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提升练习一、 读拼音,写词语。chun tng ki kn hun mn f sh hu s h hbin si qn guln chn二、 比一比,组词语。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1.那一瓶水土中()有着故乡之爱,()有妈妈的祝福,这祝福绵长悠远,一直呵护着我。2.一个人活着()为了个人,()为了祖国。造句: 四、给下面的句子排列顺序。()作文果然有了进步。()自己不动脑子,作文简直是七拼八凑。()以前,我每写一篇作文,都要先找别人的文章来参考。()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批着:“不真实,要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五、把句
2、子补充完整。1.天下兴亡,。2.人生自古谁无死,。3.,不教胡马度阴山。4.王师北定中原日,。六、课内阅读。“这是我们门口庭院里的泥土和家里的水。你没听说过吗?旅行如果生病,就是因为水土不服。带着一瓶水土,你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就不会水土不服了。”妈妈还告诉我,这是我们闽南人的传统。祖先从唐山来台湾时,人人都带着一些故乡的泥土,一点儿随身携带,一点儿放在祖厅,一点儿撒在田里。因为故乡水土的保佑,才使先人在荒蛮之地,垦出富(f)庶之乡。此后,我每次出门旅行,总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有时候在异乡的旅店,把那瓶水土拿出来端详,就觉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1.解释词语。端详: 富
3、庶: 2.为什么“我”每次出门旅行,都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3.为什么“我”觉得故乡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七、课外阅读。我要说汉语1929年,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 召开(载裁)军会议。当时会议的惯例是,发言时只允许使用英、法两种语言。中国代表团团长蒋作宾先生(题提)出,自己发言时要说汉语。他的提(议意)遭到了一些国家的(返反)对,说一是惯例不能随便改,二是中国文字(推难)懂,不易于(推难)广。对此,蒋作宾先生进行了义正词严的反驳。他说,使用英、法两种语言虽然是惯例,但这却是不公平的,因为它把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所使用的语言排除在外了,忽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国际联盟还有什么
4、意义呢?至于说汉语难懂,每个国家都以自己的语言为骄傲,认为自己的语言是最易于世界通行的。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对世界文明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只要你热爱她,你会发现她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到了中国代表发言的时候,蒋作宾庄严地走上讲台,面对世界各国代表,他神情自若,不卑(bi)不亢(kng)地用汉语进行发言。他一开口就震动了所有的代表。散会后,代表们纷纷表示在国际会议上还是第一次听到汉语,中国真了不起!从那以后,经过中国人的不懈(xi)努力,最终使汉语成为联合国正式的使用语言之一。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下面画“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一向的做法,常规。()(2)理由正
5、当充分,措词严正有力。()(3)神情脸色自然跟平常没什么不同。形容人遇事不惊,非常镇静。()3. 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蒋作宾是个怎样的人?八、习作。题目:我爱 要求:1. 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写景也可写人,也可写事。2.叙述完整,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参考答案一、传统开垦荒蛮富庶灰色呵护边塞秦国龙城二、开垦诚恳漂亮飘扬仅仅叹气呵护河水三、1.不仅还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
6、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2.不是而是示例:这支铅四、52143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
7、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五、1.匹夫有责2.留取丹心照汗青3.但使龙城飞将在4.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六、1.仔细地看。物产丰富,人口众多。2.因为这是闽南人的传统,带着一瓶水土,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故乡。而且“我”身在异乡时,端详着那瓶故乡的水土,就觉得充满了力量。3.因为这瓶水代表的是故乡,作者热爱家乡,才感觉充满力量。七、1.裁提议反难推2.惯例义正词严神情自若3.他是一个爱国的,维护国家尊严的人。八、提示:段落要清晰,语句要通顺,重点要突出,能够具体地叙述一件事,描写一处景物或一个人。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