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12把握人称及其作用考点解读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孔乙己。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的,是第三人称,如列夫托尔斯泰。有些文章在使用其他人称的时候,会因为抒情或其他表达需要,而改为采用第二人称。还有些特殊的文体,如书信体,则多使用第二人称。中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12把握人称及其作用考查形式典式:选文主要运用了第几人称行文?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变式: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3文章最后两段在叙述事件时,
2、由“他”改成“你”,有什么好处?中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12把握人称及其作用方法指导记叙文中各种人称的作用:1第一人称的作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作为文章的线索。即:亲切自然,真实可信。2第二人称的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即:适于变化,利于抒情。3 第三人称的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即:自由灵活,不受限制。中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12把握人称及其作用示例分析阅读土地的誓言,完成文后问题题目: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后面却改叫“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思考一下作者前后为什么要变换人称?解析:理解人称变化的原因,要从情感表达的需要这一角度来思考。答案: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作“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