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课 反战和平运动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掌握二战后和平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及现象,了解和平运动的阶段性及其特点,分析他们与国际安全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世界大战后,爱好和平的有识之士为人类的和平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提高阅读能力。2、运用相关图片或文字材料,让学生学会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加深印象和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二战后一系列反战和平斗争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制造的深重灾难和人类对自身共有家园的依赖和共同维系的责任,从而更深层次地体会维护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2、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
2、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2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比较条理,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基本可以掌握,在围绕反战和平运动三次高潮梳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是终极目标所在。3重点难点 重点:罗素致力于反战和平运动的努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难点:人类对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认识和反思。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师出示四幅图片 前两幅反映战争的危害,后两幅反映人们的和平愿望。活动2【活动】出示图片 多媒体展示“蘑菇云”图片,让学生感受核武器的威力。活动3【讲授】50年代的反
3、战和平运动 背景:1 、第二世界大战后,美国挑起“冷战”,以核武器进行恫吓,使世界笼罩着核战争乌云。2、 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的战争政策。在他们号召和组织下,战后世界和平运动掀起第一个高潮。表现: 1、 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时间:1949年 地点:巴黎和布拉格内容:人类正被卷入军备竞赛的危险中,呼吁为各国之间的和平合作而奋斗,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 。2、 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时间:1950年11月 地点:华沙内容: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总部设在赫尔辛基。理事会则由各国著名的科学家、文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和宗教界人士担任,以“和平共处”为原则。3、
4、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活动4【活动】出示罗素的图片和语言 原子弹和细菌弹,不管是由邪恶的共产党人或是邪恶的资本主义者所利用,都将使华盛顿和克里姆林宫战栗,而且将使人类一步一步走向毁灭的深渊。 罗素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感言活动5【讲授】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 背景:美国发动越战并使战争不断升级。表现:1 、1965年,青年学生焚毁政府颁发的征兵证,抵制征兵,反对侵略战争(拉开序幕)。2、1969年10月11月间,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反战示威浪潮兴起,有数百万人参。3 、拒缴战争税、召开宣讲。4 、将反战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5、 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英国等
5、也举行了各种声援美国反战运动的集会和游。活动6【活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出示图片和马丁路德金德文字介绍。活动7【讲授】80年代和平运动的高涨 背景:1979年,北约集团通过协议,针对苏联在东欧部署导弹的情况,决定从1983年起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表现:1 、1983年,有5000万人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行动周”活动。2、 1983年10月全欧反核武器“行动日”,有上万人参加集会游行。3、 和平运动参加者强列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要求进行裁军,建立“无核区”。4 、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出现各种形式的和平运动。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宣
6、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活动8【活动】材料展示 1986 年“国际和平年”,全球掀起和平纪念活动,得到 100 多个国家的政府、 250 多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联合国的积极支持。终于在 1987 年 12 月迫使美苏签署了“中导协议”,朝削减武器义迈出了有实际意的一步。活动9【讲授】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1、内容上-多是以反核运动为中心。2、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声势浩大,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具有真正的全球。3、组织上-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作用:1、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对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对制止战争,特别是制止世界大战,对限制军备竞赛,推动裁军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制定。4、教育和动员了广大民众,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基础。活动10【活动】板书本课提纲 1、50年代的反战和平运动(第一次高潮)2、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第二次高潮)3、80年代和平运动的高涨(第三次高潮)4、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活动11【活动】播放歌曲 播放给和平一个机会歌曲,加深学生印象,在歌声中结束本课。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