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2.50KB ,
资源ID:18079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8079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找骆驼》案例与分析.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找骆驼》案例与分析.doc

1、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找骆驼案例与分析【名言启迪】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中国)清代学者 陈宪章 【理念陈述】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在2500多年前就揭示出“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可见,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才是真正的学习,学习不仅是接受,更在于思索。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

2、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同时,新课标还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明代理学家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教师要有胆识地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大胆质疑,寻求真正的理解。可以这样说,质疑是激发学生内驱力、挖掘潜在智能、增长知识的良方。【片段呈现】在学习找骆驼这篇课文时,当我讲到“至于骆驼到底往哪里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时,学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一定要沿着骆驼的脚印去找?还可以根据骆驼啃过的牙齿印或骆驼留下的米和蜜去找?”话刚一说完,马上就有学生附和着说:“是呀,是呀,为什么一定要沿

3、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面对学生的提问,我首先肯定了他的爱思考,也并不急着去解答,而是顺着他的话尾说:“是呀,我也觉得奇怪呀,为什么不按其他的特征去找,而要沿着脚印去找呢?”要不,我们来讨论一下吧,把你的高见说出来,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思维更严密一些,好吗?学生们劲头很足,摩拳擦掌的,四人一组热烈地讨论起来。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了如下结论:生1:根据牙齿印去找是不行的。因为沙漠里的树本身就不是很多,时有时无的,很快会迷失方向,再说,就算一路上能有树,等到骆驼吃饱了,它就不会再吃树叶了,所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生2:假如是根据米和蜜去找也是不行的。因为这个口袋已经破了,这么一直流的话,很快里面的米和

4、蜜就会流光了,那样骆驼也找不到的,另外沙漠里还会有大风吹来,说不定还会把米和蜜吹走的,或者把它们遮住了,还有还会引来天上的小鸟把米和蜜吃掉,所以也是不行的。生3:沿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就一定能找到了,因为沙漠里都是沙子,只要人或动物经过那里,那里就会留下脚印的,那么骆驼走道哪脚印就会到哪,所以沿着脚印找就一定能找到的。听着学生们的高见,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为他们的聪明,更为他们的细心。他们是那样的善于发现问题,同时又善于解决问题,因为期间我没有作很多的引导,这一结果的得出完全依靠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和丰富的课外知识。【案例分析】找骆驼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虽然没

5、有见过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却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指点商人找回了骆驼。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采用了悬念手法。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到在学习和生活中既要仔细观察,又要善于思考。勒内笛卡尔(著名的法国科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思故我在。”“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学习也是这样,“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我想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也许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通过这样的推理、猜测,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发散,思考问题更加全面,这时再次向学生提出: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观察,更要勤于动脑,会思考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就像美国著名画家诺曼洛克威尔说的那样:“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