作用?(6分)(3)十二铜表法颁布于何时?它的颁布有何积极意义?(14分)答案:(1)梭伦。“解负令”。影响:他的改革虽然没有能够彻底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但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克利斯提尼。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
12、确立。(3)公元前449年(或答:公元前五世纪中期)。意义:它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它是罗马成文法史的起点。解析:(1)从“陪审法庭、四百人议事会”可以看出是梭伦改革,根据课本知识可以得出经济措施得出“解负令”,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影响。(2)克利斯提尼制定了“陶片放逐法”,确立了雅典民主制。(3)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时间根据课本知识就可以得到答案,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有几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
13、,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雅典还一度盘剥附属国居民甚至对盟国公民进行大屠杀。材料二: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以上材0料均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1)材料一中雅典民主存在的不足是什么?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10分)(2)与材料一相比,罗马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6分)(3)据材料一、二,概括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民主制有何共同点?(10分)答案:(1)享有民主的人数太少,外国公民和外来移民没有民主权利;窒息、限制了社会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2)罗马法对待外来民族比较开明,外来人享有一定的公民权。(3)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民主制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建立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基础之上;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解析:第(1)问,“不足”要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消极影响”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待外来民族的政策上。第(3)问要通过现象看本质,作答时要注意归纳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