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 易错点专题突破冲刺训练 专题04 统一多民族国家与边疆开发【2013高考预测】1.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2.少数民族的发展及民族融合3.各民族之间的关系4.国家的统一与分裂5.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命题视角】视角一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2008年西藏“314”事件的影响未消,2009年7月5日,新疆又发生了乌鲁木齐“75”事件,透视乌鲁木齐“75”事件,其背后黑手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对立,策动民族分裂,这是关系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激烈斗争。本部分教材相关的社会热点主要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这一核心问题,清朝与西藏、新疆的关系
2、,郑成功收复台湾、清设台湾府等内容都与这一热点相关。历史证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国破家亡、人民遭殃。这是高考命题的立意所在。【例1 】下面是一组历史图片,请根据这些图片的内容选出最恰当的主题唐步辇图 唐蕃会盟碑 五世达赖晋见顺治皇帝 金奔巴瓶A.中原文化对边疆地区具有向心力B.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和巩固C.中央政权历来重视加强与藏族的关系D.中央政权平定边疆地区分裂势力答案:C视角二 对外关系本部分教材的重点是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对外关系,其中同新疆、西藏、台湾地区的关系为重中之重。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是
3、对外关系的重要事件,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关注点。【例2】江苏南京牛首山的郑和墓,墓前有七层28 级台阶。七层象征墓主生前曾七次下西洋,28级台阶象征墓主( )A.每次率28只宝船航行 B.到过28个国家C.远航历时28年 D.受到皇帝28次奖赏答案:C【难点突破】难点l 国家的统一与分裂1元朝和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措施的相似之处是 ( ) 设立行政机构管理和开发边疆地区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台湾 抗击外来侵略 A B C D2下列各项中,哪些体现了分裂割据的倾向 ( ) 安史之乱“靖难之役”朋党之争 七国之乱“三藩之乱” A BCD 31949年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后,台湾问题一
4、直没有解决,美国插手是重要原因之一。美国插手台湾事务的根本目的是 ( )A围困社会主义 B推行“冷战”政策 C扶植台湾当局 D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亚太的利益,推行霸权主义41984年邓小平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最能表明的是 ( ) A“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D反对外国插手中国内政【特别提醒】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主流。分裂只是暂时的,是支流,即使国家处于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历史的发展最终要走向统一。现今,台湾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实现完全统一。台湾问题
5、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是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推行“以华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结果。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决不允许任何势力予以干涉。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难点2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1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 ) A中央设置专职机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B民族关系稳定 C边疆巩固,疆域广阔 D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2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戚继光抗倭的共同作用是 ( ) 捍卫了国家主权 打击了外来侵略 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 A B C D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
6、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 中国战场拖住日本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 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150多万,占其死伤人数的70美国宣布为援助被侵略国家制定的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 A B C D4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说明了 ( ) A全民族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 B民主联合政府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政治保证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 D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特别提醒】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反映的是外来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爱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已经不是单纯的维护当时政府的统治,更重要的是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展现了
7、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高贵品质,这些爱国军民无愧于“民族英雄”这一光荣称号。特别是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八年抗日战争,更是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抗击外来侵略中屡战屡败的惯例,洗雪了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易错点点睛】易错点1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下图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文。该印是 (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2 卷)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 )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
8、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3 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 )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C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正确解答】C4最早在我国西南地区建立郡县的政权是 ( ) A秦朝 B西汉 C蜀国 D西晋5新疆和东北大部分地区划人中央政权版图依次是在 ( ) A西汉、唐朝 B秦朝、元朝 C唐朝、元朝 D元朝、明朝【变式训练】1 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部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伊犁将军2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的职责是代表中央政府 ( )A管理西藏B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C管理
