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性化阅读教学误区探微个性化阅读教学误区探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十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目前,随着课改步伐的整体推进,各地实验学校的课改教师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业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误区和偏颇。笔者以为,在阅读实践中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演绎个性,放飞心灵,还应把握如下几点:一、正确把握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形式和实质
2、的关系。当前,在新语文课改实验中,有些实验学校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模糊认识,误以为倡导个性化阅读就是倡导课堂教学的所谓“民主化”。阅读实践中完全屏弃了教师对文本的预设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意下位、走动,可以随意讨论、发问;读书时学生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愿意读哪段就读哪段,你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站起来读,你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等等。总之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其实这种观念上的偏颇实质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种“形式化”的曲解。何谓个性化阅读?顾名思义,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阅读。究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
3、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机遇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注重的决不是松散、无序的课堂氛围,更不是貌似民主的“形式化”读书方法,那种你想怎样就怎样,你喜欢什么方式就什么方式的阅读教学决不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抛开阅读主体(学生)对文本多元化的见解和感受,空谈多样化的个性阅读方法,就是对个性阅读的舍本求末。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教师即要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用生动活泼的阅读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生成”多元的认知和感受,真正抓住个性化阅读的实质。二、正确把握个性化阅
4、读教学中个性和共性,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唤起自身的直觉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头脑中的“第二文本”,同时阅读又是一种群体感悟、体验交流的集体探究活动。个性化阅读注重学生对文本多元化的认知和感受,倡导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和体验的同时,在文本共性感知的问题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及时进行梳理、讨论,引导学生对基本问题进行共性的探究,对文本普遍认知的问题,达成共识。没有个性的共性,不会精彩;没有共性的个性,定会浅薄。此外,在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中,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
5、充分尊重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鼓励对文本多元解读的基础上,更要重视集体探究、生成、创造的过程。没有师生和谐、宽松、民主的集体阅读氛围,个性化阅读就不会得以实现;没有合作、探究的集体,决不会有学生个性的演绎、心灵的张扬。集体是个人生成精彩、心灵放飞的基础和前提。三、正确把握个性化阅读中知识“生成”与文本价值取向的关系。在个性化阅读实践中,教师关注知识“生成”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珍视”学生多元的感受、体验,使课堂“生成精彩”,对学生游离文本、曲解文本的知识“生成”,或不置可否,或大加褒扬,忽视对文本价值取向的引导,导致了文本的失落。
6、譬如,一位教师执教滥竽充数寓言故事后,让学生总结课文谈体会时,一位同学谈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南郭先生很聪明,他能看透形势,随机而动。”接着其他同学也纷纷谈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南郭先生做事很老练,很会利用机会,有头脑”。“我觉得南郭先生很会利用别人的长处遮盖自己的不足,很有计谋”等等。面对如此多元的文本解读,这位教师不置可否。诚然,个性化阅读倡导学生对文本多元的认知和感受,珍视独特的体验和理解。但面对寓言、历史故事之类思想教育性很强的文体,我们的教师应该对文本的时代背景、思想主旨、价值本体有一个准确的预设和把握,切不可肆意超越文本、歪曲文意。现代心理学指出: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世界,都有属于自己的感性世界和经验世界,都有自己对事物的判定和辨别能力。由于个体认知水平的制约,有时对事物的判别又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荒谬的。正如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但“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他决不是张三或李四。我们决不能舍弃其本真而求其次。为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界定。切不可为了“生成精彩”而导致文本的失落。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