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问题一、生物的种间关系捕食关系曲线中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1.根据一般情况下的数量关系看起点。起点高,数量多的为被捕食者。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分属于不同的营养级,不同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能量一般与生物的个体数量呈正相关,所以从曲线上看,如果哪一条曲线所代表的生物个体数量多,那么它就是被捕食者,也就是处于低营养级的生物。2根据升降顺序,先升先降者为被捕食者,后升后降者为捕食者。3根据峰谷时间,先出现波峰的是捕食者,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或找两条曲线的最高点来看,当捕食者数量最多时,被捕食者数量降的最快,当被捕食者数量最多时,捕食者数量升的最快。问题二、生态位(niche
2、)是指某一物种在相应的生物群落中所处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与其他相关物种(如食物和天敌等)之间的关系。生物在某一生态位维度上的分布,如以图表示,常呈正态曲线(图5-5)。这种曲线可以称为资源利用曲线,它表示物种具有的喜好位置(如喜食昆虫的大小)及其散布在喜好位置周围的变异度。例如(a)图各物种的生态位狭,相互重叠少,dw,表示物种之间的种间竞争小,(b)图各物种的生态位宽,相互重叠多,dw,表示种间竞争大。比较两个或多个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就能分析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情形,探讨竞争与进化的关系。如果两个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完全分开,那么就有某些未利用资源。扩充利用范围的物种将在进化过程中获得好处;同时,生态位狭的物种,如(a)图,其激烈的种内竞争更将促使其扩展资源利用范围。由于这两个原因,进化将导致两物种的生态位靠近,重叠增加,种间竞争加剧。另一方面,生态位越接近,重叠越多,种间竞争也就越激烈;按竞争排斥原理,将导致某一物种灭亡,或者通过生态位分化而得以共存。后一种情形是导致两共存物种的生态位分离。总之,种内竞争促使两物种的生态位接近,种间竞争又促使两竞争物种生态位分开,这是两个相反的进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