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 飞翔的信念一、在正确的读音下打“”。机械(ji xi) 驾驶(sh s) 螺旋(lu li) 使劲(jn jng) 邀请(yo yo) 尽管(jn jn) 一副(f f) 合适(sh s)二、选字填空。 晴 睛 蜻 副 幅 福 架 驾 加 艺 己 乙 ( )蜓 一( )画 一( ) 文( ) ( )天 ( )气 ( )车 甲( ) 眼( ) ( )驾驶 ( )法 自( )三、照样子,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1.飞机虽然只飞了99秒,但是它是人类第一次有动力的飞行。2. 飞机尽管飞得不平稳,可它真的飞了起来。 3. 他们提出来的要求太高,既要重量轻,又要力量大。四、根基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
2、“”,错的打“”。 1.课文讲述了莱特兄弟小时后就喜欢摆弄机械玩具,随之产生了飞翔的信念,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发明了第一架有动力的飞机的故事。 ( ) 2.莱特兄弟自己动手把发动机做成了。 ( ) 3.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的时间是1930年。 ( ) 4.“飞行时代终于来临了”中“来临”可以换成“到来”。 ( )探究应用五、阅读课内语句,回答问题。 有一次,父亲给他们买来一个小玩具飞螺旋就像小朋友们玩的竹蜻蜓,使劲一转就会飞升起来。他们对这件玩具可着迷(zho zhe)了,边玩边琢磨(zu mo zhu m ):这飞螺旋到底是怎么飞上天去的呢? 1.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3、2.句子中的“琢磨”可以换成( )。 3.“他们”边玩边想着什么问题?用“ ”画出,从中可以看出兄弟俩是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一、xi sh lu jn yo jn f sh二、蜻 晴 睛 幅 福 副 架 驾 加 艺 乙 己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三、1.哥哥虽然比我大了两岁,但是他比不上我有力气。 2.妹妹尽管小,可她却会背诵
4、300多首古诗。3.那鸭梨既大,又香甜可口。四、1. 2. 3. 4.五、1. zho zu mo 2.思考 3. 这飞螺旋到底是怎么飞上天去的呢? 爱思考“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
5、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