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假山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木假山记苏洵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蘖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
2、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蘖而殇 或:有的B而其激射啮食之余 啮:咬C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数:气数,非人力所控制的偶然因素D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 薪:木柴【解析】薪:名词作动词,伐而为薪。【答案】D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强之以为山 斧斤以时入山林B以及于斧斤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然予之爱之 愿伯具
3、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解析】A项,以:介词,把/副词,按时。B项,于:介词,表被动/介词,比。C项,之:都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而: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表修饰,可不译。【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来写树木的遭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章字面上是写树木,其实字字句句都在写人。B作者叙述家中的木假山的三峰,从侧面衬托出木假山的来之不易,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强调“木之生”的恶劣环境。C本文蕴涵着作者对人才问题的深沉的感叹与思考。树木的坎坷遭际实际上是隐喻当时社会上人才遭受到的压抑与摧残
4、。D文章多用排比句,而又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描绘木假山之状随物赋形,形象生动,寄慨遥深,耐人寻味。【解析】B项,分析有误。综观全文,作者写木之生长不易,是为了隐喻人才成长的艰难。【答案】B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译文:_(2)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译文:_【解析】(1)重点词语是“幸”“为”“则伐”。“幸”译成“幸运的”,“为”译成动词“担当”,“则伐”译成被动句“便被砍伐”。(2)重点词语是“之”“其”“数”。“之”译成“它们”,指“三峰”,“其”译成“其中”,“数”译成“气数”。【答案】(1)那些有幸生长到能够担当起栋梁之任的,便被砍伐。(2)每
5、当想起它,总觉得在这中间似乎有气数在起作用。【参考译文】树木生长,有的还在幼苗时便死了,有的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就死了。那些有幸生长到能够担当起栋梁之任的,便被砍伐;不幸而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的形状好似山峰一样,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但是,在荒野的江边,像这样形状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
6、中,又存在着不幸呀!我家有一座三个峰头的木假山,每当我想到它,总觉得在这中间似乎有气数在起作用。况且,它在发芽抽条时没有死,在长成两手合抱粗细时没有死,可用作栋梁而没有被砍伐,被风拔起,在水中漂浮而没有折断,没有腐烂;没有折断、腐烂却未被人当作材料,以至于遭受斧头的砍伐;从急流泥沙之中出来,也没有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啊。然而,我喜爱木假山,不光是喜爱它像山,而且还有感慨寄寓其间;不仅喜爱它,而且对它又有敬意。我看到中间的峰头,魁梧奇伟,神情高傲舒展,意态气概端正庄重,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的两座峰倾服似的。旁边的两座山峰,庄重谨慎,威严挺拔,凛然不可侵犯。虽然它们所处的地位是服从于中间峰头的,但那高耸挺立的样子,决然没有丝毫奉迎依附的意思。啊!它们是令人敬佩的呀!它们是令人感慨的呀!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