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金色的草地1学生独立识字6个,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等词语。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4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同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来源: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之情。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生字卡片,教学课件1课时
2、一、导入。1同学们都见过草地吗?谁来形容一下你见过的草地。2读了课题之后你们想到了什么?(这片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板书:金色的草地)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2自由读,检查生字:(1)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3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三、理解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文中的这片草地在哪里?草地是金色跟什么有密切关系?2讨论交流:“我们
3、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的位置。“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是金色的跟蒲公英有密切关系。3指导朗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童真:1弟弟和哥哥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呢?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认真读一读。来源:学*科*网Z*X*X*K2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弟弟和哥哥玩了怎样的游戏。(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探究“变色之谜”:1听老师读课文,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来源:学|科|网Z|X|X|K2分组讨论交流。我的发现:早晨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草地又变绿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蒲公英的花
4、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早晨,花朵(合拢),是(绿)色的,草地也是(绿)色的;中午,花朵(张开),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傍晚,花朵又(合拢),是(绿)色的,草地就变成(绿)色的。3为什么小作者这么厉害,能发现这个秘密?(四)学习第四自然段:来源:ZXXK1有了这一发现之后,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变化?2讨论交流。3体会句子的作用:“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
5、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四、总结全文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神奇的植物,课文里的小朋友正是因为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花朵与草地颜色的秘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透过一棵小小的蒲公英,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发现早晨中午傍晚来源:学_科_网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
6、提和基础。 绿金绿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合张合喜爱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会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让学生去留心大自然中的事物,练习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