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看马戏教学案例“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2、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
3、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教材分析:本单元为 “读儿歌识字学拼音”延续上了一单元的要求。本课为第二单元中的一首儿歌。儿歌描写了马戏城里小动物表演各种马戏的情景。学情分析:经过第一单元的训练,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的要求。本班级学生大部分都有拼音基础,可以通过课文中拼音的帮助通读儿歌。经过第一
4、单元的学习,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儿歌上有部分学生还有一定困难。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马、八、是、几”。认识笔画“竖折折钩”。会描写“马、是、几”3个字。2、能正确朗读儿歌,鼓励学生背诵儿歌。教学重、难点:1、通过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描写的笔顺要正确。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背诵儿歌并尝试自己编儿歌。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1、出示马戏表演时的图片师:你们看过小动物表演的节目吗?图上这些小动物们表演了什么节目呢?(结合交流,多媒体出示图片)PPT:我看到_(动物名称)表演_(什么)。(我看到谁表演什么,提醒学生说话要说完整)2、师:小动物们经过训练表演的节目,我们叫“
5、马戏”。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看一看有趣的马戏表演。3、(出示课题12 看马戏)谁愿意来读一读课题?要求准确、响亮。齐读课题4、学习“马”l)指名读卡片 (拼读)2)师:听老师说说“马”,你能找出来新的笔画么?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小火车),教授“马”的写法。3) 给“马”找朋友:马戏、马上、木马、骑马、上马、马术走马看花、天马行空、一马当先、车水马龙(四字成语请老师来领读)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1、师:我们去“马戏城,看马戏”咯!让我们先看图听录音,听一听我们今天请来了哪些小动物表演节目?2、结合交流,随机出示词贴:八哥、黑熊、小花狗、小猴子。(跟师读小动物的名称)PPT:说一说:( )
6、、( )、( ) 和( ) 在表演马戏。学习“八”指名读卡片 “八”(拼读)写一写“八”(小老师)八:与“人”区分。(用食指做手势区别)4、打开书本55页,朗读课文,思考这些小动物表演了什么节目呢?(左手按书,右手指字)5、结合学生交流,实物投影仪上随机出示:八哥报幕,(报幕:演出时,在每个节目表演前向观众报告节目的名称、演出者姓名等)黑熊敬礼。(学做敬礼姿势)小花狗,做算术,汪汪汪汪,算出是几。(“汪汪“是象声词,让学生交流还有哪些模仿声音的词语)6、学习“是”1)识字卡片“是”(翘舌音,指名)2)“是”的上半部分是“日”字。学习书空“是“的下半部分7、学习“几”1)识字卡片“几”(拼读)(
7、指名)2)几:书空笔顺。(开小火车)与“儿”区分。(小老师)3)“几”找好朋友师:认识了“是”、“几”,让我们把字宝宝送回家,谁来读一读小花狗的表演。(指名)(师生配合读)小猴子,走钢丝,头顶瓷碗,做个倒立。(重点解决“子、丝、瓷”的读音)(1)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2)男女生赛读。三、熟读儿歌,引导背诵。8、师:小动物真聪明,经过训练,会表演那么多的节目。全班朗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看完了马戏,你们觉得马戏怎么样呢?用马戏真_!说一句话。(PPT)7、指导背诵师:马戏团里的小动物个个身怀绝技,表演了它们最拿手的本领。老师想考考小朋友,看看小朋友们有没有都记住(1)谁还记得
8、小猴子表演了哪些节目?(试着背诵)(2)看图背诵儿歌。师:记住了小猴子的节目,还有八哥、狗熊和小花狗的呢。通过几幅图片,回忆一下它们表演了什么。(3)齐背儿歌。(4)编儿歌。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么多儿歌了,小朋友想不想自己试着编一编儿歌啊?(出示图片)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看过的马戏或者老师的图片,自己尝试着编一编。四、复习巩固词语(包含生字)。(机动)师:小猴子表演了马戏以后肚子都饿了,让我们给小猴子摘一些香蕉去吧。读准词语,把香蕉装进箩筐里。词语:马上、倒立、八哥、几个、小花狗、猴子。五、总结:今天我们不仅看了马戏表演,还学习了新的笔画“竖折折钩”、还有“马”、“八”、“几”、“是”四个生字、
9、以及认识了“八哥”、“黑熊”、“小花狗”、“小猴子”。回家以后小朋友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我们今天精彩的马戏表演。教学反思:本首儿歌写了小动物们表演马戏时的情景,儿歌生动、十分富有趣味性。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我特地用小动物表演马戏的图片给学生们看,直观地引入儿歌,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四个不同的小动物来推进教学内容,让学生们了解到小动物们表演的节目分别是什么。在学习小动物名称以及表演的节目的过程中,就教授了生字。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己编一编儿歌。在教学设计上,最后的引导学生背诵环节上,铺垫设置不是很到位。在用小动物的名字引导背诵后,忽略了让学
10、生全文背诵的环节。同时,在编儿歌的环节上,预设不足。直接上学生自己编儿歌,没有给予一些铺垫和引导,导致只有一部分学生编出了儿歌,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则没有跟上课堂节奏。在学生习惯上,在第一遍读课文的环节中直接让学生读儿歌,我未先范读,使学生无法准确掌握字词停顿,从而导致班级学生读书拖音的现象。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到“小花狗也表演了节目”时,我虽然听到了学生的回答中用到了“也”字,却没有给出及时的评价。错过了在即时课堂中生成的应该评价的有效的教学点。同时,在本堂课中没有很好的区分表扬和鼓励,教师评价语言和方式上较为单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在教学环节的处理上会更加细致,在课堂中要不断积累从而更好的去掌控课堂,在平时也将更有效的去培养学生的课堂习惯。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