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和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至20页例5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具体过程,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2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用来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学生都比较活跃,但注意力保持时间不
2、长。对有趣地故事情节,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已经认识了05,因此,要将所学内容融入故事情节,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以及等号、大于号、小于号,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感和符号意识。教学理念: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学习的规律、方法。在平等民主融恰的气氛中,用探究的内容,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发现法。学生学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动物图片。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指名回答。今天,森林里特别热闹,来了很多动物。到
3、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2提问:瞧,有哪些队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队员吗?(学生数一数汇报)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认识“同样多”和“=”。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课件出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课件出示:一一对应出现4只猴)。引导观察提问:小兔和小猴是一只对着一只的,你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把一只小兔对着一只小猴,能一眼看出谁
4、多、谁少)那么大家看出结果了吗?(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指出:一只小猴正好对着一只小兔,谁也没有多余,我们就说小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提问:小兔有几只?小猴呢?(板书44)指出:它们的只数同样多,我们可以写成4=4。(板书:4=4)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它叫“等号”。(板书:等号)学生齐读。4=4读作:4等于4。带领学生读一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2认识“多”、“少”和“”、“”。讲述:刚才我们用一只对着一只的方法比出了小兔和小猴同样多,现在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1)认识
5、“多”和“”。请你用手中的松鼠和小熊图片一一对应摆一摆。生动手操作。摆好后,比一比,看看谁的只数多。指名回答。你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松鼠,再一一对应出示小熊)指出:一只小熊对着一只松鼠,小熊没有了,松鼠还有多余,我们就说松鼠比小熊多。(板书:多)松鼠有5只,小熊有3只也就是5比3多。(板书:53)说明:5比3多,可以用大于号来表示。(板书: )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大于号”(板书: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板书读作:5大于3)带领学生读一读。问:怎么写呢?师示范。学生描红。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什么样子?学生汇报(像张开的嘴巴,前面是开口
6、,后面是尖尖的)。得出开口在前是大于号。提问: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开口对着的数大,尖尖对着的数小。大数在前用大于号。(2)同样的方法,认识“少”和“”。启发:如果把小熊的只数和松鼠比,你认为可以怎么说?生看图想一想,同桌说一说。指名回答:小熊比松鼠少。(板书:少)指出:小熊有3只,松鼠有5只,也说是3比5少。(板书:35)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生猜一猜,在书中找答案。对,我们可以用小于号来表示。(板书:)指出:这是我们认识的第三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于号”(板书:小于号)35读作:3小于5。(板书读作:3小于5)让学生读一读。问:怎么写呢?师示范
7、。学生描红。观察:长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交流汇报。总结:尖尖在前是小于号。提问:前面的数大还是小?后面的呢?(学生讨论交流)所以:小数在前用小于号。(3)对比。问:和长得这么像,老师一不小心就会把它们给认错了,大家能帮帮老师,让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开口在前是大于,尖尖在前是小于。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课件出示。)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带领学生做一做。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带领学生做一做。学生边说边做手势表演。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板书课题:认识、和)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运动会快要开始了,你还能比出哪两个
8、队的多少?(课件出示情境图)指名说一说,再用学到的符号来表示。比赛开始了,都有哪些项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1. 第一场:拨萝卜比赛。引导生看图,比一比,灰兔和黄兔谁拨的萝卜多。可以怎么填呢?指名汇报。既然两只小兔拔的同样多,都是第一名,我们就给它们每只奖励一朵小红花。(课件出示)2. 第二场:采蘑菇比赛。引导看图。比一比,填一填。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小兔赢了,我们给它奖励一朵小红花;小松鼠赢了,我们同样给它奖励一朵小红花。3. 第三场:智力大比拼。看图,在圆圈里填上“”、“”或“”。指名代替小动物回答。(课件出示)四、拓展练习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3 3 3 3 5 等于号 大于号
9、 小于号教学流程图:流程1:情境导入 流程2:教学“”流程3:教学“”流程4:教学“” 流程5:对比“”“” 流程6:课堂小结流程7:课堂练习:拔萝卜比赛 流程8:课堂练习:采蘑菇比赛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流程9:课堂练习:智力大比拼流程10:拓展提升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
10、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
11、了。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流程11:回顾总结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