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DAO TU CHONG WEN SUO YAO DIAN导图重温锁要点MING QUE KAO QING BU DUAN BAN明确考情补短板1选材:2019年、2020年全国三套卷以唐宋、名家非名作诗歌为主。五言、七言均有涉及。(1)题材多样化:2019年全国卷陈与义的题许道宁画是一首题画诗(山水诗),全国卷II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是一首投赠诗,全国卷刘禹锡的插田歌是一首田园诗。2020年全国卷陆龟蒙的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是一首唱和诗,全国卷II王安石的读史是一首哲理诗, 全国卷陆游的苦笋是一首托物言志诗。(2)选材暗合社会核心价值观。题许道宁画侧重于艺术欣赏,以期提
2、高考生的鉴赏能力,获得美好感受;投长沙裴侍郎侧重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引导考生要懂得感恩;插田歌表现了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相吻合。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侧重于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王安石读史诗所阐述的道理,引导考生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苦笋中体现的“对人才培养”的理念更具有现实意义。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2考点:重点考查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题目设置近三年为一选择一简答。3思想感情:命题者对表达家国情感和感慨个人身世的作品较为青睐,而格调不高、儿女情长的作品逐渐被排除在范围之外。继续聚焦立德树人,精心选择试题材料,体现社会主义核
3、心价值观,促进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传承,仍然是最高准则。【二轮复习达标】通过一轮复习来看,考生已初步掌握了古代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对考点、题型已有基本的应对之策,但是考生读不懂诗歌仍是一个棘手问题,直接影响着答题的准确性;而在各个题型的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失误,造成失分严重。故二轮复习中,应从如下两方面突破:(1)再次强化读懂诗歌的能力,进一步帮助考生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来疏通诗意。(2)针对考生失分点,逐点例析,并提出应对策略补短板。精练提分1精准判断选择题ZHEN TI KAI LU DIAN MI JIN真题开路点迷津1(2019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许道
4、宁画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表达技巧的能力。命题人把诗(词)句意思或诗(词)句中某个词语的意思予以解说,要求考生判断正误。C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
5、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答案】CGAO XIAO TU PO QIANG JI FA高效突破强技法古诗鉴赏选择题题型特点考查角度一是微观角度,考查对古代诗歌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二是宏观角度,对诗歌的主题或写法进行综合评价及赏析。考查形式4选1客观选择题。选项设置一种是对词句的理解,设误或为曲解,或为无中生有;另一种是对诗词中个别诗句技巧的赏析。设误形式形象特点概括不准;语言鉴赏不当;情感分析不当;表达技巧确认不准。古诗选择题涉猎面非常广,涉及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各个层面,实为考查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要熟知选项设置和设误形式,熟练掌
6、握读诗的正确方法,精准判断,突破诗歌选择题。一、精准判断古诗鉴赏选择题五注意诗歌鉴赏的综合选择题,考查点很细,覆盖面很广。既有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对手法、语言、情感的把握。选项在措辞上细致严谨,错误设置相对隐秘,须从整体到细节,仔细阅读,先内容后手法,逐字逐句琢磨分析,并注意如下角度:1知人。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要注意诗歌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创作倾向、作品风格特点等。除时代信息外,我国古代士子的人生之路,也有许多带有共性的地方,对其作品写作的人生阶段的把握,也能给我们提供解读诗歌内容情感的思路。2知言。古代诗歌语言“别是一家”,凝练、概括、含蓄而富有跳跃性,间或有倒装、意象铺陈等特
7、点,即所谓“诗家语”。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一扫而过,否则绝对是读不懂读不透的。由字词到句意,由句意到全诗,边读边想,力求还原诗歌画面。3知体。诗歌的体裁不同,题材不同,内容和手法也不相同。如果是写人叙事诗,则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形象性;如果是写景抒情诗,则从所写的景物入手,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4知法。对诗歌的鉴赏,除要注意正确的读诗方法,从标题到作者,从正文到注释,全面细读外,还要知道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手法、表现技巧等。5知结构。诗歌结构的不同,分析时有不同的技巧,我们要确知诗词的结构特点有哪些。律诗常见结构:四分法(一般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
8、二分法:首联和颔联是第一层,颈联和尾联是第二层;三分法:首联是第一层,颔联和颈联是第二层,尾联是第三层。绝句常见结构:一般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两句铺陈,两句议论或抒情或叙事;前三句铺陈,第四句转,揭示中心。词的常见结构,上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片抒情。二、熟知古诗鉴赏9大设误方式,识破“答题陷阱”选择题(4选1)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认真比对,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就可以顺利作答。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的
