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18勾践灭吴(节选)(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57330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18勾践灭吴(节选)(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18勾践灭吴(节选)(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18勾践灭吴(节选)(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鼎尖教案】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18勾践灭吴(节选)(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8 勾践灭吴(节选)从容说课勾践灭吴一课节选自国语越语上。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越王勾践被吴打败之后,力图复仇雪耻,任用文种谋有识之士。文种以杰出的外交才能为议和创造了条件。议和后越国取得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喘息机会,为了取信于民,恢复国力,勾践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国家的日渐繁荣。国人一再请战,越军连战大捷,最后灭掉吴国。勾践灭吴一文,以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了这一真实的历史史实,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而且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学生虽然熟知“卧薪尝胆”的故事,本课文字也较浅显,但鉴于篇幅长、实词多等特点,本

2、教案仍把反复诵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理解能力及理解和整理归纳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作为教学重点。并将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体会文中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作为难点来突破。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朗读法、问答法、探究拓展法进行教学。众所周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百里挑一,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所以仅仅采用诵读、感悟、整理、归纳的方法远远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同时,在引导学生学习勾践于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精神的前提下,本教案将在“活动与探究”这一板块中启发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解读作品,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具体

3、的教学步骤如下:一、预习课文。内容包括:1.利用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2.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注释,初步疏通文意。二、研读课文。内容包括:1.反复阅读课文,以读带讲,理解文意,把握主旨。2.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3.整理和归纳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省略句式的内容。三、活动与探究。这一环节则是对课文的延伸阅读。具体的内容有:1.阅读和理解与课文相关的选段,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越王勾践及大夫文种。2.给学生推荐相关的典籍进行研究性阅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春秋时勾践的德政思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2.理解和整理归纳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掌握古汉语中省略

4、句式的类型和特点。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理解能力。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逐步揣摩文言句式的特点,提高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德育目标学习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教学重点1.理解“栖、昆、资、行成、吊、蕃、释、饩、旅”等词语的意义。2.整理归纳“知、复、既、劝、遂、当”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1.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2.体会本文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的特点。教学方法1.朗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教师指导诵读,学生齐读、自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悟理解课文。2.问答法。教学过程中,多设疑,巧

5、设疑,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3.探究拓展法。适当补充国语中的相关篇目,指导学生阅读,作为理解课文的辅助材料,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教具准备录音机、勾践灭吴朗读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多媒体CAI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预习提纲1.利用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2.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注释,初步疏通文意。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反复阅读课文,介绍有关背景,学习课文第一段。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一副对联。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

6、君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是如何在失败中崛起,最终报仇雪耻,吞并吴国的。板书课题:勾践灭吴(放录音,学生可轻声随着读)(教师强调本文的出处,提示标划文学常识)教师:同学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是否对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生:有。教师:是和平安定,还是战乱纷呈?学生:是战乱纷呈。(可用多媒示显示:春秋时期诸侯形势图)二、背景介绍春秋后期,原本统一着中国的周王朝衰落,诸侯势力兴起,他们相互讨伐,争夺土地,黄河流域一带就有齐、宋、晋、秦、楚等多个诸侯争霸,中原大地狼烟四起。而在长江下游

7、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两个国家不甘示弱,争得不可开交,他们就是吴国和越国。勾践灭吴就是记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掉吴国的故事。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的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越,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吴师战败,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夫差即位,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五千甲盾而退守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回国后“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一方面为保命存国,施行缓兵之计,忍辱含垢图生存,一方面引诱吴王肆无忌惮地膨胀称霸诸侯的野心。吴先后征服中原的鲁

8、、邾等国,压服齐、晋,夺得霸主之位。左传说夫差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吴王不恤民力,“视民如仇”,穷兵黩武,凋敝不堪。事实如此,吴王沉湎于声色,扰乱农功,违背时令,相信谗言,喜欢倡优,疏远了拾遗补阙、劝善规过的大臣,所以通达圣贤人隐居不出,忠臣背叛;周围人曲意逢迎,是非不分,苟且偷安。勾践于鲁哀公十六年九月攻打吴,鲁哀公二十年包围了吴,在军营中过了三年之后,终于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冬(公元前473年)灭吴。本文所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的故事。板书:勾践栖于会稽(学生齐读课文,速度要稍慢,整体感知课文)出示投影:(1)生字: 栖()() 譬(

9、) 雠() 嚭()赦()鄞() 蕃() 饩()(2)多音字:贾()人 爪()牙 疾疹()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3)通假字:“”通“哺”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饣甫也“有”通“又”例句: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4)异体字:“已”同“矣”例句:虽悔之,亦无及已“句”同“勾”例句: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取”同“娶”例句:令壮者无取老妇“免”同“娩”例句: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政”同“征”例句: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歠”同“啜”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饣甫也,无不歠也。(结合文中语句,指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把握生字字形,注意多音字、通假字、异体字的读音)三、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此

10、教学活动主要由学生完成,可用15分钟左右,教师要随时释疑)四、学习课文第一段诵读指导:“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句中的“栖”为“退守”之意,“乃”则是“就”的意思,应用平缓的叙述语气读出。“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句是勾践兵败栖于会稽,号令三军之言。虽事急求谋臣,但紧张而不慌乱,实为将帅风度,要读得沉稳、坚定,语速适中,“凡”与“有”读时声调要适当拉长,“有能助寡人”之后要略作停顿,再读出“谋而退吴者”。大夫种临危不乱,挺身而出,进见勾践。所言责备之中可见忠贞与自负,读时应注意。“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节奏

11、感很强,读时应注意此点。“夏、冬、旱、水”要用重音读。“无乃后乎?”是大夫种对勾践的提醒,要读出责备之中的忠诚之意。“何后之有?”虽是反问句却要读出勾践诚恳的纳谏之意。(教师领读,学生齐读,也可让学生分角色读)提问: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于五湖夫椒,越王勾践兵败会稽,濒于亡国。在这种情况下,勾践是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呢?学生齐答:没有。提问:文章开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等词呢?学生:“栖”字比“退”“守”形象。学生(补充):“栖”字给人以凄惶之感,形象地写出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栖”字的确道出了勾践处境的艰难。在这种局面

12、下,勾践是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呢?学生齐答:没有。提问:越王勾践有何举动呢?学生:积极地招揽人才。从“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句中可看出。教师:勾践如此求贤若渴,大夫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请同学们齐读大夫文种之言。(学生齐读)提问: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手法?学生:比喻说理。学生(补充):还有排比。提问:既然勾践已经在求谋臣了,文种为什么还大讲求谋臣的道理呢?“无乃后乎”是什么意思?学生:“无乃后乎?”的意思是:恐怕太迟了吧?从这句话可看出,文种是在婉转地责备勾践,这也是他大讲求谋臣道理的原因。教师:分析得非常透彻。下面我们看看勾践是如何回应的。(让一位同学翻译,注意指出倒装句的特点)勾践谦虚诚恳,宽宏大度,看来越国是有希望了。勾践言毕是如何做的呢?学生齐答:“执其手而与之谋。”板书:1.与文种执手相谋提问:他们商量出了什么对策?学生:“逐使之行成于吴”。教师:“行成”的意思是求和,求和的目的当然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了。五、布置作业1.反复阅读课文。2.借助课文下面注释、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疏通文意。- 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