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认识文中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同时了解其他动物尾巴的特点。(三)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及韵文儿歌的初步体会。 二、教学重点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读好问句,知道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查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文字、图片、玩具或模型等资料,注意留心它们尾巴的特点。五、教学过程(一)生字复习,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已经扫除了生字障碍,现在还认得它们吗?(认得)真好,在这里老师教你们一个记忆的方法,有兴趣知道吗?根据记忆曲线表示,每天学到的新知
2、识一定要当天复习,要是不复习等到第二天再来看啊,有一大半已经忘了。现在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生字。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 (二)细读课文,背诵课文。师:那这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比尾巴的呢?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83页,大声朗读课文。(师自由读)1.认识小节。师指导学习认识小节。2.学习课文。(1)认识问号,学会读问句。师:在读课文时,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的标点符号都是一个像耳朵一样的符号“?”这个叫问号,请大家跟着我读两次。(跟读)这样的句子叫问句,要把句子最后的部分读得往上扬。听老师读一读。(师范读,生跟读。)(2)认识三问三答的课文形式。师:这篇课文第一小节问了三句,第二节就回答了三句。
3、第三、第四小节也都是这样的模式。我们把这种形式叫做三问三答。(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师:这篇课文里,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呢?和你的同桌对读一下。一个问,一个答。生生对读,师生引读,小组拍手读,加上动作表演读,男女生比赛读,推荐读。(在此过程让学生参与评价,如“你喜欢背哪部分?”“你哪里比他读的还好?比试着读读。”“谁还想读,站起来一起读。”“对于他的朗读你谈谈自己的看法。”)(4)用“好像”说话,了解打比方的手法。(5)背诵课文。 (三)挖掘资源,拓展延伸。师: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生讨论,展示自己的课外收集。师:
4、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讨论和研究,我们知道了动物的尾巴不管长还是短,不管弯还是扁,不管漂亮还是难看,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尾巴,就是一条好尾巴。除了你们说的这些,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同学们可以到动物园中去看一看,然后把你看到的告诉给同学和老师。 (四)展开想像,思维拓展。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多动物的尾巴,同学们,想当作家吗?(想)我们也来学着课文来编几句,有信心吗?生试着编写儿歌。对于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给予提示,如:谁的尾巴细?谁的尾巴翘?谁的尾巴像剪刀?老鼠的尾巴细。老虎的尾巴翘。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五)作业布置。1、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2、请爸爸妈妈帮忙继续查找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文字和图片资料整理好放在成长档案袋中,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