9、9大设误方式设误方式错项示例原诗错用分析判别技法1错解词语意思第六句“空复情”的意思是满满的思念之情。“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2错解诗句意思三、四句用“古树”象征着和杜甫的友情像古树一样长青。沙丘城下寄杜甫李 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三、四句只是写生活环境,句子理解有误。注意诗歌的特殊语言现象,联系语境,梳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3艺术手法辨析错误颈联写了蝉、柳这两种对秋敏感的物象,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以衬托秋天的寂寥。池上早秋白居易荷芰绿参
10、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注】公元前825年(唐宝历元年),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诗人36岁因病去职,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风干: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自己年迈体衰。潘安32岁鬓生白发,过潘二十岁,应是52岁知天命的年龄。“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错,应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本联表面是写蝉、柳,实际暗寓诗人数十年人世的沧桑之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凡是有表达技巧的选项要特别关注,要慢读细读诗句,找到切实的依据,再作判断;切不可脱离诗句而只看选项,以命题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理解,以免被命题人诱导而选错答案。4思想感情分析错误尾
11、联的“何必更愁悲”跟刘禹锡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在格调上颇为相似。“在格调上颇为相似”错,本诗悲凉甚至悲苦,“何必”又添无奈;而刘禹锡的秋词则一反前人悲秋的伤感格调,赞颂秋天的美好,两者极为不同。找诗歌中的情感词句来确定诗眼,把握诗歌感情的总基调;关注诗歌中的言行描写,体会诗中人物的心理世界,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5忽视注释致误诗歌前六句写景,在结尾抒发了对中唐衰败的惋惜之情,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忽视了注释中的“因病去职”“风干”,错解了作者的感情。诗人抒发的是“人生的黄昏将至,命运无法预料,内心忧苦”之情。作品的注释,诗前的小序,甚至标题,都是解读作品的重要信息,一定要认真审读
12、,仔细分析,不可忽视。6形象特点(或景物气氛)概括不当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清新明亮的意境。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 信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注】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意境特点“清新明亮”概括不当,应为“凄清孤寂”。深入体味写景句本身,敏锐感知并精确表达其特点或氛围;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切忌孤立理解。7典故分析错
13、误“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虽言”“定自”两个虚词却是重点,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通过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准确了解典故,是准确理解作品的前提;精读作品,在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全篇内容,找到典故内容与作品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找到二者的相似点或者相异点,才能真正理解典故的作用。注:生僻的典故一般有注释。8主旨意图理解
14、偏差“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不能回国辅政尽忠”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在解读作品时,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浮于表面、主观臆断、无中生有、脱离语境、任意阐发、模式化理解,都会使主旨意图的理解出现偏差。9语言风格表述不当常将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界定错误,比如将“清新明快”错设为“沉郁委婉”等。精准判断古诗鉴赏选择题有效解题步骤【满分攻略】 解题步骤阐释第一步: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认真审读题干,弄清楚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题干上有没有关涉诗歌具体要素的关键词;选项的信息切分,信息
15、点与四要素(内容、主题、结构和语言)及相关艺术手法的对应。细读四个选项,对每个选项做信息切分的勾画圈点,把勾画出的词语与四要素进行对应分析。第二步:运用知识作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运用前面所讲知识,结合诗歌进行解读对照比较分析:逐一比对。将选项与对应的诗句逐一比对,结合学过的诗歌鉴赏相关知识,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错误点;综合比对。把选项与选项进行综合比对,根据排除法,确定对的选项或错的选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第三步:正选排除巧妙用,确保选项得满分对四个选项要有整体意识,比如在判断D的时候,要联系A、B、C理解、判断。还要用好排除法。【典题试做】(2019长春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16、完成后面的题目。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注】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理会:通达事理。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宴集逢雨,池阁清凉,风景如画,但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C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D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诗