9、青海和西藏D管理西藏地区行政事务3 中国古代在新疆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对新疆地区进行有效管理的朝代有 ( )西汉东汉唐朝清朝A B CD4 在对西南的少数民族的治理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明显与下列其他人不同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B唐玄宗 C明太祖 D雍正皇帝5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将台湾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是在 ( ) A三国时期 B隋朝时期 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6 唐朝时期,边疆少数民族首领政治上的共同倾向是 ( ) A建立本民族政权 B统一本民族各部 C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D与唐朝皇室通婚易错点2少数民族的发展及民族融合1下列情况,不符合秦汉时期匈奴历史的是 ( )
10、A经济活动既有畜牧业,也有农业 B. 铁器使用广泛 C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D西汉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辖2宋辽、宋夏、宋金议和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有利于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双方的和睦相处3.唐朝时期,西藏地区的发展表现不包括 ( ) A实现了统一 B制定了政治、军事、法律制度 C创制了文字 D接受唐中央政权领导4春秋战国时期,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 ( ) 频繁的战争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改革与变法统一的实现 A B C D5南北朝时的民族融合,从生产发展的角度看,实质上就是少数民族 ( )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11、C封建化的过程 D农业化的过程【变式训练】1 下列民族在我国北方崛起的先后顺序是 ( )匈奴突厥鲜卑回纥 A B C D2 汉武帝时,细君公主居乌孙作诗日:“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酷为浆”你能从诗中获取的信息有 ( )细君公主远嫁乌孙是政治婚姻 细君公主的生活不习惯细君公主远嫁异国,促进了两国经济往来反映了当时西域的生产、生活情况A B C D3 崇圣寺三塔至今仍屹立在苍山洱海之间。史载,三塔中的千寻塔由唐朝派遣汉族工匠帮助设计建成,另外两塔则建于大理时期,造型玲珑娟秀,与千寻塔相比,风格既有一致之处又各具千秋。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崇圣寺三塔昭示了 (
12、 )A唐宋时期与南诏关系密切,云南一带,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B南诏、大理的建筑技术日臻成熟C南诏、大理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了汉文化D南诏、大理政权经济发达,实力雄厚4下列政权中,与蒙古和元的关系最相似的一组是( )A后金和清 B隋和唐 C北宋和南宋 D契丹和辽5 “和亲”是我国古代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政策。西汉时昭君出塞 ( )A是汉族和匈奴族之间的和平友好交往B是带有屈辱性的和亲政策,是不可取的C是汉族统治者拉拢匈奴贵族的手段D从根本上遏制了匈奴贵族的贪欲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春秋争霸促进了民族融合 秦汉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不利于民族融
13、合元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大家庭得到巩固AB C D易错点3各民族之间的关系1 北周鲜卑大臣豆卢责力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 ) 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张居正改革2对长城正确而又全面的评价是( ) 它保障了我国北方农业的安全和生产 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修筑长城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 长城起到了隔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A B C D3下列对文成公主人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唐与吐蕃结成“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的盟约 B使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D加强了唐对吐
14、蕃的管辖4宋辽通过澶渊之盟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这次议和的背景是( ) A辽国财政无力支持战争 B辽军的进攻受到遏制 C北宋在财政上非常充足 D北宋军事占绝对优势 5.宋元时期,民族关系所具有的特征有 ( ) 既有战争,也有议和 由多民族政权对峙到走向统一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新的少数民族形成 A B C D【变式训练】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宋夏、宋金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 ) A宋朝都要纳“岁币” B客观上有利于和平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C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2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宋元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的 ( ) A汉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15、C封建化过程 D内迁杂居的过程3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下列各项中,最能印证这一点的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戚继光抗倭 C元朝的统一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4 西汉是第一个与少数民族“和亲”的王朝,刘氏帝王多次将宗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历次“和亲”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 A解除了战争的威胁,阻止了匈奴的南下 B使汉与匈奴建立了长期而稳固的友好关系 C增强了中原与北部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D为两汉建立和巩固在西域的统治奠定了基础5 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下列人物,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 秦始皇 努尔哈赤 北魏孝文帝 渥巴锡 A B C D6 在
16、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宋代多以议和而求存,导致唐宋两代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出现不同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的优劣 B封建制度的强化 C民族政策是否正确 D国力的强弱【2013高考突破】1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促进民族融合主要体现在( ) A汉族政权“尊王攘夷”抵制边地各族 B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帮助推翻汉族政权 C华夏族与其他各个民族接触频繁 D少数民族大量迁往内地与汉族杂居2 下列做法中,既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封建国家统一的是 ( ) A秦始皇下令在全国推广使用小篆 B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度 C秦始皇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D汉武帝削弱王国势力3 20世纪70年代,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长
