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1单元试卷人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0698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1单元试卷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1单元试卷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1单元试卷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班级: 学号: 姓名:一看拼音写汉字(10%)chun di zho hu h di c zhung sh jn yngq( ) ( ) ( ) ( ) ( ) ( )jizhung gunch yuq fnl yngq ( ) ( )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字音下打“”(7%)假(ji ji)装 好(ho ho)奇 朝(zho cho)霞 似(sh s)乎 白发(f f) 照相(xing xing) 摇晃(hung hung)三辨一辨,组一组(5%)峰( ) 瓣( ) 钓( ) 绿( ) 耍( )蜂( ) 辫( ) 钩( ) 录(

2、) 要( )四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括号中。(5%) 忽然 居然 果然1.这本书我丢了好多天了,没想到,今天( )让我找到了。2.气象预报说今天午后有雨,( )吃完午饭,下起了大雨。3.冷不丁,( )从路边窜出一条大黄狗,把我吓了一跳。 好奇 奇怪1.放在桌上的花瓶可真( ),我忍不住( )地观察起来。五 照样子,写词语。(8分) 白发苍苍 ( )( )( )( ) 笑呵呵 ( )( )( )( )六.我会填(9%) 古老的铜钟 做游戏 白发苍苍( )的草地 跳( ) ( )( )的石级 爬( ) ( )( )的天空 想( ) ( )七.给完整的句子加上标点,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6%)(1)

3、古老的北京城 (2) 寒风刮起来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3) 我们在教室里全神贯注地八.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5% ) ( ) 小船顺着水流向前漂去

4、。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

5、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 看着一只只小船漂远了 , 我们心里在说 : 小纸船 , 希望你漂到大海去。 ( ) 星期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小溪边。 ( ) 我们拍着手,沿着小溪追着小船。 ( ) 我们用五色彩纸折成一只只小船,放在水里。九.阅读填空(6%)(一)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1.这段话写出了天都峰的两个特点:( )和( ),我能分别用“”和“”来表示。2.这时候,“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二)路人借问遥招手,_。(胡令能:小儿

6、垂钓)十.课外大挑战(12%) 一天,妈妈买菜找回来一张20元的假币,她叫我花掉,说是小孩子,不容易被发觉(ju jio)。 但是往哪儿花呢?我苦苦思索。这时我看见不远处有个卖草莓的老奶奶,她眼睛似乎花了,看什么东西都要眯起眼睛。 我心中暗喜,走过去递上20元假币,买了一斤草莓,还找回18元。 我紧张地往回走,本来是暖洋洋的春风,但吹在脸上感到很不舒服。我心里难受得像火烧一样。我左右为难(nn nn):是回家跟妈妈“领赏”,还是到老奶奶那儿“赎”回20元钱呢?最后,我回到老奶奶那儿诚恳地道了歉,要回了我那张假币。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踏实多了。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_。”听了我的话,妈妈说:“_。”说完把那张假币撕掉了。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打“”。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3.小朋友,你读短文时,注意到小作者心情的变化了吗?开始“我”暗喜,是因为_。后来_,心里难受得_,最后_,因为_。 4.回到家,小作者该怎么向妈妈说呢?妈妈又会说些什么呢?请把这些话写在短文中的横线上。 5.读了这篇短文后,我的感受是:_。 十一.写一写你课余参加的一项活动,注意写清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活动的过程,还要注意写出自己参加活动时的感受。(2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