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8098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案教学目标: 、认识宽、虾等个生字,会写原、贝等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认识12个生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出示中国版图)这是我们中国的版图,它就像一只高昂着头的大公鸡。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生活着祖国母亲的各族儿女。有的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有的生活在乡村。有的在山区,有的在茫茫的草原,还有的在沿海呢!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

2、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想看看他们都画了些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想知道大家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1、认读生字(1、全班读 2、开火车带读)2、认读词语(1、全班读 2、开火车带读)同学们真棒,把生字都记住了,中华文字博大精深,结构复杂,不过,只要同学仔细观察,多动脑筋,注意方法,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认识许许多多的汉字。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请大家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这五位小画家分别来自哪里? 、自由说,初步感知课文。是呀,这几位小朋友爱自己的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请看课文第一段,一起读。、精读第二段,指导欣

3、赏涛涛家乡的美。让我们先去美丽的海边走一走,一起到涛涛的家乡看一看。(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知道涛涛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吗?(自由读第二段)、朗读感悟 (1)“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是怎样的?(宽)。“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引导读出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并用“那么那么”说话。涛涛画的海美吗?那要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美?(2)涛涛画的图上还有什么?(鱼和虾)有多少鱼和虾?(很多)从哪里看出鱼和虾很多? (一艘艘、满。抓住“一艘艘”和“满”字,感悟鱼虾很多的样子)重点指导读好这两个词。 (3)美丽的海边金黄的海滩上涛涛在干什么呢

4、?那个赤着脚捡贝壳的小男孩,就是涛涛。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重点指导长句的朗读。感受涛涛快乐的心情。(4)是呀,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喜爱! 那就请美美地试着和同伴一起读读这一段吧!全班齐读第自然段。四、拓展延伸,口语交际1、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涛涛,你想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五、合作学习第段 1、总结学习第2段的方法:看图读文看图解说2、合作学习第3段。(看第二幅图)分四人小组学习第段。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感情朗读,说说山山都画了什么,作导游介绍,然后进行展示。(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两个“那么”、“都是”、“又

5、高又大的树”等词语)六、选择喜欢的部分自学 还有平平、青青和京京的家乡没去,小朋友,最想去谁的家乡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仍然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自学。 全班交流自学体会。七、感情朗读感受祖国山河之美这节课,我们一起到祖国的各处参观了,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丽。现在我们一起完整地读读课文。全班感情朗读。八、实践活动、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五个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丽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画。 教学反思画家乡一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是一篇非常美的

6、写景文章。读着课文,我们就好像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在旅游,在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那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那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那连绵群山,威武雄壮;那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是那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一幅幅的优美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

7、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识字、写字,画一画自己的家乡。这一课我主要是贯彻“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这一个教学思想,力求做到平淡而真实,流畅而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结合课文插图,向孩子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把学习课文变为和小画家交朋友到他们的家乡去游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去祖国各地游览、观赏。这时,读课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

8、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1、扶放结合,体现人文。课文的26段,段落结构形式几乎是一模一样。所以,在备课设计时,我这样来考虑:这几个段落的学习要有层次性,教师的教学要由扶到放。因此在设计中,我将第2段作为重点教学,也就是说,基本上老师导的、扶的比较多;在第3、4段的学习,我适当地半扶半放,直到5、6两段的大胆放手。让学生逐渐地有意识地学会学习结构形式相同的段落。2、朗读感悟分层走 在讲读第二自然段时,我以学生的朗读体验为载体,逐步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在这个朗读体验的过程中,我主要是分层来进行的:先借助图片的直观性,吸引孩子的兴趣,再让学生读文体会,抓住重点词朗读感悟,让学生的整个情感随着这个过程,层层递进,步步升华。 3、句式训练结合文本 在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景时,离不开那些优美的语句。课文中的“那么那么”这个句式,是打好语文基本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好素材,所以,在这里我先让学生看图说句,再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像再练习说句子。 在上这篇课文时,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课件,没能向学生展示无边的大海,苍翠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如果有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一定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