17、沙马王堆和山东临沂发掘出土了西汉时期的帛画,虽然两地相隔千里,但这些画从内容到风格都极为接近,这表明 ( ) A南方文化影响深远 B中原文化对南方影响很大 C秦汉统一后各地区文化融合呈加强的趋势 D秦汉绘画艺术丰富多彩4唐以前的政府一般采取“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政策,而唐政府则“抚九族以仁”,这表明 ( ) A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唐朝国力十分强大 C唐朝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 D唐政府注重利用少数民族保卫边疆5 与西汉相比,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 ) A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地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B采用册封的方式使少数民族首领臣服 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的向心力
18、 D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与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6 隋唐时期,汉族与边疆各族政权交往空前频繁的前提是 ( )A边疆各族接受唐朝中央的管辖B中央王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C唐朝城市众多吸引了少数民族D唐朝用武力征服边疆各族6B解析:这一时期的中央政府能够善待周边少数民族,使得他们愿意与中央政府往来。7 今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分别由什么管辖 ( ) A宣政院、台湾府 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C理藩院、福建省 D理藩院、澎湖巡检司8 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不包括 ( )A通婚联姻 B经济文化交流 C会盟 D共同镇压“安史之乱”9 1683年康熙帝命清军进入台湾,对这件事最确切的评价是 ( )A清除明朝残余军事
19、力量B扑灭反清武装C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D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0 我国古代居民的大规模迁移活动主要有两个流向:一是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以南。这两种迁移的相同作用是 ( )A促进民族融合 B加剧民族矛盾 C促进经济发展 D人口分布趋于平衡11 下列对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明朝时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B清朝主要是在西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C康熙帝平息“三藩之乱”就是“改土归流”的具体表现D“改土归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2辽、夏、金政权在历史上的相同点有 ( ) 既保留本民族习俗,又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对汉人与族人采取“分
20、治”的做法 与北宋和南宋进行了长期战争 都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A B C D13下列哪些改革为后世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周武帝改革 后周世宗改革 王安石变法A B C D14下列制度和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过积极作用的有 ( ) 郡县制 行省制度 僧官制度 改土归流A B C D15 我国古代历史上,造成分裂割据的因素有 ( ) 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政治的腐朽黑暗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地方势力的膨胀民族战争和农民起义 外国侵略势力的入侵A B C D16 促使隋唐时期我国统一各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因素不包括 ( )A许多民族
21、政权建立,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B交通发达,密切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往来C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政策D外来民族与汉族等融合成新的民族17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证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国民政府决定将成吉思汗灵柩西迁。1939年6月21 ,成吉思汗灵柩到达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举行祭典,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敬献了花圈。中共的行为在当时最大的意义在于 ( )A充分肯定国民党挽救并保护文物的举措B充分肯定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C强调民族团结以共同抵御外侮D表达与国民党合作的诚意18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提供经济援助,普及文化教育,其出发点是 ( )A帮助各少数民族推翻
22、旧制度B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C真正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D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9 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台湾问题由于涉及到美、日等国,实际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我国政府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一国两制”原则目前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A B C D20 下列关于港澳台地区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香港问题提出来的,同样也适应于台湾B中国之所以能够收回港澳,主要是因为租期已满,条约过期C台湾问题的形成与港澳问题的形成基本相似D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23、参访大陆,说明两岸的交流合作是两岸人民的意愿21.对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史实的说明,正确的是()A.前者迫于冒顿单于的威胁,后者是中原王朝主动示好B.分别促进了中原与北部和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C.分别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和贞观年间D.都促成中原王朝设置行政机构管辖该地区答案:B22.以专题的形式统揽历史阶段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方法。下列历史阶段可包含在专题“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之中的是()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23.在古代,官方因急于将某些信息公之于众,便将“榜”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特殊工具。例如,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殿前司降黄榜,告谕士庶云:“金人游骑已
24、及郊畿。”该榜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北方畜牧业向南扩展 B.金军兵临东京C.宋金联盟友好交往 D.金兵进攻临安24.蒙古土尔扈特部领袖渥巴锡率部回归的英雄壮举(如图),震动了当时的中国与西方世界,正如爱尔兰作家德尼赛在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18世纪)后半期一个鞑靼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造成这次“回归的英雄壮举”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B.强烈的民族意识驱使C.沙俄残酷的民族压迫 D.清朝国力强盛的吸引25.在唐朝晚期,一位前往日本的中国人可能在日本看到()海船上装有中国制造
