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卷(苏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93399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卷(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卷(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卷(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卷(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卷(苏教版)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卷(附答案苏教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0.75()=_,(3)()=_2化简下列分数=_,=_3若x2=(2)2,则x=_,若x3=(2)3,则x=_4若a_时,式子2a=|2a|成立5若a0,b0,c0,则a?b?c_06若(1a)2+(b5)2=0,则a=_,b=_7我国人口约13亿,用科学记数法记作_人8平方得16的数是_,立方得8的数是_9已知n是正整数,则(1)2n+(1)2n+1(1)2050=_10若两个有理数,它们的和为正数,它们的积也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符号关系是_二、判断题(每小题2

2、分,共10分)11一个数的平方大于零,则这个数也为正数()12若两个数的积为零,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为零()13所有的自然数均有倒数()14负1的任何次方都为1()15若a=2,b=3,则ab=+6或6()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6若a是有理数,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Aa20Ba2+10Ca3+10D|a|017在科学记数法a10n中,a的范围是Aa0B0a1C1a2D1a1018若0,则a,b满足的条件是Aa0,b0Ba0,b0Ca,b同号Da,b异号19四个有理数的积是负负因数的个数是A1B3C0D1或320运用简便方法计算100312的算式应是A(1000+3)12B(10

3、00+3)12C(10003)12D(10003)1221如果a2+a=0,那么a是A0B1C1D0和122若实数m,n满足|2m1|+(n+2)2=0则mn等于A1B1C2D2四、计算题(共24分)23(4分)1.24(1)24(4分)(7.5)(11)+(7.5)1(7.5)625(4分)(24)()26(4分)(92)2(4)227(4分)49(7)28(4分)15(2)()五、解答题(共18分)29(6分)已知2019|2x+y3|+2019(x+1)2=0,求3x2y的值30(6分)动手试试看(1)把下面形状的硬纸片按照虚线折叠,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哪个?图1(2)图2是一个长方体展

4、开图,如果点F在前,从左边看是B,则上面的图是AABECCDD图231(6分)先观察1=,1=,1=(1)按上述规律填空:1=_1=_(2)思考计算(1)(1)(1)参考答案一、11232240561571.31098429110都为正二、1112131415三、16B17D18D19D20B21D22A四、23324120254261277281五、292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

5、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6、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30(1)C(2)B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31(1)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