17、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状元支招】第一步: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宴集逢雨,池阁清凉,风景如画,但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C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D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第二步:运用知识作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选项对应的诗歌内容分析推断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寝
18、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这两句描写卫士的画戟排列如森林,内室满是燃香的芬芳,写出了刺史的尊贵和威严,结合后文“自惭”诗句来看,不是自夸,而是揭示“自惭”的原因。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宴集逢雨,池阁清凉,风景如画,但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这几句的意思是:海上忽然间起了风雨,池阁变得适意而清凉。烦热和疾病都已消散,更有嘉宾坐满在高堂。写出了宴会环境及自己久病初愈的欣喜轻松心情。C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
19、而达到忘我的境界。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结合注释,知道“理会”指通达事理,再结合“遣”“忘”等字词,基本就理解了这两句诗的内容:通晓自然之理能分辨是非,天性通达就物我两忘。D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全诗内容“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说法是对的,如“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是描写,“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是叙述,“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是议论。本诗表现了作者居安思困的襟怀。“自惭居处崇”一句是说刺史地位的尊贵,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未睹斯民康”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
20、直接的原因。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自觉地将“斯民”之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第三步:分析对比以后,得出结论D项“宠辱皆忘的态度”说法有误,“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闲适的情趣”分析错误。【答案】D【易错警示】1读不懂诗歌,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情感。2不清楚古代诗歌选择题常见设误类型,不会巧妙比对。古诗鉴赏综合选择题主要从形象、语言、内容情感、表达技巧方面设误。(1)形象画面的判断。设误类型:形象身份理解错误、形象特点概括不当、形象判断失误、形象作用分析不当、画面描绘不当、意境概括有误。考生往往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不当,对诗歌形象的意义理解不当,概括的方法不当,不知常见意象的特点,
21、造成失误。(2)鉴赏语言方面。设误类型:词句解释错误、语言风格(特色)错误。考生不会借助语境理解词句意思;不会根据诗歌语言,判断风格(特色)。(3)内容感情判断。设误类型:哀乐颠倒、对象错误、诗句理解错误。考生没有正确理解诗意,不会利用诗歌中的某些暗示性词语进行推导,造成失误。(4)考查表达技巧。设误类型:表达技巧判断错误、表达技巧的作用分析不当、相关内容联系错误等。考生对表达技巧知识积累不足,或不能理解表达技巧的特征和作用,或不能联系相关内容进行鉴赏分析,造成失误。对点训练1(2020河北衡水中学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22、。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 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军事判官。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这首诗作答。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洛阳以牡丹花著称,欧阳修写过洛阳牡丹记。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首联“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既叙写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和山城早春的景色,又抒发了自己的山居寂寞之
23、情。“春风”一句,既指山城偏远春到晚,也暗指皇恩不到。B中间两联均为写景:残雪累累、寒雷隆隆中蕴孕着勃勃生机;归雁的鸣叫唤起乡思,久病逢春,自然景物如此美好。体现了诗人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的乐观与豁达。C尾联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不须嗟”实际上是大可嗟,故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政治感悟的诗。D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这首诗不过是游戏之作。欧阳修秉承中国古典诗歌“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以“戏答”的方式表达他的怨刺,表现出诗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解析】B项,“中间两联均为写景”表达不正确。“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是写景,“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则是抒情,抒发了诗人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所以“体现了诗人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的乐观与豁达”也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