25、的罗盘针日本京城建筑风格同中国京城建筑风格相似僧人阅读中国雕版印刷的佛经日本颁发的文件中的文字有些是汉字A. B.C. D.26. 以下三幅图的阴影部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少数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统治区域。结合该民族自身的发展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2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经过激烈战斗,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材料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军队分到各处去屯田垦荒。他还派农师向少数民族传授汉族先进的农业技术。郑成功还积极发展商品生产。后来,台湾的制糖、烧瓦、晒盐都有相当规模。上述二则材料均引自人教社高中教材中国古代
26、史材料三:1664年,清军攻占金门、厦门等地,并试图招降郑经(郑成功之子)。郑经表示愿称臣纳贡,但要求保持独立状态。“三藩之乱”时,郑经曾应耿精忠(“三藩”之一)之邀派兵助叛,进攻广东。郑经及其后继者一直据守台湾,直至最终被清军击败,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据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材料四:196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望大陆诗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你是怎样评价郑成功收复和经营台湾的?(2)根据材料三,你是怎样
27、认识郑成功及其子孙据守台湾的? (3)依据材料四说明于右任的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说明了什么问题?(4)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状况是如何形成的?(5)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如何形成的?当今解决台湾问题有赖于海峡两岸的合作。合作的最基本的前提是什么?28.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统一也有分裂,但统一是主流。请依据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 )指出古代影响巨大而深远的三次大统一局面形成的标志。(2)分析说明三次大统一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3)纵观三次大统一,对我们今天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有何借鉴意义? 29、中国古代各朝中央政府都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各族人民也为开发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统
28、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试以唐宋为例,概括说明封建统治者和各族人民为边疆的开发做出了哪些方面的努力?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不得罗列史实)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匈奴)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披旃裘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史记匈奴列传材料2:高帝自将兵往击之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使刘敬结和亲之约奉宗室女公主(诸王之女)为单于阏氏(妻子),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
29、以和亲,冒顿乃少止。汉书材料3:(唐中宗诏曰)朕之小女,长自宫围,言适远方,岂不钟念?但朕为人父母,志恤黎元,始允诚祈更新和好降(下嫁)彼吐蕃赞普,即于今月廿七日,朕亲自送于郊。请回答:(1)据材料1,概括匈奴的社会生活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为巩固北方边郡的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2)材料2、3反映出的相同政策是什么?实行这种政策的背景又有何不同?(3)从材料2、3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1.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
30、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徒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书西域传材料2:颉利被俘时,降唐的突厥群众有10余万人。唐太宗采用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将这部分突厥人安置在东起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西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之间。在原先突利可汗统治地区设置顺州、祐州、化州、长州四个都督府。分颉利可汗所属为六个州,左部设定襄都督府,右部置云中都督府。这年五月,任命突利为顺州都督。
31、顺州,侨治营州(治所龙城县,在今辽宁朝阳市)五柳戌。投唐的突厥酋长,都被授予将军或中郎将之职,五品以上官员有百余人,几乎占朝中同级官员总数的一半。突厥人迁居京城长安的将近1万户。王钟翰中国民族史材料3:公元一七四五年(乾隆十年),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零死,上层贵族为争夺汗位发生内乱。这更加表明分裂不能自立,不能抵抗沙俄的入侵,只会招致沙俄深入侵略。这更为迫切地提出了统一的问题,清朝的乾隆皇帝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准噶尔首领搞分裂割据,是不得人心的。各族人民是希望统一,希望安定的。由于新疆地方两千年来同内地有着血肉的联系,所以在准噶尔内乱时,就很自然地发生了人民向内地迁徙的群众性运动。清朝政府在接待并
32、安置了内迁群众的同时,刚好又有辉特部台吉前来归顺。考虑到当时的形势,就决定统一新疆。新疆简史(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汉是如何解决西域问题并加强对其管理的。(6分)(2)材料2中唐政府对东突厥的处理方式最大特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来唐朝是如何解决西突厥问题的。(3分)(3)根据材料3概括清朝统一新疆的原因。(6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的乾隆皇帝是如何完成统一整个新疆这一历史任务的。(3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西汉时期陆路与水路的开通,第一次促成了中国文明与葱岭、喜马拉雅山以外的文明的联系。东西方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发生,相互的了解日益增长。白寿彝主编中
33、国通史材料2:西洋,在明代是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明成祖即位后,疑惑建文帝逃到海外,又欲向海外炫耀中国的富强,决定派人出使西洋。郑和因“有智略,知兵习战,姿貌才知,内侍中无与比者”,被任为正使。材料3: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提出通商的要求。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摘编自清实录等请回答:(1)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陆路与水路最远到达哪里?(2分)这两条通道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2分)(2)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说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以及明成祖选择郑和任正使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英国的国内背景,(14分)说明乾隆对英方要求所持的态度。(2分)(4)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趋势。(2分)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